分享

书信马拉松||​回学子跟师学医论艺的信

 凯哥好心情f6v8 2022-05-21 发布于湖北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回学子跟师学医论艺的信:
方景铭、方文贤是两兄妹,壬寅年奉父母命一起从广西来五经富学习中医,也是慕名而来。堂口在疫情前(2015-2018)最多的时候收弟子,一期就过百,百众一起学习,本地都有几十人,外地有几十人。桥底练功多人的时候,一晚上达七八十人,声威震天。我是听到村民讲,他在长潭桥可以听到我们刘屋桥的吼声,可谓气贯长虹,声威震天!少年说剑气横斗长夜读书声满天。
这段朝课暮练的岁月很多人都经历过,后来的就没有经历了,因为疫情后取消了二十人以上的聚众,堂口始终坚持三不:一不造神、二不敛财、三不聚众。因为这三条才能让堂口走远。
堂口在疫情前是完全放开的,你爱来学都给你吃,给你住,给你学,还没有定价收学费,也没有收伙食费、住宿费,一分钱都没有,坚持了三年,也打下了很好的口碑。世人传,三瓣杨桃,世间买无!

Image

这三年有不少外地来的,像早期的洪涛、润雅、王伟、太宝、江涛、赵浩、中正、汤姐、金宝、银华、婉瑜、杨志、王毅、张宇等等数之不尽,而且他们都为堂口立下汗马功劳,要么带教,要么助教,要么学习的时候为榜样,要么听打写书。那个时候,我回忆可谓是群星璀璨,因缘聚会;他们来这里基本是一周就学会了足底反射疗法,记住是一周,而且他们有些一个月内就为堂口赚足了脸,因为做了很多成功的案例,村民都来我面前贺喜,说我的徒弟治好他们的病疾。颈肩腰腿痛,点点按按,病去一半的案例天天有!
然后疫情以后,大家的修学方式变了,许多人都冲着要学些草药过来。对炼功、修心,并不感兴趣!不知炼武不炼功,到老一场空。武即草药知识,技能手法,功即功夫,积德累功!在道家青城山,一方面第一步就是经络按摩,徒手外治法,徒手不过关的,根本没资格学御药,好比如说,在少林寺里头如果你基本的拳脚桥马没练好,师父不会教你十八般武艺,这叫做次第。你想要跳越这个次第很难。重次第,楼才盖得起,而且这年代草药更多危险,因为非法行医这个帽子没有人承受得起。

Image

所以对于不是正规学院出来的,老师都认为你先将徒手康复学好。康复按摩,美容养生,这行业也是时代所需,而且老师认为真正的中医,它是治健康人的,不是治病人的,你们将来最好要抓健康人来治,最好不要抓病人来治,为什么呢?把健康人变为强壮,稍有一些身体小恙的就按摩导引,这是张仲景讲的,《伤寒论》上说:“四肢才觉重滞”,就是沉重滞塞,“即导引吐纳”,我们就用穴位、反射疗法来导引吐纳,令呼吸深沉,身轻如燕!
病在表,在轻的状态,就把它拔掉了,这是中医的快,也就是说草药,它是在治标,按摩点穴及早切入,是在治本。《黄帝内经》叫: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治本用的不只是健脾补肾的药,更有培元固本的法!
如果不是天资聪敏,又有很多机缘,建议还是要从品格心性上面修炼,像这封信老实说写得不错,可是从高从严来讲,有许多瑕疵:
第一、老师要求不要连笔。老师要求作业和作品区别在哪里?一个是你成长了,这个作业大部分都尘封起来,都丢弃了,但是作品却会常在心中,给人留念想,因此给师长的信也要当作作品去书写。不争一时争千古!每一份作品都要精心!

Image

香港有一位学子,他是学小提琴的,他家人说,现在五经富都没什么人可以教小提琴,我就跟他讲,一能通百能。孩子,他只要练好书法,定功在那里,练好站桩扎马,强健筋骨,那他小提琴会超常发挥。定,它是百艺的功法,就是你无论杂技还是开车、写字、唱歌、拉二胡、同声听打、按摩还有做陶艺,所有的功夫,它的提升都是一个“定”字。定生慧,定生巧,定生妙!
如果你在少年宫将定功练好,就是人才,它进而会长养你的小提琴。如果说把定功比喻成田地,那小提琴就是向日葵、书法就是葡萄、弹琴就是桑葚、画画就是百香果,无论这块田地要种成功哪样,把土壤搞丰富肥沃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无论你学草药、经络、穴位,还是琴棋书画,你在堂口的定功可以日日长。如果你定功长了,你一段时间没学小提琴,拉起来一练,水平都惊人。这叫定生万法!
定功的体现在从朝到暮,行住坐卧都没有紊乱粗糙,吃饭也没有掉筷子,走路也没有掉鞋,来回堂口也没有忘记东西,跟人交流也没有讲错话,也没有措辞不当,跟师长对流也没有表达卡壳打顿,这些都是定功,都是你每天的考试,比同声记录都要重要,因为同声记录也是定力的一种体现。所有的巧技方术都是一个人定力的体现!

Image

这位香港的朋友就很赞同堂口的理念,我们即使在拉斗车,在推土都是在修定,在锄地拔草也是在修定。功夫在诗外。历来都是这样讲的,杜甫、白居易,他不是在那里翻古典寻思怎么作诗,而是去体察民情,壮游天下,然后笔都没有间断,身上都有个纸篓专门装随行的感谢跟文句,所以有些人说,曾医生,我水平不够,我不能够教书法,不能够弹琴,怕误人子弟,确实你定力不够要误人子弟,因为你没法从书法、弹琴、写字里头将一种“定”传递给孩子,但作为男子汉,碰到难处就投降,那跟逃兵有什么区别?而我不会小提琴,可那些学小提琴的孩子跟我炼三个月,他的琴术必有飞跃,我是教他们琴外的修养——定!
我上余师那里学艺,我也没有说我能够教大家汤方,因为有些汤方,我也不会背,甚至有些师弟比我还顺,还熟,可是我就敢上中医联谊会,担当起这个教学的职责,因为我时刻都是在讲课中弘扬定功,就是每天都要在师长前抄写不断,每天都要交日记,每天要有作品。没有作品的时候,饭也不要吃,觉也不要睡,每天要有感动人的事。人要么才华横溢,要么感天动地,要有一些历史可以留下念想的一些东西,我敢这样做。因为日有一得!每日必有一得,乃定钉板上之事!

Image

我为什么敢办少年宫,让我的徒子徒孙去教你,因为老实说,有很多少年只要到这个学堂来,他就赚了,因为在家里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加上零食缚住身体。他一来到少年宫,首先他就是在写字,他只要在写字,在认真,他就赚了。所以人有的时候,你来堂口,如果说你要学点草药,你就亏本了,你要学认真的劲,全力以赴的样子!一个全力以赴扫地的人,他的优雅胜过音乐厅三心二意弹琴的人。
可以说,自疫情以后,堂口也不教草药。你要学草药,回家去,把中正说的《每日一学草药》抄个十遍,你会很强的。因为老一辈人讲:抄一遍就等于读百遍。
你抄十遍,那就等于读千遍。读千遍的话,再愚蠢的人也会变明白,再柔弱的人也会变强大,这是《中庸》上面的话:“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Image

四书五经没有骗人的,骗人的不能够成为十三经之一,不能够被誉为儒家至高经典。
所以你说要来学草药,要来学穴位,要来学其他东西,老师认为真学子是来学认真的,来学态度的,来学定的。降得浮躁之气定,乃修学第一功夫。比你早来这里的每一位学子都经历过非常人的考验,就拿这个泷清,老师让他在门外站了三个月,最后才接待他,你们算幸运了,来第一天就见着老师,还和老师讲话,我是三个月都没有跟这个学子讲话,但是他现在可以带三十个孩子嘻嘻哈哈,然后父母满意、孩子满意,他就教孩子们玩泥巴。曾仕强教授讲过:三到七岁孩子玩泥巴对智力帮助很大。而且还带出虎峰小学三等奖书法的孩子!
他在岔开手脚的时候就开了胃,开了脾,他在玩泥巴的时候就跟大地、跟万物链接了,他的工巧,他的开心,不可言喻,所以如果用什么来定义泷清?就是他是自然老师,教自然课的,由自然界的万物草木、泥巴里头玩出一种认真笃定,这样的老师很值得人家去尊敬。

Image

他不需要去画几幅多么漂亮的画,他只要能够教到让孩子专注地作画。一个游泳导师,他不一定要很会游泳,但是他能够教到让运动员很喜欢游泳,很热爱游泳,很会为了游泳拼尽全力,奋不顾身,这样的老师是精神导师。
所以在这里,技能老师不需要多,精神导师要够。我这封信里头会透露堂口未来的择师标准,还有来访者,你真正要明白自己要什么?你如果要草药,你把我所有书读一遍,估计有一百部吧,够了。
花个几千块钱,你就可以成为一方小有名气的医生,你只要肯放开,学他个一年半载,但是你到身边来了,你要知道堂口凭什么接你?你凭什么资格留在堂口,你何德何能?因为你面对的老师是什么样的老师?他是学院派出来,拿到了研究生入学资格,然后还民间拜师,拿到了师父的认可,还得到了全国百佳出版社的认同,还得了大学教员伸来的橄榄枝,邀请去做讲师。
本来这些过往都不值得拿来吹的,拿来吹就不对了,拿来吹就是骄傲,拿来吹就是傲慢、炫耀,就是名利之徒。可是老师不讲一点东西,我怕你们很容易就认为理所当然,老师就应该给我住,给我吃,给我学,那这跟乞丐有什么不一样?

Image

我们的家教是这样,到任何地方,只许付出多,不可索取多,索取多的会被人家讨厌,不是品德好不好的问题,是你会不会被讨厌的问题,子祥博士讲过,他从中大出来,他说,前十年,我以中大出来为荣,后十年的话,中大一定会以有我这样的学子而光辉。这是一种人生信条,一种从高从严的态度!
所以学堂里头能学到什么?人生信条。从高从严。毕竟你们都还很年少,所有的学习都是历事练心的,都是要从事理里头练出稳定的心、认真的心。曾国藩曾公讲过:凡人做一事,必须全副精力在此事上,不能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将无一事可成。
所以你每天究竟需要什么?你懂得一味王不留行可以治疗乳腺结节包块吗?需要多了解用瓜蒌跟丝瓜络结合就能治疗胁下肋胀痛吗?这些知识,哪本药书没有?你不会自己读吗?咏春讲,剪枝蔓,存主干!学子要舍去那些枝末,重视在根本上用功!
在古代的战场上面去做一件事情是要去争的,像要去攻打匈奴,各将军都要争着去打,立功勋,这个机会不是随便说给谁就给谁的。最后霍去病以最少的兵马去领旨,打不赢,他立誓,要提脑袋回来见主上。后来怯匈奴于塞外,八百里,草敢仰视!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成为中华自信风骨!所以什么叫做血性男儿?就是一件事情要敬天爱人,要尊师重道。

Image

一件事情,它是没有理由的,像在部队里头有本西点军校的书叫《没有任何借口》,非常畅销。谈到借口,就是伪劣兵了。现在的伪学生多!陶行知讲,千讲万讲,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刚才讲到的就是一能可以通百能,你一样定力练到了,其他百样技艺都通用。古代的人,语不惊人死不休啊,他们都在生死的层面上去学文,而不像现在许多人就是为了一个饭碗而已。古代人写文写诗,那是没有稿费的,他们照样拿出极其敬业的精神,所以还是那句话,有些活,它是要自己去抢去争取才有的。
在余师那边,我也是去争取,才有抄方权利;去争取,才有编书权力;去争取,才有讲论的平台,去教学,才有带师兄弟的条件啊。现在来的学子怎么每个都在等着其他人来喂饭,他为什么不争取去带教,去争取树立榜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你们不要来学做徒工,要学做师表!一身的这个习气,还相当的沉重,所以看起来一点都不轻快。

Image

古代的大德师父,为什么要你跪在门口?先跪几个月再说吧。一看定力,二看诚意。你若是真学,我舍命相陪;你若是假学,大家不要浪费缘分,这才叫从高从严。
所以堂口有这些资源、力量,关键就是说一个人何德何能去学?先要理解,你是来走马观花,还是来这里挑食的?要打个问号。堂口需要匠人精神。老师看得不是你对穴位的一些记忆,而是对这些反射区的一种匠人精神。
很多人认为脏乱丢面子的地方,常常就是成道的地方。下人不深,不得其真。若要千人头上过,必先万人脚下行。
现在的学子态度还真的很需要提升,大家有没有看到同样来四个人,大小方、黄蓉和碧华,为什么碧华能够在众人之中和堂口更契合?你去看他们四个人的气,谁的气更细更匀更久?中医是望气的。气定神闲做任何事情,不是心粗气燥。虽然碧华还差很远,可是他这些基本的一些东西,他具备有。可以从一子中见他家教素养!

Image

也就是说许多弟子连基本的东西都不具备,还没有资格做弟子,这句话,老师讲的有些人听起来可能会严重一点。所以我们努力地想到,我要去跟老师拜师学东西,我们要反求诸己,我凭什么够资格成为老师的弟子?这个要时刻提醒自己!
当时婉瑜,她刚来,也是走私塾路子,16岁,当听说同声听打重要,她三个月不做任何事情,专练听打,结果练成了同声听打,成为让律师、专门处理文案的高手见了都自惭形秽。而且词汇量大增!
还有家林刚来的时候,十六七岁,也是什么都不懂,就专听打老师的书信,百封书信下来,不单能听打,还能拟一些通告,这些全部都是年轻有为的表现,他们也没有说这些能力能干什么,这个难不难?只看堂口有没有这个需要。包括当时的嵇康,大家认为他就天天摸琴能达到登峰造极,他有两样东西,世人都不知道的。
第一个,嵇康打铁。古代只有强悍的人才可以打铁,因为要面对高高的温度跟重重的铁锤,所以这对臂力跟腰马要求很大,哪像现在学子,叫你下午去铲个一亩地,半亩都没有完成,野蛮体魄上面的话,一点都不够。嵇康野蛮体魄的训练时非常巨大的!
再一个嵇康,他是古文专家,他写的养生论连历代的大医家都佩服得五体投地,直接跟华佗、葛洪、孙思邈这些文章齐平,那应该是多么的饱学跟对词汇的掌控多么得心应手。

Image

所以对于刚来学子,你去学四百味药,我认为别急,你先学四百个典故,如《龙文鞭影》。学成的表现是什么?有三关。第一关、你能够熟悉地写下典故。第二关、你能够讲出典故的意思,让大家很受用。第三、你能够用文章去引用典故,身体做到典故,四百个典故就不一样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诗书才是你的老师,终生的老师,而曾老师不过是你们人生中一个过客老师而已!
所以四百个典故计划,你做大哥的能不能交给妹妹听,让妹妹听了开窍,并且教会妹妹要讲给其他弟弟妹妹听。讲论得之最速。所以你说要学嵇康的《广陵散》,可是谁学他的打铁体魄,谁学他的《养生论》古文?
樱桃好吃根成就,琴艺醉人,定功炼成!
成就嵇康的很多时候是他的骨骼,还有他的体魄,这是底下的功夫,叫根底修养。金庸武侠小说有个扫地僧的故事,使扫地僧成为武林顶端的,是他的佛学慈悲修养,是他的经书跟积功累德的养生态度,而不是光照着那几本武功秘籍在训练。

Image

堂口从头到尾就是洒扫进退,如果你觉得在堂口扫地就是在做点杂艺活,而不是为神仙扫落花,那么你可以回家了,因为你的敬畏没上去,老师东西也教不进去。
我跟你们讲,当时我在桥下讲学,早早就有学生先到那里将垃圾捡干净,而且不让老师知道,将老师经过的路,用扫把扫好。最后他自己的包块扫没了,结石扫掉了。他不是要求老师切脉开方最多的,但是他得到利益却最多,因为他有毕恭毕敬的心态。敬胜百邪!一句话胜一切成功学、养生学、管理学!
有本书叫《态度决定一切》,我只看过书名,我就觉得写这本书的人有意思,有水平,确实你对数学老师态度很虔诚,那你数学成绩就好;你对英语老师特别重视,那你英语成绩就好,可是还是那样的老师,你的态度起了作用。你讨厌这个语文老师,结果你的语文很糟糕,所以不要轻易去讨厌抵触。《增广贤文》有句话:恶人要敬而远之,善人要亲而敬之。
无论善恶人都要有个“敬”字在里面,堂口先来的都是你的老师,他们都有某些方面是你远远够不上的,甚至有很多方面是老师也够不上,他们有些都有着很多故事,他们的一些才能都懒得发挥出来,可是老师都知道。
所以你们很多人都说要来老师这里取经,什么经?是《轻松学》书籍还是《跟诊日记》,还是《白话讲记》,还是小说系列?都不是。

Image

“如面佛天,如临师保。”这八个字就是经,你拿起书就觉得是你尊敬的人在你的头顶上,然后你再去读,大利益就进来了。
可是学子很多时候看不到这点,所以导致很多人来学堂又走,走了又来,晃晃荡荡,像逛超市那样,毫无敬畏心,认为给钱,交货就结束了。太可惜了。所以这些信,老师都要这样讲一些,免得后来学子不知道。
还有可以看《修道五十关》这本书,我讲了很多次,这些关,你先过了,然后再在师父身边,那就不一样了。还有古文,为什么要让大家背古文百篇,像《岳阳楼记》、《赤壁赋》、《醉翁亭记》、《送东阳马生序》、《陋室铭》、《爱莲说》、《滕王阁序》,有些你可能在学校背过了,但是老师的要求是一气呵成,一字不错,一句不漏,声音洪亮,吐字顺畅,最好能够负重,像旭日阳刚组合唱《春天里》的故事那样,抱着十几块砖。
在强大的肉身压力下,一样能将歌顺畅地唱出,这就值得让人敬佩了,唱一首都让人长久记着。所以你不需要直接就背百篇,起码要背出一篇让别人背得了的,念得住的。像胖哥,他腿残了,但是他照样要背出几篇响亮的文章让世人知道,所以他给堂口立了一个标杆。可惜以前很多背诵都没有及时录下,婉瑜用三天就背完《送东阳马生序》,三天滚瓜烂熟,不知道你们的潜能在哪里?
总之老师认为,既然到一个地方去,就要将过往舍得一干二净,如果还是三心二意,不能全力以赴,堂口只能下逐客令,就是不敢接受,怕误了弟子。这才叫误人子弟。心逐二兔,而一兔不可得!分心就是走火入魔!

Image

真正误人子弟的,是弟子来了,你没法让他全身心在这里学,那你赶紧请他到别处去,所以教孩子,常人认为教一种技能,我们认为教一种品质;常人认为教一种学科,我们认为教一种定力;常人认为教一点知识,我们认为教一份认真专注;常人认为教点讨食的本事,老师认为教一颗奉献的爱心。
如果你同意老师的这些理念,并且能欢喜信受,那么这个缘就是算有了,这封信不仅是对大方小方讲的,也是对暑期其他学子盲目过来讲的。
所谓用人要用他的长,教人必须要教他的短。这是《增广贤文》上说的。你用人不疑,他有长处,大胆做;你教人,他哪方面短板,你就要点出来。他不够真诚,点出来,否则的话,才叫误人子弟。他不够一心一意,他不够认真,他不够欢喜,这些都得要点出来。
所以有王伟在这里,他也很慈悲,如果不是他,碧华也进不了学堂来。老师前年就已经关闭学堂了,我想要把这批学子带完以后要隐居深山了,要关闭掉了,所以不想让更多人来搭这个末班车。
堂口好不容易将庵背、石印村、刘屋桥、农场渐渐都退下关闭了。所以大家要惜缘,惺惺相惜。

Image

今日的江边石,来年的天上星。虽然大家都是江边铺石头,在炼功积德!一个小小的石头,不知道这是天生陨星下来的,同样,我也告诫所有来学堂的学子,一定要觉得这里很神圣。
一旦你没有这种感觉,你就要打包,赶紧走,因为你已经学饱满了。在中医有这样说法,医有四禅境界:神圣工巧。很多人认为“神”就是手到病除神;“圣”就是一出口就解决问题了,圣口一开啊;“工”就是说很精致;“巧”就是说太巧妙了。其实都不是。
你再想一下,“神”就是敬若神明,“圣”就是恍若圣人在旁,“工”就是巧夺天工,“巧”就是灵心妙手。如果一个病人在这里,你立马敬之如神,你发挥的水平就很不一样。
包括到少年宫,你看到一个顽皮孩子来,你都要敬之如神。为什么呢?他必定是未来的人才,或者是人物,只是现在顽皮,那么你就会有神意的水平出现,而《三字经》的王应麟和《弟子规》的李毓秀,还有《朱子家训》的朱伯庐,他都是用这种心态,以及《菜根谭》的洪应明,才能够创出那样的文学诗篇,蒙学精华。
好,这封信暂时回答到这里。
——壬寅夏曾培杰口述 家林代笔


慎风寒    节饮食

惜精神    戒嗔怒

                    ——保身四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