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慕容恪:十六国第一名将的遗憾

 思明居士 2022-05-21 发布于河北

公元367年7月,燕建煕八年,燕国都城邺城太原王府。

身处弥留之际的燕国大司马、太宰、太原王慕容恪对前来探望的慕容臧,情词恳切地说到:现在国家面临威胁,南有遗晋、西有强秦,他们无时无刻不想趁机消灭我们;只是因为我们一直很警惕,他们才没敢动手。历来国家的强盛,全靠将相任职得当。大司马总领六军,更应量能授职。如果能推才任忠、和衷协恭,就是四海归一、统一天下也不是难事!我死后按照亲疏关系,大司马应由你或者慕容冲担任。可是你们都太年轻,少不更事,难免会有疏漏。只有吴王慕容垂天资聪颖、才略过人,你们两人一定要相互推让,最终让慕容垂担当大任,千万不要贪利徇私,不顾家国利益啊!

文章图片1

而后上庸王慕容评也来探望,慕容恪深知这位与自己,同时被先帝授命辅佐幼主的叔叔,气量狭隘、又好猜忌。想到将来军国重任,可能陷入无人承继的地步。慕容恪不禁悲从中来,拉着慕容评的手说:我本庸才,猥受先帝顾托,每欲扫平关陇、荡一瓯吴,续先帝之志。然而忽患重疾,现在要死了,这就是天命。我死后惟望您能辅佐皇上,选贤任能。慕容评看着榻上气若游丝的慕容恪,语焉不详地点点头。随后,燕国皇帝慕容玮亲自探视,慕容恪拉着皇帝的手,再三举荐慕容垂。

文章图片2

是夜,慕容恪内心怀着巨大的不安离开了人世。“死后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弥留之际的慕容恪终究放不下,这个他与父兄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建立起的国家。

十六国第一名将就这样走完了,他波澜壮阔而又短暂的一生。他用自己超凡绝伦的军事才能和仁者之心,在历史卷轴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那个令他至死牵挂的国家,却在他死后的短短四年走向灭亡。

文章图片3

鲜卑慕容氏人才济济,但耗于内斗。

慕容恪,字玄恭,前燕文皇帝慕容皝的第四子,前燕景皇帝慕容儁之弟,封太原王、大司马、太宰总掌百睽。俗话说:英雄出少年,中国历史上不乏年少成名者。如大秦丞相甘罗、汉之骠骑霍去病,慕容恪也属于年少成名。从十五岁起,慕容恪就开始单独掌兵;十七岁时,就成为名满天下战将。

文章图片4

那是公元338年,慕容恪辉煌人生的起点就从哪里开始,出道即成巅峰。那年后赵皇帝石虎,以燕王违反约定为由先讨平鲜卑段氏,而后兵锋直指龙城。后赵数十万大军杀向幽燕之地,将大棘城围困得水泄不通,燕国朝野震动。慕容皝一度想逃回辽西,后接纳群臣建议,决心坚守不战。燕赵相持数十日,最终石虎下令撤军。

文章图片5

望着城外渐渐走远的后赵队伍,慕容恪认为如果此时追击赵军必能大获全胜。于是慕容恪领两千人,借着雾色掩护追杀后赵大军。后赵军队本就因远征鲜卑,疲惫不堪、归心似箭,突然又遭遇后方袭击,顿时阵脚大乱。是役慕容恪大败赵军,歼敌三万余人中原震动。一颗星光璀璨的将星,然然升起在幽燕大地。

随后,慕容恪深受慕容皝重用,慕容皝命慕容恪率军攻打辽西的高句丽和鲜卑宇文部落,慕容恪亲冒矢石,屡次大败高句丽军队,最后攻入高句丽王城。俘虏高句丽王室,自此高句丽诚心归附燕国。

文章图片6

公元352年,燕魏之间爆发“廉台之战”,慕容恪引兵迎战冉闵。我将这场战争视为,十六国第一名将与第一猛将之间的对决,仿佛“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与兵仙韩信的“垓下之战”。交战初期,慕容恪的燕军“十战十败”,几乎就要被迫撤出战场;反观,魏冉冲入燕军阵中,左砍右斫杀燕军三百余人,一如楚霸王项羽现世。

文章图片7

然而,慕容恪十六国第一名将的美誉绝非浪得,虽然遭遇连败,他还是敏锐地洞察到两军各自的优劣势。于是,慕容恪阵前激励所部将士,贬称冉闵“有勇无谋,不过一夫之敌”,魏军虽然兵甲精良,但粮少饥疲,定可一举击破。慕容恪的话,极大地振作了燕军逐渐丧失的斗志,提升了将士们的信心。慕容恪敏锐地意识到,魏军多是步兵,冉闵一定是想要把以骑兵为主的燕军,引诱到丛林中从而限制骑兵的优势。

文章图片8

于是慕容恪将计就计,采纳部将高开的建议,用一支骑兵将魏军引诱至平原地区。而后把燕军分为三部;自率主力为中军,选善射者五千人,以铁锁连战马结方阵而前,另两部各置一侧配合中军进击。慕容恪认定冉闵用兵风格勇猛轻锐,又因魏军兵少,必然会铤而走险攻击自己的中军,以求一击破敌;遂命令燕军左右两翼一待战局焦灼,便从旁合围,可获全胜。这也正是当年垓下之战时,韩信以三十万大军围攻项羽十万人的取胜之策,廉台之战完美地复制了当年的垓下之战。

文章图片9

慕容恪没有猜错,冉闵正如同他所预料的那样,战斗一开始魏军便全力冲击燕军。冉闵身先士卒左执两刃矛,右执戟,座下朱龙宝马日行千里;一路斩杀燕军三百余人,终于看到了看到了慕容恪的中军。于是,冉闵发动决死冲击,当时战斗激烈程度,连贡献了关键计策的高开也因伤重阵亡。这时左右两翼的燕军按预定计划从旁夹击,魏军最终寡不敌众,斩首七千余级,魏军众将纷纷被杀。冉闵突围东走二十余里,燕军穷追不舍,却因胯下朱龙马力竭身亡,冉闵被燕军一哄而上擒住。英雄的对决,慕容恪笑到了最后。

文章图片10

廉台一战后,慕容恪上书劝进,慕容儁在蓟城建立燕国。

公元355年,慕容恪领兵征讨鲜卑段氏的广固城,慕容恪率军在距离广固城百余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并不急于渡过黄河进攻。面对重兵压境,广固城内乱做一团,段氏首领段龛拒绝了部下主动出击,拒敌于河面上的建议,迟迟不肯出兵。慕容恪迅疾组织燕军渡过黄河,向广固发起进攻。段龛率军迎战燕军于淄水,被慕容恪俘虏数千士兵。于是撤回城内,坚守广固城。

文章图片11

作为十六国第一名将,慕容恪最终配享唐宋“武庙”,备受推崇。

面对拒不出战的段龛,慕容恪没有选择强攻,而是选择在广固城外修筑高墙、挖深沟围困。最终广固城在被围困七个月后投降,慕容恪面对众将的疑惑,选择围困而不进攻。他回答道:我国家连年用兵,兵士未得休息。我每念及士卒疮痍,几忘寝食,怎么能再轻易牺牲他们的性命呢?如今我军强于敌军数倍,敌军未有外援,所以我想围而不攻,以待自破。

文章图片12

慕容恪死后,桓温二次北伐前燕,被慕容垂在枋头击败。

公元365年,慕容恪率军攻占洛阳,随即略地至崤山、渑池,关中大震,前秦天王苻坚亲自到陕城进行防备。不久,慕容恪率军撤回邺城。

慕容儁死后,年仅十岁的慕容玮即位,慕容恪进位太宰辅佐幼主。面对领军将军慕舆根的劝进,慕容恪毫不留情地斥责了他,但并没有接受慕容垂的建议,直接处死慕舆根。反而是慕舆根几次三番地挑动小皇帝慕容玮和皇太后可足浑氏,对慕容恪的猜忌之心。于是,慕容恪在小皇帝慕容玮的支持下,不得不处死慕舆根。

文章图片13

国家在遭逢巨大变动之际屠杀众臣,为了能稳住国人的心思,慕容恪出行只带一名随从,于是燕国没有在慕舆根被杀之后引起巨大波动;随后,慕容恪又下令解散慕容儁征集的军队,让兵士全都解甲归田安心从事生产。燕国在慕容恪的治理下,进入了短暂的鼎盛时期。

可惜的是,慕容恪终究没能为燕国建立起一套成熟的管理制度。以致于在他死后,燕国没有按照他的预想,由慕容垂执掌国家中枢,继续带领燕国前进;反而是由慕容评把持政权,慕容评曾在率军出征时,要求军中的士兵用绸缎来换取军粮。国政由这样的人来把持,燕国的衰落是可想而知的。

文章图片14

鲜卑慕容氏建立不少国家,但国运都不长久。

当然我们不能对慕容恪苛求过多,纵观当时的国际局势,前燕无疑处在四战之地。鼎盛时期的燕国,他的疆域“南至汝颖,东尽青齐,西抵崤黾,北守云中',与关中的前秦平分黄河流域,他的南方就是东晋。所以处在这样的地理位置中,前燕始终被战争羁绊,在慕容恪辅政的六年时间里,几乎年年都有战争(当时前秦的苻坚、东晋的桓温都是锐意进取的人,一个想要统一北方黄河流域,一个想要继续北伐中原,慕容恪想不打仗也难)。或许也正是因为连年的征战,才加速了慕容恪的衰老,导致他盛年而亡。

文章图片15

慕容恪死后,慕容垂被迫出走前秦。前秦王猛率军灭掉前燕。

然而,慕容恪终究带着满怀的遗憾去了。在他弥留之际,他或许会想起来,公元360年2月的那天。他的哥哥慕容儁对他说:我的病恐怕是好不了了,或许到了跟你告别的时间。人生的长短,是命中注定的,即便是死也没有什么可恨的!只是秦晋还没有平定,景茂年龄还那么小(慕容玮,字景茂),怎么能够承担治理国家的重任呢?所以我想效仿,春秋时期宋宣公的故事,把国家交给你。

文章图片16

前燕景皇帝--慕容儁

慕容恪忙说:'太子虽然年幼,但天性聪慧,必定能遏制凶残的敌人,使天下安定刑法措置不用,不能乱了正统。'慕容儁生气地说:'兄弟之间哪里用得着说客气话!'慕容恪说:'陛下既然认为我能够承担天下重任,那我还能不辅佐少主么?'慕容儁欣喜地说:'如果你如周公那样辅政,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景茂尚且年幼,你要善待他。'

文章图片17

鲜卑慕容氏的起源(白色圆圈)

只是这天下,终究不像慕容恪和慕容儁所预料的那样。或许,自从慕容隗带领着鲜卑慕容氏的族人,从辽东茂密的深林中走向幽燕,走向中原大地的那一刻起,慕容氏们就注定了会因为,接连不断的内斗而最终亡国亡家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