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品百练:陶渊明集序(萧统)

 一中大语文 2022-05-21 发布于福建

       夫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五行;不忮不求者,明达之用心。是以圣人韬光,贤人遁世,其故何也?含德之至,莫逾于道;亲己之切,无重于身。故道存而身安,道亡而身害。纵有赵女之娱,八珍九鼎之食,结驷连镳之荣,侈袂执圭之贵,乐则乐矣,忧亦随之。玉之在山,以见珍而招破;兰之生谷,虽无人而犹芳。故庄周垂钓于濠,伯成躬耕于野,或货海东之药草,或纺江南之落毛。譬彼鸳维,岂竞鸢鸱之肉;犹斯杂县①,宁劳文仲之牲!至如苏泰、卫鞅之匹,死之而不疑,甘之而不悔。主父偃言:“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卒如其言,岂不痛哉!又楚子观周,受折于孙满;霍侯骖乘,祸起于负芒。唐尧,四海之主,而有汾阳之心;子晋天下之储,而有洛滨之志。轻之若脱屣,视之若鸿毛,而况于他乎?是以至人达士,因以晦迹。或怀釐而谒帝,或披褐而负薪,鼓楫清潭,弃机汉曲。情不在于众事,寄众事以忘情者也。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秦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克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敦能如此乎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故加搜求,粗为区目。白璧微瑕者,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足摇其笔端?惜哉!并粗点定其传,编之于录。

尝谓有能读渊明之文者,驰竞之情遣,鄙客之意祛,贪夫可以康,懦夫可以立,岂止仁义可蹈,亦乃爵禄可辞,不劳复傍游太华,远求柱史②,此亦有助于风教尔。

(节选自萧统《陶渊明集序》)

【注】①杂县:海鸟名,亦名爰居。②柱史:柱下史的省称,代指老子。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B.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C.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D.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牲,指我国古代供祭祀及食用的家畜,主要包括牛、羊、豕等。

B.卫鞅,战国时兵家代表人物,曾辅佐秦孝公,实行变法,史称“商鞅变法”。

C.唐尧,一般指尧,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传说号陶唐氏,故称唐尧。

D.太华,即“西岳”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之一,在陕西华阴县南,其西有少华山,故称太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有的人爱炫耀卖弄自己,这种行为应当受到批判;只有遵循“道”的规范,加强自身修养才能使自身平安。

B.善于歌舞的赵女、各种珍稀的美食、豪华气派的车马等虽能给人带来享乐,但祸福依存,忧患也会随之而来。

C.对于人们普遍认为陶渊明诗歌每篇都写到酒的观点,萧统认为其不是为酒写酒,而是借此表达避世思想。

D.扬雄认为赋要有一定的讽谏意义,作者也持此观点,并认为陶渊明的《闲情赋》是其瑕疵,为他感到惋惜。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以圣人韬光,贤人遁世,其故何也?

译文:

(2)玉之在山,以见珍而招破;兰之生谷,虽无人而犹芳。

译文:

5. 请简要概括萧统写《陶渊明集序》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2.  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 B项,“卫鞅,战国时兵家代表人物“错误,商鞅应是法家代表人物。

3. 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恩的能力。

        “人们普遍认为”“避世思想”不准确,原文说“有人怀疑陶渊明的诗篇篇都有酒”,且从全文可知,“避世思想”于文无据。

4.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所以说圣人隐藏声名才华,贤人躲避俗世(隐居),这是什么原因呢?(关键词“韬光”“遁”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玉石产在山中,因为珍贵被发现招致开采(破坏);兰草生在山谷,即使没人观赏也依然吐出芬芳。(关键词“以”“招”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5.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①出于对陶渊明诗文的赞许和喜欢。②对陶渊明的人格精神的崇拜。③陶洲明的诗文,具有教化人心的作用。(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炫耀卖弄自己,是没有教养的男女的丑陋行为;不嫉妒不贪求的人,他们的心光明通达。所以说圣人隐藏声名才华,贤人躲避俗世(隐居),这是什么原因呢?怀藏道德的至高境界,是不要超越“道”的规范;爱惜自己,没有比注重自己的身心修养更重要的。所以说“道”在自己一边,自身就平安,“道”不在自己一边,自身就要受到伤害。即使有善于歌舞的赵女供怡乐,有各种珍稀的美食,豪华气派的车马,贵重的锦衣玉器,快乐倒是快乐了,忧愁也随之而来。玉石产在山中,因为珍贵被发现招致开采(破坏);兰草生在山谷,即使没人观赏也依然吐出芬芳。所以庄周在濠水边上垂钓,伯成在田野耕种,有人宁愿在东海边贩卖药草,有人宁愿在江南用鸟兽的落毛织衣服。就像鸳雏那样的瑞鸟,怎么会和鸢鸱争夺腐肉吃;就像那区区海鸟,怎么配获得臧文仲的祭祀呢!至于苏秦、卫鞅这类人,为自己的信仰就算死了也不犹豫,沉迷于它从不后悔。主父偃说:“活着享用不到五只鼎规格的食物,死了也要被五只鼎烹死。”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岂不令人痛心!又楚庄王问周鼎的大小轻重,被王孙满羞辱;霍光虽是汉武帝亲倍,因为锋芒太露而导致身后灾祸。唐尧,是天下的主人,却有隐居在汾阳的意愿;子晋是天下的储君,却有隐居洛滨的志向。放弃君位就像脱鞋一样不在乎,看待君位就像鸿毛一样轻,更何况其他呢?所以高明的人,总是隐藏自己的才能。有人怀揣治国安邦之策拜见皇帝,也有人穿着粗布衣服背柴生活,有人在清静的湖上悠闲地搖动船桨,他们放弃钻营的心计去汉水曲深之处。他的本性不在从政,把别人干公事的心寄托在情趣之中了。有人怀疑陶洲明的诗篇篇都有酒。我认为他本意不在酒,而是把自己的情趣寄托在酒中。他的文章卓尔不群,言辞精彩,跌宕豪迈,超过众多的文章,抑扬爽朗,没有能跟他比大气的。如宽广的白色的波浪顺流东去,气势磅礴直冲云霄;谈时事则有针对性而又引人深思;论抱负则旷达而率真。加上贞洁的志向从不放弃,安于道义,苦守节操,不以来自耕耘为耻,不因穷困而苦恼。如果不是圣贤拥有坚定的志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谁能达到这种境界?我对他的文章爱不释手。所以搜集校正他的作品,粗略地分类编目。白璧也会有微瑕,他的作品的瑕疵只有《闲情赋》,杨雄所说的作品要起到劝百讽一的作用,在他的《闲情赋》里却始终没有讽谏的意思,哪里值得写出来呢?可惜啊!我简陋地给他写了传记,收录在这个小集子里。

       我曾说有能理解陶渊明文章的人,追名逐利的欲念就会消除,粗鄙吝啬的想法就会去掉,贪梦的人就能清康,懦弱的人就能自立,岂止仁义之道可以遵循,连官爵俸禄也能舍弃,也不必远游西岳华山,去像老子一样成仙成道,那么,这个小集子也有助于教化世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