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新版教材谈历史课如何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 教学

 尚史 2022-05-21 发布于广西

2016年秋季,全国开始在初中七年级使用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以下简称新版教材),这是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后,历史教材首次修订。修订后的教材在版面设计、栏目设置、插图选用、史学观点等方面相对于以往教材有很多显著的变化。新版教材根据新课标的变化在观点的表述上也进行了修订,特别是七年级上册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特点”的表述由“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变为“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的表述由促进了“民族融合”变为“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由“融合”改为“交融”,一字之差,寓意何为?围绕这一变化,在教材内容的组织上又呈现了哪些新内容?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引起教育同仁的关注,更准确地理解课标、用好教材,推动历史教学更好地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从“融合”与“交融”的字意分析二者的区别

“融合”指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成一体;“交融”形容事物的交汇融合,也指不同思想、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往、融合。可见“融合”往往具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的意思,强调的是结果。而“交融”更加有相互融合之意,突出的是过程,包含了文化思想等精神层面的内容,更符合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实际情况,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体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奋斗创造中华文明的历程,树立了正确的民族观。由此可见,新版教材对于古代中国民族关系的阐述更加科学、合理。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在生产和劳动中、在战争冲突与通商交流中、在创新发明与并肩抵御外族入侵的过程中,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的壮丽诗篇,创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业。各民族在交往中互通有无、相互认识;在交流中彼此沟通、相互学习、加深理解;在交融中形成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认同与民族文化。从华夏族的形成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再到民族交融,这一过程应该是渐进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还没有搞清楚各民族是如何交往和交流的,教材就表述为“民族融合”了,这样的表述缺乏科学性,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

新版教材将各民族交流的过程活化、具体化、形象化

根据新课标“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的要求,修订后的新版教材在诸多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通过教材插图、相关史事、课后活动、知识拓展等栏目的设置,将各民族交流的过程活化、具体化、形象化,更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将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汉族的影响进行了强化,改变以往过于强调中原汉族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影响的情形,突出民族间的相互交流和融通。

例如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中这样表述相关史实:“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也影响了汉族。西晋时,洛阳的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在第十九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中,教材在课后活动中通过展示北方少数民族坐具图片(见图1),使学生认识魏晋时期内陆人民受此影响在坐具上发生的变化。

图片

△ 图1:2016 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插图

这些教学内容都是为了突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往来。教师在教材的使用上,应该注意到这一变化,并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所起的作用,从而增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新版教材中注意把握“交融”的“交”与“融”的关系

各民族间的交流与交往是民族走向交融的过程,交融是民族关系发展的最后结果。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有商贾往来、使者和亲,也有暴力掳掠、战争杀戮,还有面对外族入侵时各民族的携手抗击。中华民族这个共同体的孕育过程充满了对立与统一的矛盾,教师使用教材时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在“交”的方面分清各种方式和载体,认识到历史上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间的矛盾与战争只是特定历史时期兄弟之间的争执,是短暂的,历史长河中民族间和平友好的交流和交往才是主流。另外,“交融”中的“融”是融入中华民族,而非今天的汉族,历史上有些少数民族在与中原内陆的交流中,慢慢融合于中华民族,最后消亡。“融”是最后的结果,也是从华夏族孕育产生,到多民族统一国家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这其中融合了众多古代民族的集体智慧与创造,也凝聚了各民族先民的理解与包容。

教材修订后历史教师应该怎样做

教材修订后,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努力转变教学观念,认识民族团结教育在中学历史课程目标中的重要地位,发挥历史课程的思想性特点,引导学生形成和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教师在利用好教科书这一重要教学资源的同时,要积极拓展课内外教学资源,开辟民族团结教育的新内容和新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初中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适合课堂、贴近生活、面向学生的渗透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环节。例如,可通过“文物背后的历史”大家谈(例如汉藏会盟碑的故事)、课堂故事会(例如《刘伯承元帅与小叶丹歃血为盟》)、情景剧表演(例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等形式寓教于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在学习方式上应该不囿于历史课堂,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团结新闻报道、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事迹,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意识。在教学资源上,不要局限于教材,要结合新课标提出的“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发掘民族团结教育的课外资源,可通过参观博物馆和档案馆、走访当事人进行口述史记录、历史遗迹游学等形式开展。这一方面丰富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历史教学的内容。

总之,民族团结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长期重视和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话题。教材的变化对历史教学渗透民族团结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最终的教育教学效果还是要看教师的认识和表现,历史教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组织编写,齐世荣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系贵州省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本文原载于《中国民族教育》2017年第4期)

公众号:zhongguominzujiaoy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