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王坑爹之子用以反为名兵不借人为由,阻止大将出奇兵而功败垂成

 梦想童年594 2022-05-21 发布于江西

吴王刘濞起事以反为名,太子谓其兵难以借人 (总第五十一)

《资治通鉴》里最具鉴戒意义的这些事儿

以“清君侧”的名义,吴王刘濞联络赵楚等诸侯共七国向中央政权发难。

刘濞刚发兵时,他的一个臣子叫田禄伯,时为大将军。田禄伯献计:'军队都结集在一起开往西边,若没有其他特殊路线,是很难成功的。我愿意带五万人,另外顺着长江、淮水往西走,收下淮南、长沙二王的军队,然后进入武关同大王会合。”吴太子刘驹闻讯劝谏刘濞,说:'父王是以造反为名,这时候,军队是难以假托给别人的。如果假托之人又起来造大王的反,那怎么办?而且,让他专自带兵,又另走一条路,今后会有许多其他的祸害难以预料,对大王只有害而无益。'于是,刘濞没有采信大将田禄伯的计策。

文章图片1

吴王刘濞的大将田禄伯提出,另出一兵,收下淮南王和长沙王的军队。

这段史实涉及到对“名”和“义”的理解问题。大思想家王夫之发议论说:“甚哉名义之重也!生乎人之心,而为鍼铓剑刃以刺人于隐者也。故名以生实,而义不在外。苟违乎此,疑在肘腋而先战乎心。夫欲有所为,而无可信之人,必危;有可信之人,而固不敢信,必败。”大意是:“名”和“义”,对一个人的事业而言太重要了!两者都产自于人的内心,若把“名”和“义”分别视作是针尖和剑刃,两者都可以刺伤人心于不知不觉之中。因此而说:名,要符合客观实际;义,不能只注重外部表象。违背了这个道理去为人处世,就会对身边之人都起疑心;干任何事情,就会先在自己的心里争斗起来。如此,想要有所作为,而身边就会没有可信之人;如果是兴兵起事,一定会有危险;即使,明明自己身边就有可信之人,也会不敢坚定地给予信任。这种人举事,必败。

吴国太子刘驹不知何为“名”,何为“义”,名,不能结合实际,义,不知其内涵,一知半解谏阻吴王而说:“大王以反叛为名,兵权难以假手别人,因为,他也可以反叛你。”而其父刘濞也同样把握不了名和义的辩证性,于是听了太子刘驹的话后,对愿带五万兵配合主力,打算分兵合击淮南、长沙,直抵武关的部将田禄伯生出疑忌,从而阻止他带部队循着长江或者淮河南下,最终,自己不得不因此付出代价,困守“下邑”。因为不能信任田禄伯而惨遭失败,应该由太子来承担这个过失,用今天的话来说,吴王有一个坑爹之崽。只不过,细细掂量,吴王他若信任并把兵权交给了那个田禄伯,而这个大将军是否会反叛,的确也是不可预知的事情。

文章图片2

吴国太子刘驹不知何为“名”,何为“义”,名,不结合实际,义,不知其内涵,用一知半解谏阻吴王

疑,还是不疑,都是让吴王无论作何选择都难以预测其结果的主因,此时,疑,成为了刘濞的选项,所以才让太子“王以反为名,兵难以借人”之说成立。自己的名不正,义也不会为之正,浮躁地,凭着一时的愤怒逞能,那么,那个所谓的“名”和这个所谓的“义”,就成了潜伏在心中的针尖、剑刃,会经常地触及到胸腔里的其他脏器肝肠肚肺。所以,无名无义而想要有为于天下,即使是所谓自持正道攻击不行正道之敌,也不能取得胜利,何况,吴王是要以此侵犯那些顺乎天理的对手呢?

文章图片3

吴王刘濞面对吴太子的建议,选择了对大将田禄伯生疑而功败垂成

正是基于这么一个原因,连自己都不能相信的人,必定怀疑别人。而信任别人,首先得相信自己;本人都没有自信,别人自然也就难保能靠得住。吴王刘濞面对太子的建议,选择了生疑而功败垂成,是因为,史上因轻信而祸起萧墙的例子多了去,譬如前秦的那个世祖,宣昭皇帝苻坚,因用人不疑而死于慕容垂;唐代杀死父亲安禄山而后自行称帝的安庆绪,也是因为用人不疑而亡于史思明。

那么说来,吴太子刘驹所言,也是知性,合乎于理的,也就是说吴太子之言有其少许顺应天理的因素。但刘濞恰恰是因听信了这个坑爹太子的话,该干的事情不去干,反而去震慑所谓的小人田禄伯,削夺了这个可以帮自己打天下的人实力。那么,纠结于自己都弄不清内涵之“名”和“义,吴王父子,他们能做大做强,做大做强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