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老师称“杜甫这诗咋会被批,真搞不懂”,学生一句话道出原因

 昵称503199 2022-05-21 发布于湖北

李白和杜甫到底谁更牛,是争论了1000多年的大命题。到了现代,越来越多的诗迷是这样认为的:李白比杜甫有天赋,杜甫诗比李白诗更工整。

因此,你可以说杜甫没有李白洒脱,没有李白浪漫,甚至可以说他没有李白聪明。但杜甫的任何单篇拿出来看,论诗的工整性和严谨性,那都是没得说的。若是哪个现代人敢挑杜甫诗的毛病,那多半是要被“群批”的。

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07c5d0e3602f7fa843d1bf9ef001cec6

不过,现代人不敢干的事,不代表古人就不做。近日,笔者的教研室的卢老师,就跟我说了这样一件趣事:

这天,卢老师正在给初中生上课,有学生问他:“老师,杜甫的每一首诗,古代诗评家都说好吗?”卢老师摇摇头,推荐了一首作品,并表示:“杜甫这诗咋会被骂,我想了很多年,硬是真搞不懂!” 结果,学生看了一眼后,一句话道出了古人不喜欢的原因。

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来看看这首诗: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949d415acdae19cb4203db0e67d38065

这首诗写于公元767年。可能大家想象不到,古代诗评家对它有多大质疑:

《汇编唐诗十集》中,直接对它用上了“律中最下乘”这样的评价;

《读杜心解》中,则评但他其“如嚼蜡耳”;

《杜臆》中,也一样毫不客气地表示:此亦一简,本不成诗。

一首诗能被批成这样,别说是在杜甫身上,就算是唐代二流、三流诗人身上,也是极少见的。那么原因到底在哪里呢?

有人说,应该是格律的工整度有些问题。但其实细细品来,此诗虽达不到《登高》等作品的工整,但毕竟杜甫是律诗高手,整体还算是过得去的。

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b0563e6a1e8837aa5d902bb43fdf2acb

也有人说,此诗的写作背景是不是有些问题。毕竟,此诗是杜甫为一寡妇写的。当时,杜甫把自己的草堂给了一位姓吴的亲戚住。以往他自己住的时候,一位邻家寡妇经常打他家枣子,杜甫可怜她,一直没说什么。但这吴姓亲戚住进来后,却时常苛责寡妇。于是,杜甫写此诗为她求情。

如果说古人不允许文人为寡妇写诗,显然也是说不过去的。毕竟,唐代还是比较开明的,更何况杜甫这种悲天悯人的性格,一直是为世人所称道的。

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卢老师的这位初中学生,一语道出了原因,他问:老师,这首诗怎么没有来个先写景,后抒情之类的。这,看起来有点儿怪呀?

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dc69eda56b9593fa2338e51c9b98e4fa

其实,这就是问题所在!古代人写诗,是有一个起承转合的。在古人看来,杜甫这首诗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在于:通篇都是议论,却没有写景、叙事的渲染。按照他们的想法,这不能算是诗的语言,而是论议文的写法。

可能有些网友看到这儿,会觉得:古人也太死板了,太较真了。为何会有这么多不成文的规定?

关于这一点,笔者要跟大家细说一下。其实,这种所谓的讲究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们的存在确实会让一些优秀的作品受到不该有的质疑,比如李白就因为写诗太过洒脱,而被白居易、元稹等人说,说他的诗十首里就有九首是不太讲章法的。

https://r.sinaimg.cn/large/article/2c4296d1b1d5483e01ef9e3e5dea1019

另一方面,这些讲究的存在,也确实让古人在追求极致之美时,更加纯粹。为何很多人觉得现代诗少了一些味道,细细想来,不正是少了一些格式、少了一些讲究吗?

杜甫这首诗,其实放到现代人眼里,真的不算太差。但在古代的种种讲究下,就难免会引来质疑。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