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是哲学著作,由王阳明的门人弟子对其语录和信件进行整理编撰而成。文中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人生智慧。 《传习录》在朱学衰颓之际,它倡导“心即是理”“知行合一”,把儒家的内圣之道发展到了极致,其思想价值是很高的,对后人的启迪是深广的。即使到了现代社会,它仍然历久弥新,闪现着美妙的光芒。这正是经典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 《传习录》中有这样一段话: 问:“延平云:'当理而无私心。’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 先生曰:“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 这段话译成现代汉语,其意思是,有人问道:“延平先生说:'当理而无私心。’合于理与无私心怎样区别?” 先生说:“心即理。没有私心,就是合于理。不合于理,就是存有私心。如果把心和理分开来讲,大概也不妥当。” 心中无理犹如死灰,丧失了本性,已不是心。性在心在,亦合于理,心、性、理原本一体,以茶杯为喻,茶杯的形体是心,它的质地为性,而它的功用为理,名者有三,实为一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