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释读中国历史203:胡太后好色荒淫,还对亲儿子痛下杀手,北魏在她手里江河日下

 金色年华554 2022-05-22 发布于江西
北魏在拓跋宏迁都洛阳后,进入到30年的鼎盛时期,但之后却是多事之秋,朝局剧烈动荡,战乱不断,各种积累的社会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最终分裂为东魏、西魏两部分。
关于这段历史,我们得从北魏第二次出现太后掌权、就是胡太后称制说起。
胡太后是孝明帝元诩的亲生母亲,按照惯例,元诩被立为太子她就要被杀掉,但她得到了大臣的保护,幸运地躲过了被杀。
胡太后从公元515年到528年期间,虽然也经历过政治斗争的起落,但总体上她把控着北魏的朝政。不过同样是太后,在治理国家方面,她跟之前的冯太后真是天差地别。她掌权就干了两件事,一个是找情人,一个是修建寺庙。
当年冯太后也找情人,但内外分得很清楚,而胡太后却任由情人操控权力胡作非为,弄的朝廷内外乌烟瘴气。
胡太后小时候在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她姑姑是尼姑,所以她对佛教非常有感情。掌权后,她大把地投资修建寺庙、佛塔这样的大工程,还热衷于参加各种佛教活动,每次都慷慨地施舍大量的钱财。
图片
她这样大兴土木,百姓承担了非常重的经济和徭役的负担,不仅掏空了国库,还严重影响了官府的行政能力。
北魏自打推行社会改革以来,学习吸纳了很多先进的文化,但同时统治阶级也开始沉迷于豪华奢靡的生活,相互攀比成风,西晋时期富豪们“斗富”的场面再度出现。一位宗室亲王甚至说“我只恨石崇没有生活在现在,要么看看我是多么富有”,石崇就是那个西晋初期斗富的著名富豪。
这些王公大臣的财富当然是来自于盘剥百姓、收受贿赂和卖官鬻爵,胡太后对这些不但不制止,还积极地参与进来,助长了官场风气的进一步恶化。
孝明帝元诩慢慢长大了,对母亲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胡太后和她的爪牙们怕失去权力,先是杀害元诩的亲信,后来胡太后干脆毒杀了亲生儿子,立了个婴儿当皇帝。
结果她这样做,一下让野心家们找到了借口,尤其是那些手握兵权的军阀,纷纷起兵作乱,各地风起云涌的动乱一发不可收拾。
像胡太后这样乱政,只是触发了这场大动荡,真正动摇国家根基的祸根,其实早在北魏迁都洛阳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
在北魏的北方,有个游牧民族柔然汗国,经常南下侵袭北魏。北魏为此沿着边境建立了6个军事基地,称为六镇。当初都城在平城的时候,六镇驻扎的都是北魏最精锐的部队,待遇非常高,贵族子弟都以在六镇服役为荣,六镇成了帝国的生命线和主要安定力量。
迁都洛阳后,远离了威胁的统治者们越来越不重视六镇了,尤其孝文帝效仿中原推行门第制度,迁到洛阳的这些成了高门大姓,留在六镇戍边的就都成了门第很低的寒门。镇将(驻守边镇的军官)逐渐被排挤出权力中心,根本没机会升迁,待遇也非常差。至于普通士兵,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了,兵源也由当初的贵族子弟变成了流放的罪犯、流民这些了。
这种情况,让边镇从上到下,都对朝廷非常痛恨,另外,由于经常从事打仗和抢劫等活动,战斗力还非常强,这就很危险了。
图片
不仅如此,北魏的社会也产生了分裂,以洛阳为中心的广大区域是高度汉化区域,而北方狭长的边镇区域,以草原文化为主,连生活在这个区域的汉人都胡化了,很多人都改成了鲜卑的姓氏。
这种文化上的分裂让双方交流越来越少,隔阂越来越深,甚至互相仇视,加上以胡太后为首的当权者对这些熟视无睹,北魏的各种社会矛盾越积越深,随时有爆发的危险。
有大臣跟胡太后指出过这个问题,甚至有人还提出了改革的方案,但胡太后对这些意见一律不闻不问,她挺忙,忙着建造佛教石窟呢。洛阳的龙门石窟,就是胡太后主导下的杰作,这些在龙门悬崖上的几万个佛像浮雕,是胡太后倾全国之力的宏大工程。
北魏终于爆发了边镇造反,而且由于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边镇造反就像星星之火一样,迅速在全国各地燃烧起来,中国北方又陷入了战乱之中。
这样的大动荡给了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改变命运的机会,高欢就是这样的小人物。
高欢是个鲜卑化的汉人,还有个鲜卑名字叫“贺六浑”,他是个边镇普通士兵。六镇起义爆发后,他带着一帮伙伴投靠了大军阀尔朱荣,受到了重用。
胡太后毒杀孝明帝元诩后,尔朱荣借口清君侧杀进了洛阳。他不仅杀了胡太后和小皇帝,为了把控朝廷,还杀了大臣和皇室贵族二千多人,之后他回到晋阳,遥控朝廷。
但他新立的孝庄帝不甘心做傀儡,公元530年,趁尔朱荣晋见的机会,安排人把他乱刀砍死了,这又引发了新一轮的军阀混战,孝庄帝自己也被杀了。
图片
高欢趁这样的乱局自立门户,他收编了很多六镇起义军和小军阀,击败了尔朱家的部队,实力大大增强。之后他带兵进了洛阳,立元脩(xiū)为傀儡皇帝,就是孝武帝,高欢做了大丞相,成为北魏真正的统治者,但他把丞相府放在了地势险固的晋阳。
高欢的势力范围在北魏的东部,而西边的关中地区,是另一个军阀宇文泰的地盘。
宇文泰是鲜卑宇文部人,出身于边镇的军人家庭,他本来也属于尔朱集团,后来他预见到尔朱集团一定会失败,就率领自己的部队向西攻下了长安,后来占据了关中地区,成为西部最大的军阀。
孝武帝元脩不甘心受高欢的摆布,逃到长安,投奔了宇文泰。高欢干脆又立了个傀儡皇帝,就是东魏孝静帝。
逃到长安的孝武帝发现宇文泰跟高欢一个德行,其实乱世的军阀哪有什么好人啊。很快孝武帝跟宇文泰也闹掰了,宇文泰干脆毒死了他,立元宝炬为皇帝,就是西魏文帝,当然也是个傀儡皇帝了。
至此,公元536年,北魏正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中国北方进入了东西对峙、不断恶战的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