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身体各方面的功能逐渐衰退,尤其是脾胃功能。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当人的脾胃功能虚弱,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人体所需的气血与营养物质也就会不足。此时调养脾胃便尤为重要,老年人脾胃该如何调养呢?
 中医学认为,胃、脾是脏腑气化升降的枢纽,气血生化之源。“动为纲,素为常,酒少量,莫愁肠。”是保养脾胃的四大要诀。 “动为纲”:指适当的运动可促进消化,增进食欲,使气血化源充足,精、气、神旺盛,脏腑功能不衰。老年人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锻炼方式和运动量。 适当运动能促进消化,增强食欲,让气血化源充足,精气神旺盛。散步是比较适合的活动,可快可慢,有助于调顺气血,活动关节,帮助脾胃运化,达到祛病防衰的效果。
“素为常”:少吃油腻,多吃蔬菜。进食温凉适当,热伤粘膜,寒伤脾胃。
素食主要包括吃植物油、植物蛋白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大米、面食、杂粮、豆类及其制品、瓜果蔬菜等。 进食温凉适当,不要过热也不可过凉,因为热伤粘膜,寒伤脾胃。
“酒少量”:不要嗜酒无度以损伤脾胃。
少量饮酒能畅通血脉、除风散寒,但过量饮酒的害处很多。 饮酒过量,脾胃必受其害,轻则腹胀不消,重则呕吐不止。老年人酗酒或爱喝烈性酒,更容易导致胃出血,甚至肝坏死。
“莫愁肠”:人的精神状况、情绪变化对脾胃亦有一定影响。
中医认为“思可伤脾”,意指思虑过度也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想要胃好就要做到心胸豁达,遇事不要过于计较、要常保持稳定的情绪及乐观的心态。 所以,必须注意性格、情操及道德的修养,做到心胸豁达,待人和善。遇事不要斤斤计较、冥思苦想,更不要对身外之物多费心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