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往事:中日交往历史关系(上)

 金色年华554 2022-05-22 发布于江西

导语

之前笔者写了《民国往事:抗日战争中的黔军》8篇随笔,本欲完结,因一位朋友留言,建议我写一篇中日关系的文章,笔者写此篇,以为回应。

先讲一个笑话,作为本文的导语:

美国人、俄国人、中国人比试枪法,由日本人在头顶上放一个苹果作为标靶。

美国人一身西部牛仔打扮,而日本人也对美国人信心满满,美国人潇洒拔出枪,一声枪响,苹果应声而掉,美国人一脸骄傲,说道:I am Sam!(我是山姆!)

俄国人身高马大,先用枪瞄了瞄,然后拿出一瓶伏特加,一口闷干后,抬起就是一枪,把日本人吓得半死,好在苹果应声而掉,俄国人一脸满不在乎,满口酒气地说道:I am Ivanov!(我是伊万洛夫!)

轮到中国人了,中国人拿枪瞄了又瞄,而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枪法极度轻视、不屑一顾,中国人终于开枪,日本人应声而倒!中国人一脸“遗憾”,说道:I am Sorry!(我很抱歉!)

中日历史上的战争

中国历史上有秦时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后世学者研究苗族,也有三苗中的一支部分人东渡至日本的说法,不过均为传说,不为信史。

中国史籍中两国交往的最早记载是汉武帝时期,《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

东汉光武帝时期,日本部落酋长派人来朝,光武帝赐以金印,封其酋长为“汉倭奴国王”。1784年,两名日本福冈县农民在耕地时发现此印。

民国往事:中日交往历史关系(上)

汉倭奴国王印

1.第一次中日之战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朝鲜半岛的百济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求救,高宗派苏定方率军13万讨伐百济,百济不敌,乃求救于日本,由此拉开唐、新罗联军对攻百济、日本结盟。

663年,唐新联军围攻百济王所在的周留城,日军乘船前往支援,双方水军在白江口遭遇,展开大战!

此役,日军战船400多艘,唐军战船只有170艘,日军数量多,唐军战船大,开战之初呈相持之势。日军仗着兵力优势,全军出击厮杀,唐军结成船阵沉着应对,一举歼灭日本全部战船,大获全胜。

因唐朝的心腹大患高句丽还未被征服,故唐朝未继续进攻日本本土。

日本失败后,意识到双方的巨大差距,于是大量派遣遣唐使留学中国,全面接受了中国的先进文化,称为“大化改新”。随着留学生水平的提高,终于明白“倭奴”一词是个贬义词,于是私改国名为“日本”,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注:也有武则天给“日本”赐名的说法。

2.第二次中日之战

元朝皇帝忽必烈要求日本称臣纳贡,为日本所拒绝,至元十一年(1274),发兵1.5万人进攻日本。劳师伐远、力量不足,又无法像在欧亚大陆上骑马奔袭,再加上暴风雨(台风)袭击,元朝第一次讨伐日本失败。

在灭亡南宋后,忽必烈于至元十八年(1281)再次组建10万大军分两路进攻日本,左路由高丽及蒙古军从朝鲜半岛进军,右路由南宋降兵从浙江进军。

两路军会合后矛盾重重,无法协作,与日军对战两个多月。元军白天与日军作战,晚上回船上休息,8月中旬,日本海岸遭到巨大台风袭击,元军战船悉数被毁,船上将士伤亡近半,逃上海岸的元军又被日军追杀。元朝第二次征服日本又以惨败告终。

可怜战无不胜的蒙古人两次折戟,而忽必烈之前信心满满,甚至连统治日本的行政长官都准备好了人选。

3.第三次中日之战

明神宗万历十八年(1590),丰臣秀吉(1536-1598)统一日本后野心勃勃,意图攻占中国定都北京,而后进攻印度征服世界(日本二战其实是丰臣秀吉战略的现代版)。

1592年,日军攻陷朝鲜,明朝派李如松率兵5万人进入朝鲜,打败日军收复失地。1597年,日军再次进攻朝鲜,又为明朝军队所击败。

两次失败给丰臣秀吉以极大地打击,不久一命呜呼,而其建立的政权也旋即为江户幕府所取代。

而明朝在万历三大征之后(另两次分别为平定蒙古人叛乱的宁夏战役和平定杨应龙的平播之役),实力大大受损,不过40多年后便灭亡。

民国往事:中日交往历史关系(上)

明神宗万历画像

4.第四次中日之战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请求中国出兵,而日军也以保护侨民的名义出兵朝鲜。

在朝鲜朝廷与起义军达成和解之时,日本突然偷袭黄海之中国运兵船“高升”号,同时在朝鲜陆上发起进攻,中日爆发“甲午之战”。

甲午之战,北洋水师全军覆灭,中国全面退出朝鲜,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后赎回),赔偿白银2亿两。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获得了进攻中国大陆的桥头堡。

清朝统治者及汉族士大夫处心积虑谋划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以夷制夷”的国家战略彻底失败!清朝的灭亡拉开了序幕......

民国往事:中日交往历史关系(上)

邓世昌:甲午海战民族英雄

5.第五次中日之战

1931年9月18日,中国开始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

与以往失败、割地、赔款不同的是,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已经觉醒(感谢梁启超提出的“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日本人想毕其功为一役从而获得极大好处的玩法,已经行不通了!

日本人打下东北,中国不投降,于是再进攻华北,中国不投降,再打下上海、南京,中国不投降,即使打下了武汉,打到湖南,中国人就是不投降!

其实,日本人就算是打下陪都重庆,中国政府也会迁往西康;即使西康不保,还可迁往西北。由此,注定日本人赢不了中国!

当然,这一切,既得益于国民党的正面抗战,也得益于共产党的敌后抗战。

至抗战后期,共产党正式兵力已达80万(算上县大队、区小队等已达200万,只是武器不足而已),收复的县城已达200多座,日本人在敌后也只能守住大城市和交通线了。

1938年,毛主席《论持久战》横空出世,指出中日战争的规律为战略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并提出持久战的具体指导方针: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外线的战役的速决战。小诸葛白崇禧看到《论持久战》如获至宝,将其总结为“以时间换空间,集小胜为大胜”。

民国往事:中日交往历史关系(上)

《论持久战》:毛主席

毛主席纪念堂

明北京皇城正南门处于承天门(即今天安门)与丽正门(即今正阳门)正中间,名为“大明门”,是明王朝的“国门”!

历代王朝中,其实笔者还是比较佩服明朝的(虽然被清朝统治者抹黑),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

清朝入关后,改“大明门”为“大清门”;中华民国成立后,改为“中华门”。

民国成立时,政府缺钱,不想重新制作“中华门”门匾,于是有人想了个好主意,把“大清门”门匾翻过来,在背面刻上“中华门”再挂为正面。结果翻过来一看,“大明门”三个字赫然在列,原来清朝就是这么干的!

解放后,为扩大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拆除了“中华门”!

毛主席逝世后,主席纪念堂的选址就是原“中华门”处!

某种程度上,也是“天子守国门”!

民国往事:中日交往历史关系(上)

主席纪念塔:远观

民国往事:中日交往历史关系(上)

主席纪念塔:正门(英雄纪念碑侧)

民国往事:中日交往历史关系(上)

主席纪念塔:后面(正阳门侧)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后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