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解析149期 答案公布 各位学友下午好~准备公布第149期【医案解析】的答案啦!
公布答案前,来表彰本周的“脑洞大开学员”: @彭小华,希望其他同学再接再厉,争取上榜!
话不多说,咱们直接公布答案~(作业题可看文末图片~)
医案:李某,男,45岁 2022年3月18日就诊
【主诉】胃脘胀满6个月
【病史】患者近半年来自觉胃脘部胀满,食欲不振。平素下肢发凉,尿频。晨起眼干,活动后减轻。日常容易胃胀,尤以食后胃胀明显。为求系统诊治,遂至我处就诊。
【刻下】患者胃脘部胀满,食欲不振,下肢发凉,尿频急,唇干,眼干,大便溏薄。舌苔白滑,脉弦。
【诊断】胃胀
【辨证】脾胃虚弱,清阳不展
【治法】健脾益气,升举清阳
【方药】补中益气汤化裁
黄芪30g 党参12g 炒白术10g 陈皮12g 清半夏12g
金樱子10g升麻6g 柴胡6g 锁阳10g 菟丝子10g
沙苑子10g 苍术12g 甘草6g
7付,水煎服,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辩证分析】
1.该患者以“胃脘胀满6个月”为主诉,故诊断为胃胀。
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提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脾主升清、主运化、胃主降,主受纳的生理功能和天地阴阳升降变化是一样的,在人身中居重要地位。脾虚生化乏源,清阳不升,布散失职,必然可以导致机体失于充养,出现一系列病理表现。
3.患者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脾胃虚弱,运化失职,症可见胃脘胀满,食欲不振等;脾主升清,脾虚气陷,不能将水谷精微吸收并上输头目,头目诸窍失养,则见眼干、唇干;水谷精微不能上荣,中气下陷及脾虚水湿不化,可见便溏。
4.又脾胃居于中焦,为脏腑气机上下升降的枢纽,脾胃气机升降失调,阳气不能通达肢体,从而出现下肢发凉的表现。
5.中气不足,久病及肾,肾之补充乏源,气虚失于固摄,肾虚气化失约,从而出现尿频急。
6.综上所述,患者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清阳不展”,故治以“健脾益气,升举清阳”之法。
【用药分析】
1.依据辨证,选用补气升陷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方以黄芪,党参升提下陷之中气,佐以白术补气健脾,助脾运化,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陈皮理气健脾,使诸药补而不滞;少量升麻、柴胡升举中阳,助益气之品升提下陷之中气。因为考虑患者大便溏薄,暂去当归。
2.佐以半夏,健脾渗湿,燥湿化痰,以防痰浊阻滞,影响气机运行。
3.患者尿频急,治以温阳益肾之品,方用金樱子味酸而涩,功专固敛;菟丝子性甘平,功能补肾益精缩尿;沙苑子性甘温,可用于缓解肾虚不固所致尿频;锁阳甘温,益精补肾;以上四味药可以缓解肾气不固之尿频急。
4.苍术苦温燥湿以祛湿浊,辛香健脾以和脾胃。对于脾失健运而致胃脘胀满,纳呆食少,舌苔白腻等症,最为适宜。
5. 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2022年4月1日复诊
诸症显缓,嘱前方加鸡内金、焦三仙以增强健脾之功,继续服用以巩固药效。
|
|
来自: 新用户6643ZeC8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