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罗马的政治视角

 思明居士 2022-05-22 发布于河北
文章图片1

古罗马的政治视角

如果民主制度优于集权制度,为什么古罗马会从共和走向独裁?独裁者获得民众拥护、国家选择帝制的过程是怎样的?

古罗马政治制度有三个关键要素:元老院、行政官、公民。权力重心变化左右古罗马政治制度的变化:权力在元老院,是寡头政治;权力在行政官,是君主政治;权力在公民,是民主政治。

元老院是名义上或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这些元老有的来自罗马刚刚建国时的氏族首领,有的来自官僚、贵族或骑士阶级。身份是终身制,但如有犯罪或不道德行为,可能会被开除。

行政官基本上由选举产生,任期制。执政官、保民官、元老院之间形成权力制衡,理论上不会出现独裁,但实际中,执政官可以通过元老院授权而独断专行。

公民资格最早是所有出生于或被收养于罗马三个缘起部落的人,后来涵括所有15岁以上的男性国民,但不包括奴隶和外国人。不过,符合条件的外国人可以申请获得罗马公民身份。

三大要素理论上有循环制约的关系。行政官作为国家代表,运用政府力量管理公民,但如果赋税劳役过重,公民可以通过代言人立法机构来制约行政部门。

然而罗马的立法机构元老院贵族色彩浓厚。最晚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元老院成员就开始宣称自己拥有特洛伊血统。而在公元前1世纪,这种宣称变得特别重要。恺撒也这样宣称其家族。

恺撒出身官宦世家,家族多人出任过执政官。这使得恺撒自幼作风强悍。22岁那年他曾被海盗绑架,他斥责海盗索要赎金太低,是对自己的蔑视,自愿提高赎金让仆人去筹钱,自己则写诗念给海盗听,海盗听不懂他就骂其野蛮。海盗得到赎金释放恺撒后,恺撒招募部队捕捉海盗,要回赎金后将其一一处死。

强势的恺撒任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期间获得巨大政治声望。卸任后任职总督,征服整个高卢,并两次入侵不列颠,期间获得大量财富,并练就一支规模庞大且忠于个人的精锐之师。雄厚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助长了他的政治野心。

恺撒向西扩张之前,庞培向东扩张也取得成功,为罗马带来堆积如山的贡品和财物,自己也成为手握重兵的政治强人。当恺撒违反罗马法律,指挥军队进入意大利本土之后,庞培宣称支持元老院,反对恺撒的不合法举动。

不过,庞培与恺撒只是个人独裁之争,二人其实都认为“共和时代已经死亡”,庞培支持元老院只是意图通过合法的途径获取独裁地位。他的确比恺撒更有资历。

庞培出生骑士家庭,35岁就是沙场老将,名扬天下。当海盗猖獗严重威胁罗马贸易时,罗马议会通过一个议案,批准将罗马海军交给庞培支配。庞培只用三个月时间就肃清海盗,处死匪首,俨然有独裁者的势头,这也给恺撒以启示。

因此,恺撒手握重兵后回师罗马,意图建立贤明独裁政体。元老院努力维持原有的贵族寡头政体,庞培则企图在元老院的加持下实现有限独裁政体。内战的爆发成为政治体制选择的较量。

客观看,当时罗马共和国的原有政体的确岌岌可危。贫富差距与阶级差距日益严重并趋于固化。百姓饿死在贫民窟里,元老院议员躺在床上睡懒觉,很少有人愿意去开会。

立法机构与民众脱节。人情关系浓厚,贿选成为常态,贪污腐败盛行,判决、官职、领地,都可走关系花钱买。吃喝玩乐是贵族名流的喜好,现在看到的当时的菜单,有来自帝国各地的山珍海味。连一个演员请客的一份菜单里,单单孔雀、松鸡、仙鹤等鸣禽就被吃掉合5000美元。

剥削情况也很严重。一直被恺撒器重并在后来参与了刺杀恺撒的布鲁图,曾经放高利贷给被罗马兼并的塞浦路斯岛某城市,对方还不上,他就从元老院获得支持他的法令,让罗马骑兵将该城议员围困在市政厅,饿死其中五位,以收回钱财。

罗马军队只保护这些权贵的利益,却无视民众的生活秩序。当时的罗马,城里犯罪肆虐,乡村盗匪横行,缺乏警察力量,四处权钱交易。投票受到操控,投错票会惨遭毒打,或被人放火烧毁房屋。元老院内部明争暗斗,各自雇佣无赖打手,政治腐化。

恺撒针对这种社会紊乱形势和民众不满心理,向士兵们说:“腐败懒散的贵族政治无法带给罗马和平、正义和繁荣……有谁要跟随我呢?”军队全体拥护,恺撒迅速进军,沿路城市欢迎。

虽然庞培当时军力远比恺撒雄厚,但他还是从首都撤军,并拒绝一切和平建议。想当年,庞培娶了恺撒的独生女,恺撒私通了庞培的前任太太,两人还曾结成政治联盟,然而最终还是兵戎相见。恺撒以少胜多,击败了庞培,但予以礼葬。

恺撒占领罗马城后,没有了竞争对手,于是通过独裁统治,整顿罗马秩序,恢复国家活力。恺撒身兼执政官、保民官、督察官,并获得元老院的各种头衔和赞美,任期制变为终身职,元老院几乎成为顾问性质的隶属机构,权力重心从元老院移到行政官。

这种政治体制的演变,与罗马扩张过程中受到亚非等外国独裁政体的影响不无关系。例如埃及的王政模式。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借恺撒之手稳固执政权,并主动将自己嫁给恺撒,生下男孩,取名“小恺撒”。还利用埃及的巨大财富支持了恺撒的统治。

独裁者依靠军队取得权力,而士兵大多来自庶民,因此在当时的阶级对立与贫富对立中,恺撒非常重视保护平民的利益。他重建社会秩序,拨款大搞基础建设,增加国内就业,遏制乡村奴隶制度,扭转土地集中趋势,规定新土地20年内不得出售。

还有一些笼络军队与市民的举措。例如,战后他给每个士兵发放相当于3000美元的货币,远高于他对士兵们的承诺。在罗马城摆了2.2万桌的酒席,以飨市民。缓和贫穷,提供赈济,发放福利,这些举措总体上取得广大庶民的拥护。

恺撒的改革是猛烈的,但也是不彻底和不讨好的。他打击了贵族地主势力,大幅降低贷款利息,令保守派心存不满。而同时,他没有废除所有债务、重新分配土地,令激进的改革派失望。

各项措施中,最遭人怨的是把意大利自由人的地位提高到跟罗马市民一样,并将罗马公民的权利赐给殖民地居民,这样元老院的规模和成分也就发生变化了。元老院的贵族们眼见既有权利不断被削弱,决心除掉恺撒。

恺撒遇刺当天早晨,太太请求他不要去元老院,因为她梦见恺撒满身是血。恺撒征求密友布鲁图的意见,布鲁图坚持要恺撒去一趟,纵使礼貌性拜访也好。在元老院遇刺时,58岁的恺撒试图挣扎逃脱,却在众多持刀谋杀者中看到有布鲁图,用希腊语说了句“你也来杀我”,之后就放弃抵抗,倒在庞培的雕像脚下。

罗马制度转型并未因恺撒的死亡而停止。

部将安东尼认为自己是恺撒的合法继任者。他宣读了恺撒的遗嘱,其中包括用其个人财富给每个罗马公民发一笔钱。元老院为避免安东尼成为第二个恺撒,将恺撒养子屋大维召回罗马,作为制衡。年仅18岁的屋大维回来就拜访安东尼,催他落实恺撒遗嘱,将恺撒钱财发给罗马公民。

安东尼对此恼怒,屋大维于是率领他的两个军团向安东尼宣战。新的独裁者之争正式打响。

两个政治强人时战时和。合作时共同诛杀了谋害恺撒的所有参与者,包括布鲁图。

作为元老院的代表,布鲁图在恺撒死后被委任总督,管理希腊地区。布鲁图在当地以武力强征租税,甚至预收10年租税。市民不从,他就率兵围城,迫使守城者集体自杀。

屋大维在讨伐他时被击退,但安东尼攻打布鲁图却令其兵败自杀。安东尼为他的尸体盖上紫袍,因为二人也曾是好朋友。

如同当年恺撒与庞培的势力划分,屋大维占有帝国西部,安东尼盘踞帝国东部。鉴于安东尼势大,此时29岁的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转嫁安东尼,屋大维也将妹妹嫁给安东尼。

安东尼向元老院建议,他和屋大维同时退隐,让罗马恢复共和体制。屋大维则巧妙地利用安东尼的遗嘱,当众在元老院宣读,认为遗嘱中说安东尼的继位人是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的儿子,无疑让罗马的主权被埃及侵蚀。于是,屋大维向克利奥帕特拉宣战,声称是维护罗马的国家利益。

克利奥帕特拉与安东尼战败请降。屋大维提出要她杀死安东尼作为条件。她不肯,准备与珠宝共焚。安东尼写信给屋大维,请求以自杀换取克利奥帕特拉性命,屋大维不予理睬。安东尼听到克利奥帕特拉被杀的谣传,拔剑自杀。克利奥帕特拉埋葬了安东尼后,身穿皇袍,以毒蛇噬身而自杀。小恺撒也被杀死。

屋大维彻底战胜了安东尼,新的独裁者在罗马出现。

与恺撒精力旺盛、智勇双全的特点不同,屋大维体弱多病、谨慎有余。屋大维神经紧张,容易疲倦,饮食清淡。遇有宴会,常常预先吃饱,或宴后单独再吃,而不动席上的食品。他演讲总是照稿宣读,避免失言。然而正是因为他的敏感多病,使他的寿命比很多人都长;正是由于他的谨慎圆滑,很多矛盾没有破裂。

此时,地中海地区民众因连年战乱而厌恶暴力与混乱,渴望安全与秩序,不再恋慕自由与民主。民主议会的腐败无能已经成为共识,民众开始期待贤明政治能维护公民利益。

屋大维利用民众的这种普遍性心理,通过军事与政治手段取得最高权力,恢复并巩固了恺撒的独裁统治。他不但实际上成为了终身的行政官,还在元老院被任命为常任的“首席元老”,即“元首”,开创了“元首政治”。

“元首政治”通过个人魅力、声望与权威,平衡各方利益,让罗马稳定局面,恢复秩序,重现活力。

君主政治以军队为本,寡头政治以贵族为本,民主政治以财团为本。作为独裁统治的“元首政治”力图兼顾各方利益。

对战后的军队,屋大维利用征战中掳取的巨额财富,支付士兵的欠薪。保留了20万现役军队,每个人宣誓效忠于他,其余30万人都获得巨额遣散费,并获得土地。

对元老院的贵族,屋大维极尽礼貌,使之成为高级傀儡。事实上,他可以决定元老院的人事构成。元老院会议的一切方案必须经他同意才能提出。外交和军事权力完全在屋大维手中。

对各地财团,屋大维予以重视,任用若干商人担任高职,甚至委以总督重任。他避免了恺撒改革的急躁,加强政府公共建设,逐步改善公民生活,开展贸易,增加投资,保护产权,取得成效。

这位31岁统治地中海地区、治理罗马达半世纪之久的罗马帝国缔造者,被元老院尊为神,与诸神同列,受人崇拜,其诞辰被定为宗教节日与休假日。屋大维在76岁病逝前,已经厌倦了特权与奉承,他凄然地对病榻边的朋友说:“我的戏已演完了。”

罗马由共和国转为帝国后的200年,基本保持了稳定繁荣,期间,虽然有人几次企图恢复共和政体的尝试,均未成功。帝制被民众接受。

贤明君主的优点是有利于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是由乱而治的良药;缺点是稳定性差,君主本人及继任者能否保持贤明,并无可靠的制度保证,随时可能由治而乱。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在元老院、行政官、公民中,如果元老院力量强大,就会压制其他要素,形成寡头政治;如果行政官英明勇武,则会控制其他要素,形成君主政治;如果元老院与行政官都不能强势到一家独大,就会出现民主政治。农业时代的罗马工商业势力有限,贵族势力日益腐败,公民权利在原有政治体制下得不到保障,只能寄希望于独裁者圣明贤能。控制军队的政治强人也顺应了罗马对外扩张的需求,最终使政体由共和转向独裁。

文章图片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