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觉寺文化|大觉寺近百余年间的记忆与变迁

 新用户8926AVU2 2022-05-22 发布于北京

  历史随时间而流淌,成住坏空之理贯穿于岁月的长河之中,亘古不变。有消逝的,也有重生的,周而复始。大觉寺千年的演变,已难细细追述,就算是近百年间的历史变迁,也有很多模糊之处。清代末年,大觉寺的部分房舍曾租借给外国人使用。从光绪初年起,德国大使馆工作人员为避暑消夏,就曾租借了大觉寺憩云轩作为办公场所。随后的几十年间,德国著名汉学家福兰阁、著名建筑师海因里希·希尔德布兰德就曾多次往来于大觉寺,在这里办公、居住、修养,并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其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是100年前一位德国的建筑师海因里希·希尔德布兰德。

  海因里希·希尔德布兰德是普鲁士王国(德国)著名建筑师,曾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前后在大觉寺内居住修养。其间他亲自勘测考察了寺内大部分殿宇、房舍及古塔,以建筑师的专业水准为当时的寺庙留下了第一份测绘数据。此后因出版需要,编者希望利用一系列摄影图片来对文章进行有分寸的、直观的描述,来解释其中严谨的技术内涵,从而使读者在了解这个建筑的过程中,在视觉上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便拜托柏林环球旅行家,法庭估价员F.海纳贝格博士先生和P.格派克博士先生,在他们游历中国期间造访大觉寺,在克服了极大的个人疲劳及沟通困难的情况下,拍摄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因此该建筑专著《大觉寺——寺庙建筑的集大成者》作品出版的时间被推迟于1897年在柏林发表,文章中配有87幅插图,8幅石板印刷图片以及4幅凹版印刷图片。

图片

希尔德布兰德绘图——大觉寺大雄宝殿建筑图

  针对《大觉寺——寺庙建筑的集大成者》这一建筑专著,应北京德国研究院的委托,1943年由北京纸厂在北京再版印制。这次再版,是第一次针对中国建筑研究而作的德国文献,从而奠定了中国与德国之间建筑文化研究交流的基础。该书的编者在作品开篇对建筑师希尔德布兰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们应给予这位中国文化研究的杰出促进者授予极高的荣誉;冯勃兰特先生亦在开篇盛赞——感谢这位昔日来自于德国皇家、曾造访中国的使者作出的卓越贡献,他为我们开辟了一条真正的神秘之路。

  这份重要资料的获得,要感谢2007年来到大觉寺进行调研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员李小涛女士、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亚洲美术部主任鲁克思先生。李小涛女士为大觉寺获得这份资料架起了文化链接的桥梁,鲁克思先生在大觉寺调研完毕之后,特意回德国从柏林大学图书馆复印了这份德文资料寄给李小涛,再辗转送达笔者手中。同时也要感谢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帮助联系完成了该篇著作的翻译工作,且翻译水平很高,建筑用语的表达专业而清晰,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复印资料达54页之多,不论是文字信息、图片信息,还是测绘图、测绘数据,或素描图,其内容相当丰富,对于100年前的清末动荡衰落时期,大觉寺能留下这样一份专业的研究资料,实乃幸运之事,所以作为后世的传承者,我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大觉寺——寺庙建筑的集大成者》中文翻译版已收录于著作《大觉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供感兴趣的读者查阅,在此不做详解。

  因着这段调研的因缘,结合希尔德布兰德的著作,我们可以再来了解一些大觉寺相关的历史信息。

图片

大觉寺四宜堂旧照

  希尔德布兰德著作中有一张大觉寺四宜堂明间的照片配图,因时隔近120年时间,照片已显得模糊,片中景物难以分辨,依稀感觉,正中似有一匾曰“大觉寺”,中间有座椅、条案等陈设。据希尔德布兰德这样记述:“西面的正房,以前是给住持的,现在是给高贵客人住的,面阔五间,前带廊,明间摆放着一把中国某个皇帝坐过的椅子(这个皇帝曾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据史料推测,这里所说的皇帝概为清乾隆皇帝,所以照片中模糊的座椅,应该是当年乾隆皇帝御用之物。

图片

大觉寺石刻文物(现存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同时,鲁克思先生提供了一张清末拍摄于大觉寺内的一组汉白玉石刻文物图片。这些石刻于20世纪初被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藏,为乾隆年间遗物。据该馆文物登记帐记载,文物来源为北京大觉寺。该馆研究员鲁克思先生最初认为此说法不一定准确,特来寺考察。看到大觉寺内水系,听到乾隆年间皇家修缮寺庙、乾隆皇帝也曾多次来寺游幸并题诗刻石之事后,鲁克思判断此物为大觉寺所出无疑。在随后的信件中,鲁克思用中文这样描述:“我馆所藏传说是从大觉寺来的文物(这传说应该可靠)有三个石头台子和一个水盆,见照片。照片上的月亮门在大觉寺内。”

图片

大觉寺流失的交椅

  此外,鲁克思先生还提供了一把交椅的图片资料,据说这是曾经从大觉寺流失出去的一件文物。他在信中这样描述:“有一把交椅,很漂亮。供应给我馆的商人GEORGE CROFTS 于一九二〇年说,椅子是慈禧皇后(编者按:慈禧皇太后)专用的,她死了以后,大觉寺的方丈把它卖给一位私人(不知道是谁),价钱是三百块鹰洋。这位私人死了以后,交椅在北京东交民巷被拍卖,CROFTS就买了。原来有两把交椅,一把是我馆一九六九年卖掉。此把一九九六年于纽约CHRISTIE'S被拍卖,价钱是美元五十三万。我馆当然很后悔卖掉了。”

图片

  在这些资料中,我们能够读取到大觉寺昔日的辉煌以及落寞,而这些都是流动和变化的,将之放在千年的岁月里,不论是辉煌还是寂寥,都只是一个个过程中的片段。如今的大觉寺,在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雨雪之后,依然作为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座北京市属博物馆、一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对公众开放,接受着世人的瞩目。而大觉寺之所以能够传承不息,想来是与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精心护持有着重要的关系。不论是历代的帝王将相、高僧大德,亦或是文人墨客、信士护法,都对大觉寺的绵延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包括如今国家对于文物保护、文博发展的重视与投入,文博工作者对于文物保护、历史文化研究的热爱与专注,都是促成大觉寺历经千年、繁华不坠、屹立不朽的因缘。

撰文:宣立品

摄影:宣立品

 审阅:王 松

编辑:葛 悦

图片

开馆时间:9:00-17:00 (全年无休,特殊情况除外)16:30停止售票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大觉寺路9号

邮政编码:10009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