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概况 鼻窦炎(sinusitis)是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多是由于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主要表现为鼻塞、浓涕、头面部疼痛、嗅觉减退等症状。临床上鼻窦炎多与鼻炎同时存在,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按照症状体征的发生和持续时间可以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其中慢性鼻窦常合并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下呼吸道疾病,目前已经成为了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鼻窦炎的患者主要以鼻塞、浓涕、头面部疼痛、嗅觉减退等为主要表现。另外,不同类型的鼻窦炎其具体症状也有所不同。 典型症状 1、急性鼻窦炎 (1)鼻塞:多为患侧持续性鼻塞,如两侧同时罹患,则为双侧持续性鼻塞。均应鼻黏膜炎性肿胀和分泌物积蓄所致。嗅觉可因鼻塞而暂时减退或丧失。 (2)脓涕:鼻腔内大量脓性或粘脓性鼻涕,难以擦尽,脓涕中可带有少许血丝。脓涕可后流致咽部和喉部,刺激局部黏膜引起发痒、恶心、咳嗽和咳痰。 (3)头痛或局部疼痛:为鼻窦急性炎症时最常见症状。一般而言,前组鼻窦炎引起的头痛多在额部和面颊部,后组鼻窦炎的头痛则多位于颅底或枕部。 (4)嗅觉障碍:急性鼻窦炎时患者可因鼻塞而出现传导性嗅觉减退;亦有少数病例为感觉性嗅觉减退。一般情况下前者随着鼻塞好转,嗅觉可恢复正常;而后者则常常遗留永久性嗅觉减退。 (5)全身症状:因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炎,故原有症状加重,出现畏寒、发热、食欲减退、便秘、周身不适等。儿童和体弱老人可发生呕吐、腹泻、咳嗽等消化道和下呼吸道症状。 2、慢性鼻窦炎 (1)鼻塞:为主要症状之一,常因鼻窦和鼻腔黏膜增厚、鼻甲反应性肿胀引起。 (2)流涕:常为黏脓性鼻涕,可伴鼻后滴漏。牙源性上颌窦炎还可伴恶臭。 (3)头面部胀痛:常表现为眼睛、脸颊、鼻子及额头周围的胀痛和压迫感。 (4)嗅觉功能障碍:可为暂时性嗅觉功能减退或永久性嗅觉功能减退。 (5)全身症状:患者可伴有乏力、咳嗽、易疲劳、注意力减退等全身症状。 二、明医妙方 【方名】加味奇授藿香汤 【组成】藿香9,黄芩9,辛夷9,炒苍耳子9,白芷9,薄荷3,细辛3,金银花30,甘草9,丝瓜络30,败酱草30,桔梗9,石上柏30,鱼腥草30。 【方解】《素问·气厥论》:“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支出鼻窦炎病在少阳胆热,《外科正宗》、《医宗金鉴》“脑漏者,又名鼻渊。总因风寒凝入脑户与太阳湿热交蒸乃成。其患鼻流浊涕,或流黄水,点点滴滴,长湿无干,久则头眩虚晕不已,治以奇授藿香汤主之”。 《医学衷中参西录》“鼻渊...脉象弦而有力,宜用药清其肝胆之热,若胆草、白芍诸药,而少加连翘、薄荷、菊花诸药辅之,以宣散其热...脉象洪而有力,宜用药清其胃腑之热,若生石膏、知母诸药,亦宜少加连翘、薄荷、菊花诸药辅之。且浊涕常流,则含有毒性,若金银花、甘草、花粉诸药皆可酌加也...丝瓜蔓煎汤饮之,亦有小效。若用其汤当水煎治鼻渊诸药,其奏效当尤捷也。”《重辑严氏济生方》:'苍耳散,治鼻流浊涕不止,名曰鼻渊。辛夷仁半两,苍耳子二钱半,白芷一两,薄荷半钱...为细末,每服二钱,用葱、茶清,食后调服。' 加味加味奇授藿香汤以奇授藿香汤合苍耳子散宣通鼻窍,加金银花甘草丝瓜络败酱草桔梗石上柏鱼腥草以清热解毒,共奏清胆化痰治疗鼻窦炎之效。 二、明医简介 常虹,医学博士,副教授,临床善用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统感染、肾炎、肾病综合征,鼻炎等疾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