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王八司马】凌准二王八司马《永贞革新》百日失败 被贬连州忧郁而死

 liuhuirong 2022-05-22 发布于湖北

 《旧唐书·凌准传》仅寥寥数语:“凌准,贞元二十年自浙东观察判官、侍御史召入,王叔文与准有旧,引用为翰林学士,转员外郎。坐叔文贬连州。准有史学,尚古文,撰《邠志》二卷。”永州司马柳宗元《故连州员外司马凌君权厝志》则纪其一生:

 二王八司马指的是唐顺宗年间推行一系列善政的一批革新派官僚士大夫,主张打击宦官势力、革新政治,其中的“二王”指王叔文、王伾,“八司马”指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他们在改革失败后,俱被贬为州司马。

唐顺宗李诵761年1月8日-806年,唐德宗李适长子,唐朝皇帝。初封宣城郡王,后进封宣王。

 大历十四年(779年)立为皇太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即位,改元永贞。任用王伞跏逦奈翰林学士,在韩泰、韩晔、柳宗元、刘禹锡、陈谏、凌准、程异、韦执宜等人支持下,从事改革德宗以来的弊政,贬斥贪官,废除宫市,停止盐铁进钱和地方进奉,并试图收回宦官兵权,史称“永贞革新”。

 同年八月,宦官俱文珍等勾结部分官僚和藩镇,逼其退位,传位于太子李纯,贬王傻热耍史称“永贞内禅”。又贬斥韩泰等八人,史称“二王八司马”。次年病死,一说被宦官杀害。死后谥号为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

 改革失败后,改革派们都被贬为了“司马”,王伾被贬为开州司马,王叔文被贬为渝州司马,韦执谊被贬为崖州司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韩泰为虔州司马、韩哗为饶州司马、程异为郴州司马,凌准为连州司马、陈谏为台州司马,“司马”是一个闲差,说是官员,实际上是被监视对象。这些文人,被贬后觉得大志不得伸,郁闷是有的,王伾不久后便病死了,而王叔文撑到了第二年,便被朝廷赐死。

 唐贞元二十一年(永贞元年,公元805年)秋,“永贞八司马”悉被贬逐,旋如戏台人物,数月之内一再变换不同的角色:刘禹锡在南下连州的路上,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凌准,则由东忽南,转任连州司马,代刘禹锡先圆了“连州之梦”。

所以,谈及中唐连州名人,不能不说说刘禹锡的同道连州司马凌准。

《旧唐书·凌准传》仅寥寥数语:“凌准,贞元二十年自浙东观察判官、侍御史召入,王叔文与准有旧,引用为翰林学士,转员外郎。坐叔文贬连州。准有史学,尚古文,撰《邠志》二卷。”永州司马柳宗元《故连州员外司马凌君权厝志》则纪其一生:

 尚书都官员外郎、和州刺史、连州司马富春凌君讳准,卒于桂阳佛寺。君字宗一,以孝悌闻于其乡。杭州刺史常召君以训于下。读书为文章,著《汉后春秋》二十余万言。又著《六经解围人文集》,未就。有谋略,尚气节,周人之急,出货力犹弃粃粺。二十,以书干丞相。丞相以闻,试其文,日万言,擢为崇文馆校书郎。又以金吾兵曹为邠宁节度掌书记。泚泾之乱,以谋画佐元戎,常有大功,累加大理评事、御史,赐绯鱼袋。换节度判官,转殿中侍御史,府丧罢职。后迁侍御史,为浙东廉使判官。抚循罢人,按验污吏。吏人敬爱,厥绩以懋,粹然而光,声闻于上,召以为翰林学士。

 德宗崩,迩臣议秘三日乃下遗诏,君独抗危词,以语同列王伾,画其不可者十六七,乃以旦日发丧,六师万姓安其分。遂入为尚书郎,仍以文章侍从,由本官参度支,调发出纳,奸吏衰止。以连累出和州,降连州。居母丧,不得归,而二弟继死。不食,哭泣,遂丧其明以没。盖君之行事如此,其报应如此。柳宗元哀君有道而不明白于天下,离愍逢尤夭其生,且又同过,故哭以为志,其辞哀焉。

 凌准在连州时,州刺史是柳宗元的姐夫崔简,即“博陵崔君”,他们对凌准的景况了解最多。凌准“卒于桂阳佛寺、嘱友葬之州南大冈”,时为元和三年(808年)冬,享年五十七。

 刘禹锡、柳宗元、凌准均早年丧父,刘、柳无亲兄弟,外放时母亲、妻小随同身边。凌准兄弟3人,家属未随行,故独自栖身连州佛寺,政治上受到打击迫害,母亲及弟弟又先后辞世,“以孝悌闻”的他因不能回乡奔丧,食不能下咽,终日以泪洗面,在连州未及3年,忧伤而死。

 元和中,唐宪宗立皇太子,大赦天下,凌准后人获准扶柩返乡安葬,柳宗元又作诗《哭连州员外凌司马》,其中有“废逐人所弃,遂为鬼神欺。出守乌江浒,左迁湟水湄。溘死委炎荒,臧获守灵帷。念昔始相遇,腑肠为君知。我歌诚自恸,非独为君悲”等语,足见“八司马”志同道合,友情同手足,悲愤似一体。 

 刘禹锡来到连州,凌准已离世7年,柳宗元早年对凌准的悼念之辞,已足以代表刘禹锡当年的心情,这一点,是不言自明的。 

二王八司马历史事件

 唐顺宗深知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对唐中央政权的危害,主张打击宦官势力、革新政治的官僚士大夫。公元805年(贞元21年)正月,德宗皇帝李适病死,唐顺宗即位后立即起用东宫旧臣王叔文、王伾以及柳宗元、刘禹锡、韦执谊、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等8人,着手进行改革,希图改变艰难局面。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后,中央对地方失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抑制藩镇势力,重建中央集权,成为唐王朝君臣必须正视的问题。

 宦官专权。安史乱后,君主不信朝臣,宦官得以干政。肃宗时的李辅国,代宗时的程元振、鱼朝恩,以宦官执掌兵符,权力更大。德宗出奔奉天,因窦文场、霍仙鸣护驾有功,归以二人为神策中尉,宦官主管禁军遂成为制度。此后,宦官以军权在手,无所顾忌,干政益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抑制宦官势力,夺回国家军权,也成为唐王朝君臣必须正视的问题。

 不久,唐顺宗中风,经过治疗后哑了,失去执政能力。而王叔文因为母亲死了,按例要告假回家守丧,王伾也突然患了中风,革新派失去了中坚力量。

 宦官俱文珍、刘光琦等和剑南西川(今四川成都)节度使韦皋、荆南(今湖北江陵)节度使裴钧、河东(今山西太原南)节度使严绶串通起来反对王叔文集团,策动神策军将官拒绝范希朝接权,又暗中策划宫廷政变;宦官俱文珍等遂和外藩剑南节度使韦皋、荆南节度使裴均、河东节度使严绶等人联合反对改革派。并乘机纷纷上表,胁迫顺宗禅位。先于三月迫使顺宗立李淳为太子,顺宗久病失语,又遭宦官与藩镇激烈反抗,八月被迫禅位,并改元“永贞”。

 第二年的正月,顺宗李诵便因病去世了。唐顺宗在位仅8个月。

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因顺宗在位期间的年号为“永贞”,故又称这次政治革新运动为“永贞革新”。永贞革新宣告失败,前后共146天。

 宦官得势以后,王叔文、王伾即遭贬逐。王伾被贬为开州司马,不久后病死;王叔文被贬为渝州司户,次年赐死。 公元805年(永贞元年)八月,太子即位,是为唐宪宗李纯。韦执谊被贬为崖州司马,韩泰被贬为虔州司马,陈谏被贬为台州司马,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韩晔被贬为饶州司马,凌准被贬为连州司马,程异被贬为郴州司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