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速查!3种“伤娃凶器”家家有,你放好了吗?

 hui_001 2022-05-22 发布于广东

近日,又有一名婴儿因气管内异物救治不及时而身亡!

图片

异物卡喉,是造成儿童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急救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如果窒息缺氧超过4分钟,会对脑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并有生命危险。所以学会家庭急救方法,及时救护非常重要!

今天教的方法,希望永远用不到,但一定要学会,因为关键时刻能救孩子的命!

速查!这些“伤娃凶器”,你家有吗?

一些常见食物或玩具,往往是造成儿童卡喉、气道堵塞的“凶器”!星爸星妈们千万警惕,让娃远离。提前预防,是世界上唯一的“后悔药”。

图片

高风险食品

1、坚果类食物:

整颗的花生、瓜子、核桃、腰果、夏威夷果等。

坚果类食物,是易致气道异物的TOP1

造成徐州那个宝宝窒息的罪魁祸首就是半个带着皮的南瓜子。另外花生、开心果,也非常容易卡嗓子,小小一颗就会把气道堵死,还来不及送医院手术,就会窒息而亡。

图片
图片

家长要牢记

3岁以下的孩子,不要吃大颗的坚果和坚果碎!不要觉得只吃一点没关系,一旦发生意外,后悔莫及!

2、柔软、高弹性、粘性过大的食物:

果冻、元宵、汤圆等。

高弹性粘性的东西,会在下咽的过程中粘住气道,或因挤压而变形导致堵塞,3岁前尽量不要吃。

3、糖果零食类:

硬糖、爆米花、火腿肠等。

这些也是造成儿童异物卡喉的“高发危险因素”,选择时一定要注意!

4、整颗的水果:

圣女果、葡萄、樱桃等。

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小颗圆形的水果非常容易“出溜”滑进嗓子,在吃之前最好对半切开,或切成小块。

图片

图片

高风险玩具和物品

小积木、弹珠、纽扣、药粒等玩具和物品,星妈记得要收纳好,不要被宝宝误吞。

图片

被吸入气道的小玩具

图片

被八岁男孩吸入嗓子的笔帽

星妈提示:

◎ 不要让3岁以下的孩子吃大颗的坚果或坚果碎块!

◎ 不要让孩子在玩耍、跑跳、哭闹时吃东西!

◎ 不要在孩子吃东西的时候逗孩子笑!

◎ 不要让3岁以下的孩子,独自玩带小零件的玩具!

◎ 及时纠正宝宝喜欢把任何东西放进嘴里的不良习惯!

◎ 及时检查居家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收好小物件!

图片

注意!异物卡喉的症状

异物卡喉有可能无法大声呼救。平常看护孩子时一定要注意,一旦出现下面症状,很可能是娃把东西吞进嗓子,卡在气道里了:

图片

进入气道的异物较小

孩子会出现:剧烈呛咳、吸气性呼吸困难,口唇发紫、拒食、大量流口水等症状。

图片

进入气道的异物较大

孩子会出现“三不”症状:不能咳嗽、不能呼吸、不能发声。接着会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大脑会严重缺氧,意识丧失,情况非常紧急。

图片

急救黄金4分钟!学会“剪刀石头布”

每位家长,务必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避免经验误区。

图片

孩子呛噎,这些“经验”只会更糟!

× 催吐:有呕吐物误吸的风险。

× 用手抠:无法看到异物盲掏,会导致将异物推至气道更深处。

× 灌水和食物、喝醋:

卡喉后一定要禁食!禁饮!避免异物对食道、肠胃造成二次伤害,增大取异物的难度,也为后续可能需要的全麻手术做好准备。鱼刺卡喉,喝醋并不能溶解鱼刺,反而会导致溃疡,影响愈合。

图片

轻度气道异物阻塞:尝试咳嗽

若宝宝能哭、能发出声音,说明阻塞较轻,尽量让宝宝主动、有力地咳嗽,能有效咳出异物。咳嗽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保护反射。

图片

严重气道异物梗阻:学会“石头剪刀布”

若已经发不出声,面色发紫,几乎无法呼吸,需要拨打急救电话 使用急救法。

3岁以下宝宝:压胸拍背

图片

【星妈有言在先】

下面介绍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是解决异物堵塞气管的如果是“鱼刺卡喉”,不能用这个方法。鱼刺等尖锐的东西卡喉,可能穿透食道、刺穿动脉,这种情况用“海姆立克法”挤压腹部,用力不当会更危险!

鱼刺卡喉,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是到医院急诊,由耳鼻喉科医生检查后取出。

3岁以上宝宝及成人:海姆立克急救

图片

文字版:

孩子站立或弯下腰,站在桌子边缘、椅子靠背、扶手、栏杆等位置,家长站在孩子的身后,一只手握拳,双手急速冲击性向内上方压迫孩子的腹部。有节奏的反复进行,直到症状缓解和异物排出。

视频版:

协和儿科主任丁国芳

详细介绍异物卡喉的急救方法

 【点击查看专家讲解】 

图片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万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其中因气管异物窒息而死亡的儿童有近3000名!

多一个家长学会急救法,就能挽救一个孩子的生命!

除了在家时要注意,带娃出门走亲访友时,家长最怕周围的“热心人”图片

代表星妈呼吁亲友们:不要乱给孩子投喂吃的!避免卡喉或食物过敏图片

转发这篇能“救命”的文

避免悲剧发生

守护家人健康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