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看动力电池市场格局?

 kikitata 2022-05-22 发布于广东

★ 

Q1:对动力电池市场格局的看法,包括一二线、国内外,中长期。

A:全球宁德时代30% 份额,LG是20-25%,松下15%。接下来比亚迪10-15%、三星SDI大概5%左右,中航4%、国轩3%。剩下是国内远景、蜂巢、亿纬、欣旺达等,1%左右。我认为格局近两年不会有大的变化,欣旺达可能会起来,上升到1.5%甚至2%,他现在扩产比较厉害。

Q2:对海外电池厂扩产情况的看法?

A:LG和松下卡位固定,增长不大。因为全球锂电池还是国内多。国内市场还是保护国内企业。国外增长不会太大。国内有波动,像欣旺达增长、中航上市冲击全球8%左右吧。

国外电池厂会被挤压一下,像欣旺达在雷诺、日产、沃尔沃有不错的进度。

Q3:相当于二线电池厂在海外抢货订单还是比较多是吧。那国内外的车企选择二供主要是考量哪些因素?

A:国内外,很多都是首选宁德时代。但现在的话出现了一些改变,一是宁德时代一家独大,导致脾气见长,售后和谈价不太好。二是国内外的整车厂面临供应链稳定的问题,需要开发二三线。

所以宁德时代接下来份额可能减少。大家看到宁德在告塔菲尔、中航,是因为被抢份额了。我觉得对市场是好的,一家独大的话呢,不管是从技术还是成本还是各方面,他都不会有提升,只有在不断的竞争中,这个行业才会越来越好。

一二供的价格差5-10%,因为现在大家都利润薄,但二供想开发客户会有5-10%的让利。特别是有些电池厂(猜测中航),宁可亏钱也要打进去。

Q4:二供切换速度,听说说两个月切换的?

A:不可能,三个月肯定切换不了。电池纯制造周期平均23天,加上模组pack一个星期,就差不多一个月了,这是纯生产周期。我们还有AB样。A样做出来一个月,客户测试完,再B样做一个月,再测试。然后C样。这样电芯三轮,制造需要三个月。

然后是车厂的测试不一样,我们叫PV测试,国内通常一个月,国外的雷诺3-4个月,日产第一次PV测试9个月,后面复制线也得三个月。

所以,国内的话,切换起码也得六个月,国外至少是个1年以上,1-2年。

Q5:是确定定点之后,切换需要这么长时间吗?

A:不是,定点之后就随时都可以出国了,ABC样都完成了,客户也认证完毕,这样他才会定点。定点意味着,电池产能和性能可以满足客户的要求,他随时下订单就可以。前面说的是定点前的测试活动。

定点之后,需要一个月。因为定点之后给我下订单,你今天下订单了,我制造周期一个月,一个月之后交货。

Q6:大家都在做扩产了,会不会有电池产能过剩,打价格战的情况?

A:这个产能会过剩的,但这就是个洗牌的过程。前十名产能基本承担了市场95%以上订单。十名以下的要么是被收购,要么是提升性能,怎么降低成本进入前十。

这个不用担心,产能过剩也是个洗牌的过程。排的末位的肯定会被收购或者吞并。

Q7:国内现在价格很高,二线在上游的布局可能比宁德弱一些,会不会出现资源不足导致订单谈不下来?

A:会的。因为前十名承担了95%的份额,他的量肯定大。十名以外的,买的量极少,那么他可能不太搭理你。即便是搭理你了,他也会给你一些比较差的料。

我举例子,去年铜箔、铝箔,头部想要很宽的宽幅的产品,铜箔厂会去做。量少的,铜箔厂就没必要再去给分割,这会导致这个十名以下的电池厂,成本上去了,比如你需要800宽的,我只有要么700、要么900宽的,那你用的话就有浪费了。

所以十名以下的电池厂,要存活,一是大财团参股或互相参股,背后得有一个有大的上市公司或者大的金融机构,可以买到合理性能的材料。二是给前十名做代工。三是被收购,被收购的还有很多。四是挖一些技术领头人,把技术提升,再有财团在后面支撑,去开发高性能的电池,抢占一些市场,这也是有机会的。

Q8:我说的二线就是2-8名。前十名的二线有没有资源不足的情况?

A:有,但不会那么明显,会好很多。比如国轩、蜂巢、欣旺达,都还是参股或收购原材料厂商。有一些战略合作,所以里面问题不大。

Q9:现在上游对电池厂,电池厂对下游的调价策略是什么样的?

A:电池厂也涨价,每家涨幅不一样,比亚迪涨20%,中航、亿纬这些二线15-20%。

Q10:上游我们可能听到锁量不锁价,实际情况的话呢?

A:要看客户了。第一个跟订单量的大小有关,量大的话可能涨少一点。二是战略合作有关,比如我想打进去一些整车厂,可能我牺牲成本也要打进去。三是大家互相参股,像宁德跟很多整车厂互相参股,他的订单是保证每年下多少量。所以这是多方面的情况,不说是一个数20%就不变了。

上游的话,材料正负极隔膜电解液这些,宁德、国轩、中航、亿纬、蜂巢,他们都有控股,甚至都有自己的原材料。所以上游的价格上涨是必定的,所以各家电池厂也在疯狂参股、收购一些材料厂,为了得到更低的成本。涨多少的话对每家不一样。

Q11:二线按月来调价,拿的价格,大概比市场价格便宜多少?

A:大概的范围比较大,比市场平均价格便宜10%-30%不等。

Q12:三元和LFP一度电单价,2月数据?

A:LFP是6-6.5毛,三元是8-8.5毛。

Q13:二线企业在专利上跟一线有官司,后续有什么解法?

A:分两类。一是确实侵犯了头部的专利,规避不了,只能花钱让他授权专利。二是可以规避的,你可以针对他的专利的一些漏洞,进行改良,形成自己的一个新的专利。但咱们国家对专利保护的不太好,基本上稍微改一下就规避掉了。

比如宁德时代那个防爆阀,我也是从宁德时代出来的,那个防爆阀就是我在的时候开发的。这个技术确实不好回避,宁德告中航,其中一个就是防爆阀的专利,这个规避不掉,只能用钱买。

Q14:比亚迪DMi用的基本是软包电池,国内其他也有跟进,怎么看软包技术路线?

A:软包和方壳各有利弊。软包可以做到能量密度更大一些,适合做叠片工艺。铝壳方形适合做卷绕工艺。为什么呢?因为叠片是一片一片的叠上去的,软包要抽真空,负压一压,压得很死,这样固定很好,每一片才不会错位。铝壳方形不能负压压,否则要变形。所以铝壳里面可以自由移动的。

软包不好的是,毛刺多。因为每一片四周都要切割,叠了50片,相当于50个周长,都可能有金属毛刺,这个是安全隐患。方壳卷绕的话,比如两米多,刚好一卷,他这个毛刺也相对少。

软包是安全的,为什么说毛刺它不安全,但软包是安全的,这个安全是来自于软包装铝塑膜,里边就算爆破了,威力也不大,顶多就是漏液。铝壳不行,铝壳是金属,一旦爆破,压力很大,没有软包安全。

各有利弊,我觉得,只要你做好了,就是你公司的方向,比如三星做方壳做的好,LG做软包做得好。

Q15:一二线良率的差距?

A:第一点,良和不良的标准不一样,良率就不一样。二三线的良率可能比头部企业还高,因为他的客户是稍微低端一点的,标准低,他良率就会高。像宁德,跟国外企业合作,国外车厂的要求严格多了。所以说我们要看客户是谁,影响良率的标准。

第二点,国内的良率有两种,一种是返工返好的,一种是一次性不允许返工的,哪怕是用一个抹布在上面擦了一下都不行,这就算返工了,不能算合格。

Q16:对一线,相对国外客户,对应良率多少?对国内,什么数?

A:头部电池厂top2、3的话,对国外客户94%,对国内客户96-97%。

3-8名电池厂,对国内客户92-93%,,对国外客户92%。

Q17:4680对软包和方壳的冲击怎么看?

A:没有什么冲击。现在没什么收入。4680虽然说质量能量密度做的很高,但是体积能量密度不占优势。圆柱越大,圆柱之间的缝隙越大。

第二,三元和方形铝壳,都在做CTC、CTP,提升了能量密度,而且散热更好。

各有各的市场,特斯拉做4680,但也在买宁德的电池。

Q18:4680在高镍市场,会有多少市场份额?以后成本下降,会不会下沉到低端市场?

A:我觉得可能性不大。低端在做软包和铝壳降本的工作,更讲究简单化的技术。4680不简单,有很多的电芯。另外,现在去模组化。还有就是BMS技术问题,圆柱串并联太多,对BMS和电芯一致性要求更高,所以我认为,没有冲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