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宅家|美食纪录片,一看片就饿了

 南京栖霞百仁 2022-05-22 发布于江苏

疫情让很多人不得不选择宅家。宅家和美食仿佛是一对天生CP。宅家怎么能没有美食?下面这些美食纪录片,保证燃起你满满的宅家欲,因为一看就饿了……

《川味·乡厨》,一起“云吃辣”

《川味·乡厨》的宣传海报

《川味·乡厨》作为系列美食纪录片《川味》的最新一季,已在近期开播。它的忠实观众当中,除了川菜爱好者,竟然还有不少人平时根本不吃辣。他们单纯欣赏片中的辣菜,从而获得满足感。“云吃辣”已经成了这档纪录片对其受众的一份观看福利。

立足川味美食,将一个更立体、更爽辣的四川,热气腾腾地端给全世界细细品尝,是《川味·乡厨》与前几季并无二致的纪录宗旨。仅这一季的拍摄周期,就长达两年多时间。东到酉水河畔的渔村,西到古路悬崖村,南到筠连高坎,北至曾家山……摄制组探寻搜集了大量与美食和乡愁相关的影像资料。

立足川味美食,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爽辣”的四川,热气腾腾地“端”给全世界细细品尝,是《川味·乡厨》的纪录宗旨。

在前期摄制组进行故事选择的阶段,还有一层别样的深意,即透过这些故事和案例,记录当下乡村多元发展的人、事、物,为乡村的持续振兴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路。可以说,每一位乡厨的手里,都藏着将原始的山野美味烹饪成川味菜肴的独家秘诀。

在摄制组着重聚焦的乡厨中,有的人走乡串村多年掌勺各类乡村宴席,有的人在小镇上坚守一门美味传承手艺,还有的人先背井离乡然后返乡创业……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把当地的食材、水土和风俗升华凝聚成舌尖上的川味风华。

制作精良的《川味·乡厨》。

打破美食的类型局限,反之以人物和故事为出发点,带出川味菜肴,是《川味·乡厨》不同于其他美食纪录片的特点之一。剧组将主要视角集中在有故事的川菜料理者身上,以经年累月活跃在乡村的乡厨作为主要聚焦的对象,并以他们的主观分享为主轴展开叙述。在川香氤氲中,片子为观众描摹出乡村与乡厨的时代新貌。

《人生一串》,解说“鲜香扑鼻”

《人生一串》的宣传海报

作为最接地气的美食纪录片之一,《人生一串》展示的是一串串被串起的人生。深夜的食客、种类各异的烧烤美食、人头攒动的烧烤摊……继前两季火爆收视之后,《人生一串》的最新一季千呼万唤始出来。继续为我们讲述一个个有关烧烤的日常故事。

总导演陈英杰曾表示,希望每一集都能让观众真实体察到生活的温度。“有的人一说话,你就饿了。”这是某网友对新一季节目的评价。而这个让人产生饥饿感的声音,正是来自陈英杰,他不仅是总导演,还担任了旁白工作。

《人生一串》中的烤串写真。 

从第一季到第三季,片子中稍显沧桑而又雄浑有力的男中音,虽然比不过专业配音演员的字正腔圆,但唠家常式的解说,将一种业余感融进了每一集。这种声画结合,在近年来的美食纪录片中可谓让人耳目一新。烟火气十足的画面,配上同样烟火气十足的旁白,匹配度很高。从这一点,即可窥探出《人生一串》不同于其他美食纪录片的特色:尽最大可能全方位地接地气。拜《人生一串》所赐,陈英杰的声音从此与片中嗞嗞冒油的烤肉难分难解。

《人生一串》中,万物皆可烧烤。

如果说《人生一串》已经将“用谁的声音说烤串更适合”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说什么、怎么说,则是另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比旁白声更能引人入胜的,是《人生一串》的解说文案。它的丰富生动足以让观众像撸串一样觉得有滋有味,不知不觉地一集又一集地追下去。

《人生一串》中的解说词和烧烤一样诱人。

调侃年事已高的烧烤摊主广收学徒,称他是烧烤广场上唯一“继承了稷下讲学”的烤肉大师。将淄博烧烤里的卷饼表皮,形象地比喻为“环形山地貌”。强调爱吃蚕蛹的东北人幽默,但是“对蚕蛹来说,一生都要被东北人烤,这一点也不幽默”。三季《人生一串》里的解说词,已成为片中极具特色的看点之一。诚然,深厚的文字功底是基础,同时也能看出撰稿人对具体拍摄地的人文地理有相当多的了解。所有的表述都以各色烤串为中心,就仿佛调料一般,不同种类的串串,通过不同的措辞加以辅佐,但都足够新鲜有活力。

《水果传》,给水果做科普

《水果传》的宣传海报

《水果传》是国内第一部有关水果的纪录片。有网友调侃道:看《人生一串》解馋,看《水果传》解腻。

用超清的画面,逐帧放大不同水果的每一处细节,用微距摄影把水果的纹理、果肉和肉眼难以捕捉的极其细小的孔洞,都一一展现在画面里,这也难怪见惯了不同美食纪录片的观众们对《水果传》啧啧称赞。

在众多美食纪录片中,说《水果传》是独树一帜的“甜剧”,应该没有人会反对。跟其他美食纪录片不同,将镜头对准水果,而不是人工烹饪的菜肴,是这部片子的独特之处。

《水果传》向我们毫无保留地展示各种水果。

水果一直都是人类值得冒险的美味,看起来高不可攀的水果,在人们手中一步步蜕变,最终成为街头巷尾的亲民小吃,炎炎夏日里人们最清凉的慰藉……这寥寥数语,正式开启了《水果传》的探秘之旅,还向观众道出了人类历史和水果的关联,以及水果从纯野生状态到被人类种植后逐渐被驯服的历程。

《水果传》拍摄地并没有限于中国,摄制组不辞辛劳地将“拍摄请柬”送至了亚洲、欧洲和大洋洲各地,甚至连巴西神秘的雨林部落和位于博茨瓦纳与肯尼亚的非洲土著部落都没有被漏掉。从水果的身世,再到它们的个性,然后到相关科普,《水果传》酷似一本影音版的“水果百科全书”。

《水果传》的摄影镜头十分擅于捕捉水果天然灵动的瞬间。

巴西莓那一集上线后,许多“种草”的观众想网购巴西莓。但在各大电商平台搜到的都是巴西莓果酱,并没有鲜果出售。根据《水果传》介绍,低热量的巴西莓富含纤维素和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的功能是蓝莓的20倍之多,长期食用能增强免疫力,因此巴西莓很受运动健身爱好者的青睐。之所以买不到巴西莓的鲜果,片中同样给出了解答:巴西莓生长在亚马逊雨林里20米高的棕榈树冠上,采摘难度极高。食用巴西莓,同样具有高难度。一颗巴西莓的直径只有区区5到10毫米,可食用的果肉部分只有表层的1毫米,剩下的都是不能吃的果核。巴西当地人都是将巴西莓制成果酱跟其他素食搭配食用。娇贵的巴西莓几乎难以保存和长途运输,因此只见果酱难见果子,也就不奇怪了。

向观众进行科普,是《水果传》的一大功能。

诸如巴西莓这样的科普,在《水果传》中比比皆是。从水果的产地溯源到水果与人的情谊联结,再到人对水果的各种反作用,《水果传》试图透过水果的清甜果香,向观众们深情而又克制地传递水果的秘辛。

《水果传》中几乎要溢出屏幕的水果。

文丨澄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请大家【关注+转藏】,慢慢看!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