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医刘弘章认为: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强弱,取决于吞噬细胞的数量多少,以及活性的高低。 其中,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人的营养状况,也就是肌体的健康状况;而活性的高低,则取决于人的饥饿感。 这正是从西医角度解释刘纯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怎样检查吞噬细胞的数量是多少? 很简单,检查你的白血球数量就行了。 一个人发生了炎症,白血球的数量就增多了;这是因为骨髓生成白血球的数量,并且排放入血的数量都增多了。 那么骨髓靠什么生成白血球呢? 靠蛋白质! 因此营养不良的炎症病人,由于白血球数量不多,不能吞噬病原体,其炎症过程十分危重,极易发生败血症而死亡。 因此白血球数量很少不是好事,这说明一个人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很低了,不能吞噬病原体。 如果给人吃素食,或者给病人吃有毒的中药,以及给病人放疗化疗;那么人体的很多白血球的数量是很少的,其免疫力就会很低;别人打个嚏喷,他就会感冒;也不会把肿块吃掉。 但是白血球的数量极多也不是一件好事,血癌病人的白血球数量是极多的。 这是因为骨髓生成变质白血球的数量,并且排放入血的数量都增多了。 这种变质的白血球没有吞噬能力,只是大量地消耗蛋白质;因此血癌病人出现了严重的低蛋白血症。 有些人的营养状态良好,检查白血球数量也是正常的;可是血肿,或者脓包,以及癌块的吸收速度很慢。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吞噬细胞的活性很低! 刘太医让人们喝肉汤的目的,就是将人体必需依赖的动物蛋白,以一种最为容易被人体吸收的形式(氨基酸汤液)为肌体提供营养,增加吞噬细胞的数量。 如何检查吞噬细胞的活性高低? 当然最可靠的是饥饿感。 饥饿感与视觉、听觉、味觉、痛觉、位置觉、搔痒感觉一样,是一种自我感觉;因此谁也不会问医生:“大夫,你说我有没有饥饿感?”因为谁都知道,自己有没有饥饿感。 一个人的饥饿感,应当在早晨起床之后最强烈。 如果不如此,那么就要闹病了。 刘太医使用《开胃汤》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增强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另一个是增强气化功能。 从西医角度解释,就是提高吞噬细胞的活性。 西医在增强人体免疫上的错误努力。 有人说,既然西医知道吞噬细胞的活性是重要的,那么为什么不去提高它呢? 是啊,西医一直在想办法,去刺激吞噬细胞兴奋。 例如使用免疫增强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拉可细胞,硝酸士的宁等。 可惜,这些药物的使用,只能观察吞噬细胞与坏死细胞在试管里的战斗,拿到病人身上就不行了。 同时,这些所谓的免疫增强剂,在刺激吞噬细胞的时候,也刺激了癌细胞的兴奋;吞噬细胞怎么能够吃掉活生生的癌细胞呢?因此癌细胞的生长速度反而增快了。 这就是有很多癌病人,使用免疫增强剂之后,出现死亡的原因。不过,西医一直在研究,能够快速产生饥饿感的办法;其意义就在于,单纯刺激吞噬细胞兴奋。 但是至今尚未成功。 可见,西医在增强人体免疫上的努力方向是错误的。 明朝太医刘纯强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是意味深长的,应当深刻理解。 为什么有些奄奄一息的病人,升提胃气之后,又健康生存呢? 为什么有些巨大肿块,升提胃气之后,会慢慢消失呢? 为什么有些广泛转移的癌病人,升提胃气之后,又上街玩去呢? 这就叫有胃气则生。 这是因为,动物的生存必需依靠新陈代谢,而新陈代谢的开关就是饥饿感。 没有饥饿感,新陈代谢就不能启动,就无法投入原料,去维持生命活动;就无法发挥自我调节功能。 如果饥饿感强烈,那么新陈代谢旺盛,自我调节功能很大;如果饥饿感微弱,那么新陈代谢衰退,自我调节功能很小。 就像汽车、火车、飞机一样,虽然装满了燃料;但是不点火,只是静止的一堆钢铁。 但是点火之后,你就要刮目相看了,这是一群叱咤风云的飞禽走兽。 人也是如此。 饥饿感是生命的开关,没有饥饿感的人是垂头丧气的;有了饥饿感的人就会生机勃勃。 然而,各种动物诱发饥饿感的方法是不同的。 龟鳖在水温摄氏25度 ~35度的时候,就能够产生强烈的饥饿感;鲨鱼闻见血腥味,就能够产生强烈的饥饿感;狗在建立条件反射的情况下,就能够产生强烈的饥饿感。 而人就必需刺激下丘脑,才能产生强烈的饥饿感。 总之,增强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才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努努力方向。 不论是各类传染病,还是癌症等慢性疾病,都应如此。 首先升提胃气,保住病人的性命,然后再去治病,这是中医的一贯思想。 世界上没有一个病人,是整天不想吃饭而能够生活到一百岁。 记住了,能吃能喝就能活。 活命的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