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渭南市政协主席王晓军:着力破解“两个薄弱”,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孙行悟空 2022-05-22 发布于贵州

省政协近日召开各市政协主席座谈会,多位市政协主席围绕让政协协商成果落地生效、持续用力破解“两个薄弱”问题、提高协商监督实效、以党的建设引领政协工作提质增效等方面作交流发言。陕西政协公众号陆续刊发座谈会发言摘编,以供交流学习。

着力破解“两个薄弱”

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王晓军

渭南市政协主席

一、搭建“四个平台”,发挥委员主体作用

(一)搭建协商议政平台。建立委员自选协商议题工作机制,由委员依据自身优势专长、工作时间安排,选择意向课题参加。运用广场协商、电视协商、“渭事微协商”等新形式,不断延伸协商工作触角。定期开展委员培训,培育委员树立协商思维,着力提升协商议政能力。

(二)搭建提案工作平台。定期向委员推送提案重点选题目录,建立以党委、政府、政协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和提案办理结果网站公示机制,形成党委、政府、政协齐抓,线上与线下共同发力的提案督办格局,推进委员提案落地见效。

(三)搭建民主监督平台。在做好会议监督、专项监督、特邀监督员监督的基础上,发挥委员视察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监督作用。瞄准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党政重大工作部署、民生热点问题,组织委员跟进视察,及时反映情况,协助党委政府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四)搭建联系群众平台。创新成立“委员工作室”40个,指导“委员工作室”开展微调研、微协商、微建言,累计组织活动270余场次,参加委员1100余人次。不断延伸政协工作的触角,让群众感觉委员就在身边、政协离自己很近,让委员在服务群众中增强使命感、获得成就感。

二、查找短板弱项,提升政协工作质效

(一)在政治站位上再提高。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加强党组理论中心组引领的学习制度,组织机关干部和政协委员赴发达地区培训,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二是加强工作创新,完善已有制度,探索利用新媒体开展协商,探索市、县政协民主监督联动机制和共同协商机制。三是由市委办牵头,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参与,对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二)在夯实工作基础上出实招。一是提升委员履职能力。修订委员履职管理办法,开通“委员履职通”,做到委员届内述职全覆盖。强化“委员工作室”管理,定期开展“渭事微协商”活动。二是加强专委会基础作用。修订《专门委员会工作通则》,拓宽协商思路,改进调研方式,发挥好专委会在重点课题调研、重点提案督办、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界别委员联系中的基础性作用。三是探索街镇政协学习组模式,打通政协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四是加快“智慧政协”建设,实现委员履职、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办公网络化。

(三)在机构设置上想办法。一是健全完善市政协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总支、机关党支部四级党组织体系,实现党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规范政协全体会议期间、重要调研视察、民主监督、集中学习培训等活动设立临时党组织,实现党的工作对政协工作的全覆盖。二是指导县(市、区)政协加强党的建设,完善党的组织,发挥党员委员作用。三是争取设立“农业农村委员会”,进一步规范全市政协系统专委会机构设置。

(四)在扩充人员力量上多用力。一是积极向市委呼吁,配齐配强市、县政协领导班子,统战部长兼任同级政协党组副书记。二是拟成立市政协信息中心、文史馆,增加行政、事业编制。三是指导县市政协通过增加专职常委、设立事业机构等多种方式充实人员,全力破解“一人委”状况。

(摄影:各界导报记者 杜静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