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十一、肠痈候

 昵称68974516 2022-05-22 发布于山西

肠痈者,由寒湿不适,喜怒无度,使邪气与荣卫相干,在于肠内,遇热加之,血气蕴积,结聚成痈。热积不散,血肉腐坏,化而为脓。其病之状,小腹重而微强,抑之即痛,小便数似淋,时时汗出,复恶寒,其身皮皆甲错,腹皮急,如肿状。诊其脉,洪数者,已有脓也;其脉迟紧者,未有脓也。甚者腹胀大,转侧闻水声;或绕脐生疮,穿而脓出;或脓自脐中出;或大便去脓血。惟宜急治之。

又云∶大便脓血,似赤白下,而寮非者,是肠痈也。卒得肠痈而不晓,治之错者,杀人寸脉滑而数,滑则为实,数则为热;滑则为荣,数则为卫;卫数下降,荣滑上升;荣卫相干,血为浊败。小腹痞坚,小便或难,汗出,或复恶寒,脓为已成。设脉迟紧,聚为瘀血,血下则愈,家成引日。

又,诸浮数脉,当发热,而反洗淅恶寒,若有痛处者,当积有脓。脉滑涩相搏,肠痈出《养生方》云∶六畜卒疫死,及夏病者,脑不中食,喜生肠痈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