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活城市基层治理动能

 旷达致远 2022-05-22 发布于福建

    中国组织人事报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1日作者:覃正顺

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坚持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创新,要充分发挥机制牵引作用、组织聚合作用、保障支撑作用,不断激活城市基层治理新动能。

构建党建引领权责明晰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建设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之策,必须与党的建设同频共振。健全领导架构。构建党委统揽、各方协同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格局,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建强管理体制。既要下达“过河”任务,又要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划实分细街道权责清单,完善配套制度,扩权赋能构建高效有力的街道管理体制,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稳健前行。完善推进机制。鲜明抓党建、强治理工作导向,将城市基层治理作为年终“述评考”的重要内容,以考核促落实、以考核提实效。

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优化组织架构。织密组织体系确保城市基层治理有根有魂,建立区委指挥、街道统筹、社区操盘、小区(网格)联动的城市基层党建主体架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城市基层治理格局。建强战斗堡垒。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把街道社区党组织建成联接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的坚强“轴心”,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各类社会力量向之聚拢,绘就城市基层治理“同心圆”。抓活红色细胞。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时代良方”,创新设置“党员责任区”,扛起城市基层治理主力担当,在服务群众最前沿凝聚红色力量。

强化适应需求高效为民的基础保障。基层治理终端见效,关键是强化与群众需求相适配的基础保障。完善阵地保障。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增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健城市基层“筋骨”,真正破除为民服务“梗阻”。加强队伍保障。基层治理关键在人,要建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打好选育管用“组合拳”,把讲政治、善治理、能服务的社区工作者选出来、用起来,促进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强化服务保障。群众是基层治理最好的“考官”,要把群众需求当“哨声”,用心用情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精准服务,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作者系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