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外眼角) - 上抵头角(额角。指前发际两端弯曲下垂所呈之角) - 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 - 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 - 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外眼角), - 后其支者别锐眦, - 下大迎(穴,在下颌角前1.3寸凹陷中) - 合手少阳,抵于䪼(zhuō, 即,颧骨) - 下加颊车(穴,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 - 下颈合缺盆(至此两分支在缺盆穴合并) (自缺盆又分为两支) - 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 - 循胁里(在肋骨里向下) - 出气街(从气街,即腹股沟的气冲穴,出来) - 绕毛际(阴毛的边际)横入髀厌中(横向入髋关节) * 其直者, - 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在髋关节,又一次合并。) - 以下循髀阳(大腿外侧) - 出膝外廉(膝外侧边缘) - 下外辅骨(即,解剖学上的腓骨,位于小腿部的外侧)之前 - 直下抵绝骨(穴,在外踝直上三寸许的腓骨凹陷处)之端 - 下出外踝(指腓骨下端向外的骨突出处)之前 - 循足跗(脚背)上 - 入小指次指之间 * 其支者, - 别跗(脚背)上 - 入大指(与食指)之间 - 循大指岐骨(泛指骨骼连接成角之处)内出其端 - 还贯爪甲(指甲) - 出三毛(足大趾爪甲后方皮肤上有毛处) (笔记者附:详见《黄帝内经》学习笔记55 足少阳胆经循行的路线、常见的病证、治疗方法) |
|
来自: 药膳食疗方注释 > 《人体经脉图 动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