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王府一般多大?

 新用户8926AVU2 2022-05-22 发布于北京

清代,王公贵族以及达官显赫的宅院,一般属于“一入侯门深似海”的深宅大院类型,清代的王府,在清军入关之前基本集中在沈阳,清军入关之后就全部集中在了北京。

根据《大清会典》的记载,亲王府中轴线上共有五重屋,即正门五间(启门三)、正殿(银安殿)七间、后殿五间、后寝七间、后楼七间。

▲正门五间

但根据《大清会典事例》的记载,亲王府中轴线上为六重,在后殿、后寝之间又多出了一座寝殿。

就外形来说,亲王府的重要建筑上一般都覆有绿琉璃瓦,房檐上雕刻兽类,但不能雕刻龙一类的装饰,毕竟龙这样的装饰只能出自皇家。

而次要的建筑,则采用简瓦,更次要的建筑,如仓库一类的则用的板瓦。

郡王府、世子府与亲王府的情况类似。

贝勒府、长子府有六重,即正门一重三间,堂屋五重各广五间,重要的建筑只能用筒瓦。

就清代王府的特点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前堂后寝”,整个王府呈纵向院落序列。前堂主要是议事、会客、以及大型活动的场所。后寝则是主人及家眷生活起居之所,之所以采用纵向序列,是为了加深院落的长度,使前堂与后寝之间出现一段空间上的距离,家人生活在后寝之地就能保持适当的隐私。

2、以多为贵、以大为贵、以高为贵。清代王府的房间少于皇宫而大大多于普通民居,就大型王府来说,其房间总数不及皇宫的十分之一,但却是北京普通四合院的十倍。台基虽然是王府中最高的建筑,但不及皇宫,却比普通四合院要高很多。而王府中有月台和丹陛桥,这些普通民居是没有的,就显得比普通民居尊贵。

3、王府必有附园。这是清代王府的特点之一,而且许多王府的园林相当地有名,但民居就很少有园林,这是王府与普通民居的区别之一。

4、就装饰来说,既有官方特有的琉璃瓦,也有筒瓦和民间使用的板瓦,在油饰方面,以铁红和黑色为主,与皇宫的银朱(大红)、铁红相区别,而清代民间一般使用铁红、绿色作为民居油饰,与民间也有区别,红、黑成为了王府油饰的主色调。

5、附有精美的雕刻。王府无论是石雕、砖雕还是木雕,都属于装饰的上乘之作,甚至其花罩、碧纱橱和博古架都可与皇宫相媲美。

室内墙壁经常采用绘画、装护墙板、裱糊锦缎、银花等工艺,内檐隔扇采用裱糊纱绢,顶棚用木顶、海墁天花或是井口天花等工艺,无不体现出与皇宫等量的主题意识,从而使其装饰显得豪华大气,与室内的大空间相互结合,更加渲染出豪门朱庭的非凡气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