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被真寒假热骗了!

 石主任说医 2022-05-22 发布于广东

       有些人一吃上火的食物就“上火”,甚至不吃上火的也上火,顿顿隔水蒸也上火,总认为自己是“热气”---实热、真热、火证。是真的吗?怎样区分真寒假热?

有些人患口腔溃疡、咽炎、荨麻疹、牙银炎、高血压,吃点清热降火解毒的药品或食品,感觉就好些,但却总是反复不愈。

一天接诊一个五十多岁,上腹胀痛、反酸、腰背酸痛、右腿痹痛的患者,中医可诊断为脾胃虚寒、胃寒或脾肾阳虚、肾阳虚、痹证,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炎、腰椎退行性变、座骨神经痛。前几天因咽痛、口苦口干,认为“热气”自行到药店购买三黄片、牛黄解毒丸和布洛分治疗,服用了三天后,咽痛消失,但就逐渐出现来诊时的症状。平时逢吃了点“热气”的食品就上火,所以从不吃上火的食物,但咽干痛反复发作,总是以为上火。家中常备 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穿心莲片等清热泻火的中成药,自觉上火就服,服后咽痛也可减轻或消失,跟着就出现腰背酸痛或上腹不适,恶心反酸,有时甚至出现腹泻。平时咽痛、胃痛、腰痛经常交替或同时出现。停药不久又复发,成为反复不愈的慢性病。有些人就认为是自己身体太虚,千方百计去“补”,结果又“上火”,这就是典型的真寒假热,就是上热下寒或内寒外热的真实反映。

       真寒假热:凡是真热(或实热)必发热或感觉发热(即上火),而假热(即虚热)亦有发热或低热,也有上火表现,表面上表现为类似热病的现象,如面色潮红、咽干喉痛、心烦身热、失眠多梦、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睡觉烦躁、贪凉,夜多小便、大便干结或先硬后溏。看似热证,但它本质上为寒证,或者是热、寒证同时存在,病根始终是寒证,热像是假的。这种患者的特点就是舌苔比较淡白或舌苔者少,或舌中后较厚,舌尖边却薄,很不均匀的表现,严重时舌像呈淡红无苔,脉浮且虚或紧数。是心肾不交、阴阳严重不平衡的状况。

真寒假热以上热下寒的表现居多,多是人体上半部表现为有热邪症状,如反复口舌生疮、咽喉干痛、口干口苦、牙龈肿痛、失眠多梦等,同时人体下半部反而出现有寒邪的表现,如小腹和下半身发凉、怕冷,上腹下腹隐痛,胃胀反酸、嗳气,食寒凉的物品、喝凉水便可发生四肢厥冷、腰背酸痛、胃脘不适、小腹凉痛、腹泻,小便清长或夜尿增多,舌淡苔白等症状,是内有真寒而外见假热的证候。

真寒假热,是寒热夹杂的表现,也是多种体质同时存在的表现,如脾肾阳虚合并肝肾阴虚等阴阳两虚同时存在,是阴阳严重失调的结果。其假热像与实热、真热均有非常相似的表现,而且感觉上火时,用泻热降火法也会暂时见效,所以多被人误解,当实热、真热、火证处理,盲目服用寒凉药品或食物,虽然感觉好转,也有疗效,所以就一直误为实热,结果就越处理就越反复,进入一个死循环,也是很多慢性病长期治不愈的原因。此时的西医诊断多有慢性咽炎、牙龈炎、口腔溃疡、或腰颈椎退行性变等,还有慢性胃炎、胃溃疡、肠息肉、阳痿、早泄、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都有存在着真寒假热的表现,常常被虚热的假象所蒙蔽,出现误诊误治,是导致病情反复不愈,形成慢性病。

      下期预告,真寒假热怎样治疗,敬请关注和收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