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地名看福州

 博衍 2022-05-22 发布于福建
图片

大庙山遗址“全闽第一江山”古碑

一、南台

我曾经住在台江。台江,鼓楼人称为“南雷(音)”,就是“南台”。

史料说,台江之名,是因为城之南有台临江。这条江,指闽江,其实是闽江的一条支流“北港”。这个台,就有故事了。《台江区志》说,汉高祖五年(前202),无诸在闽江边的惠泽山筑台,接受朝廷的册封,立为闽越王。这个台就称越王台。后在山上建闽越王庙,俗称无诸庙或大庙,惠泽山就又称大庙山。武帝元光至元封年间(前134-103),东越王余善在大庙山临江垂钓,据说钓到白龙,后筑台纪念,称钓龙台。

城南的惠泽山先后有越王台和钓龙台,人们就称之为南台山。宋赵汝愚还留有隶刻“古南台”。后来索性把附近一大片区域都称为“南台”。有了南台,就顺便把旁边的闽江北港称为南台江,简称台江。人们又泛指南台江两岸的区域为“南台”。所以,仓山也称南台岛。

由于地处福州古城与闽江北港之间,台江自古都是福州的码头重地,其辖区内的土地几乎都是由闽江上不断冲积出的沙洲组成的。随着每一次沙洲陆地的形成和扩大,台江域内的古码头区都跟随着闽江北港主干流的南退而向南移动,并逐渐集中到如今的这一线段,演化成东西走向约1 公里的台江商贸中心区域。

闽江在南台岛西头因岛分成了南北两条支流。北港因为余善钓白龙,就称为白龙江。南港就相对应称为黑龙江。福州话“黑、乌”谐音,就成为“乌龙江”,还演绎出峡兜有乌龙作怪的民间传说。

南台,成了台江和仓山都可以用的名称。古有“南台十景”,其中有台江的八景和仓山的两景。《闽县乡土志》就说:“南台区距城数里许……东南至泛船浦沿江一带,南至下渡藤山。”

其实,说起“南台”,从不同的角度,还是有区别的。宋代诗人陆游在福州任职期间写了一首诗《渡浮桥至南台》,说“客中多病费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明显是从台江通过江上浮桥去仓山,所以他说的南台是南台岛。而此前,唐代诗人黄滔写的《奉酬翁文尧员外驻南台见寄之什》,说道:“人指南台山与川,大惊喜气异当年。”这个南台是哪里?曾有人引用此诗说仓山的新气象。而看到下一句“花迎金册非时拆,月对琼杯此夜圆”,就知道这说的是无诸受册封的地方——台江。所以,黄滔的诗,没有收在《历代诗人咏仓山》里,而是被《台江古咏》收入。

图片

钓龙台

二、螺洲

我出生在南台岛,人生最早的记忆,便来自螺洲。2017 年与螺洲发小重聚时创作了一副对联:“梦绕魂萦,无非回故地;东奔西走,最忆是螺洲!”

闽江从武夷山蜿蜒东来,在淮安派成乌龙、白龙两江,乌龙在穿越江峡、奔入东海前,蓦然回首,留下一颗明珠——螺洲。

清代魏杰《螺江春潮》有“螺栖胜地潮通海,虎距前山影蘸川”句。“螺栖胜地”说的是田螺姑娘的民间传说。实际上,螺洲是乌龙江中的一个岛洲。这里江面宽阔,水流平缓,水中携带的泥沙慢慢沉积,天长日久,就淤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洲。天造地设,这里曾经积出六块小洲,然后构成一片大洲,俗称“六洲”。或许,这就是“螺洲”的前身——用福州方言说起来,“六洲”“螺洲”是谐音的。

螺洲因为是闽江冲积洲,土地肥沃,草木茂盛,百花盛开,又称“百花仙洲”。这里土质好、肥力足,过去柑橘成林,也称“橘子洲”。杜园还有柑橘厂。到了果熟季节,寓意“幸福吉祥”的福橘缀满枝头,“闽江橘子红”曾是远近闻名的风景线,还拍过同名电影。

螺洲曾是八闽首邑闽侯县的县城,也是闽侯专署驻地。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改名为“红洲”。螺江,是乌龙江这一段的别称。螺江水清甜,沙质好,所以江边沙洲的蚬埕,有黄澄澄、鲜美的河蚬。闽江蚬子是当地乡民喜爱的家常佐餐佳肴。

螺洲好山水。宋时曾有临江亭,明时建有水木清华亭。这些名称清雅的亭子,今虽不存,但其中氤氲的儒风文脉,源远流长。螺洲历史上主要是三姓聚族而居。店前村为陈姓,吴厝村为吴姓,洲尾村是林姓。

螺洲近代出过不少名人。如螺洲陈氏有“父子叔侄兄弟同榜进士”和“兄弟六科甲”的辉煌,有刚正不阿的刑部尚书陈若霖;吴厝有革命烈士吴石;洲尾有儒师林雨化。螺洲的孔庙始建于宋,后来多次重建,曾是我的母校闽师附小的所在。观澜书院是明初所建,为洲尾林氏三才子读书楼,后来改为洲尾小学。末代帝师陈宝琛在螺洲建有著名的“陈氏五楼”:赐书楼、还读楼、沧趣楼、北望楼、晞楼。

图片

螺洲孔庙

三、石步

乌龙江北岸,在南台岛的南部,有个村子,就取名“龙江”。

龙江村里有一条浦,谈不上江。或许,古时候有江,因水流的冲积,改变地形,成为浦。龙江村临乌龙江的地方,有个自然村,叫作“石步”。

为什么叫“石步”呢?有人说,可能过去村里的浦上有石蹬桥,过浦的人,要一步一石蹬走过去。比如,浙江宁波余姚市的三七市镇石步村就是“石步村、石步村,石头步台阶”。而广东东莞市寮步镇的石步村,则是因为地处河边,有座石阶码头,人们步石上下。

据说最早是宋朝年间,有位姓石的官员乘船沿乌龙江而上,刚过峡口,也就是峡兜,看见北岸应山自东向西绵延起伏后,巨岩伸入乌龙江中,形成天然的道头,看去这里风光旖旎,如人间仙境,似世外桃源。石某看中这里,就举家移居于此。当时福州交通以水路为主,而这里背倚应山,南临乌龙江,正是水路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商贾、行旅多乘船由大义、尚干过峡兜经这里,再至螺洲、白湖亭之间往返。道头渐渐发展,由江边道头形成商埠,俗称“道头尾”,民间又因石某的姓称之“石埠”。

可能因为“埠”字难写,后来就谐音写为“石步”。至元末,王审知十五世孙王浚成深受石府厚爱,招为女婿。明万历年间,石步的王姓第五世族人18 户聚居。那时道头尾商旅云集,舟船如梭,成为乌龙江水上交通重要枢纽之地。由于是人货集散地,据说,福州正宗闽菜“郊店”就分布在这里,到清初才向淘江一带转移。王氏宗亲在此经营发展,故又有“王码头”之称。

石埠,石步,王码头,地名变化,记载着社会的变革。

图片

赐书楼

四、沙白头

闽侯县白沙镇有个地方,叫“沙白头”。《闽侯地名录》说,在“白沙镇”下,有自然村名“沙白头”,属“大濑”行政村。

这是闽江下游的北岸,有一大片白沙滩。在约7000 年前,东海的海潮是能够拍打到这里的。《福建地理志》说,因为“气候转暖,海面不断上升,到中全新世后半叶,海浸全盛,海面上升到最高位置,福州盆地变成一个较大的山地海湾——福州古湾。”据说在“福州古湾”时代,“海水西达甘蔗,闽江古河口退至白沙镇附近”。后来,河道严重淤塞导致河口潮流界点逐年下移。

据有关资料介绍,宋淳熙十年(1183),涨潮流可上溯至大箬,距20 世纪后期河口顶点以上约42 公里。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大潮仍可达竹崎村,700 年间,河口顶点下移34.5 公里。而20 世纪80 年代,枯水大潮只能达到白头村,又下移7.5 公里。现在潮水又可到闽清水口电站坝址,相当于宋代水位。

因为是古河口,沉积了大量的沙子。白沙、白沙湾、沙白头的名称或都与此有关。

我在鸿尾中学读书时,山区的木材不能随便砍伐,木材运输受到管制。木材运输要有许可证,也称木材运输证,林区设立木材检查站,负责检查木材运输。对未取得运输证或者物资主管部门发给的调拨通知书运输木材的,木材检查站可以扣留。

有一天,在鸿尾公社听到一个管理人员在打电话,说上游的木材下来了,叫对方赶快截住,如果截不住,就到沙白头截住。那是我第一次听说有个叫“沙白头”的地方。

沙白头又叫沙坝头,是沙子积筑成的一个坝,应该是像当年福州台江上下杭那个上痕下痕的沙痕。沙坝头实际是闽江水携带泥沙,沉积而成的沙痕,然后用于控制水流,往往也成为一个坝,也是一处码头。

那天到沙坝头附近,跟当地的居民聊天,有人说,沙坝头不是叫沙坝头,用福州话说叫“赛帕流”,意思是“屎打流”。他说过去这里是刑场。那些死刑犯被押送到这里的时候,腿都软了,走不动了,押解人就打,屎尿都打出来。

从书面语说,铁路部门称这里是南昌铁路局福州工务段“沙白头道口”;地方交通运输部门称这里是闽侯县白沙“西坝头码头”;省地方海事局设在对岸尾湖港渡口的标识,则称这里是“西坝头”渡口;公路交通运输部门称这里为福州603 路支线公交线路“沙坝头渡口站”。

图片

龙祥岛

五、龙祥岛

打小在螺洲生活,住过螺洲的店前、吴厝和洲尾。印象最深的是身边的乌龙江,最难忘的是整天映入眼帘的五虎山,而最神秘的就是乌龙江中间的洲岛,当地称“江中”。

乌龙江到东峡江峡兜处,被金牛山和清凉山挤压,骤然收窄如颈口,仅300 米宽,使螺江江面呈葫芦腹状,水域宽广,南北最宽处约5 公里。这里水流缓和,易积泥沙,长期受西下的洪水和东来的潮水带来的泥沙冲积,形成许多洲。而如果江床有山脉余韵,或有礁石卧底,冲积成的洲,就有岛屿的性质。在螺江这里,就有了塔礁洲、六礁洲、蟹山洲、文山洲、四十八份洲等。白龙江和乌龙江在南台岛东头汇合,汇入马江,是为三江口。

江中洲是一个闽江下游冲积洲岛,在螺洲镇正南千米左右的乌龙江中。洲岛陆地面积约6 平方公里,是闽江下游第三大岛、乌龙江上第一大岛。岛东西长约10 公里,南北最宽约5 公里。岛上有隶属闽侯县祥谦镇的江中村和禄家村。四面环水的江中洲,南边是淘江。

江中洲因为四面环水,只有舟船可通行,自古就如世外桃源,自成体系,比较隐蔽和安全。当年地下党、游击队就以江中洲为基地,开展活动。

我离开螺洲后,还一直念念不忘江中洲。后来,听说改名了。查了资料,原来是在1984 年3月30 日,闽侯县人民政府给祥谦公社管委会批复:经研究,同意你社意见,将禄家、江中两大队东起十三份,西至文山洲联成整片的岛屿命名为“龙祥岛”,就是取“乌龙江”和“祥谦乡”各一字合成,范围是东起十三份(除枕峰新垱洲外),西至文山洲,南到五虎山下淘江一线,北接螺江的岛洲。

龙祥岛上居民有刘、林、江、陈、欧、翁、唐、连、黄等姓。其中人数最多的刘姓,据说是明万历年间,有一支刘氏后裔移居到五虎山麓门口村一带“开拓荒山,垦殖甘茹”,后来发现江中洲这里养蚬种草、捕鱼捉蟹可以安身,就逐渐迁居洲岛上。

六、獭礁洲

在龙祥岛旁边,有一个小些的洲,如航空母舰的护卫舰,是现在著名的塔礁洲湿地公园。

这个塔礁洲,可是大名鼎鼎。这里的湿地面积达4500 多亩,有维管植物89 种,鱼类30 多种,常年分布和越冬的水鸟超5 万只,是福建省首批重要湿地之一,但其名称由来却扑朔迷离。

塔礁虽然身居江中,却是尚干著名的百六峰之一峰。说起来,这里的海拔还不到10 米。

为什么称“塔礁”?江中村一位干部说,塔礁洲的西边有几块磐石,叠成獭形,人们称为“獭礁”。有的村民说,洲边礁石是獭形塔纹,所以叫“獭礁”。由于“獭”的福州方言音似“塔”,按照“獭礁”的谐音,取了“塔礁”为名。有人说,过去有尚干乡的进士,把这个由来写入乡士志,约定俗成也。

我对獭形礁石有些疑问。我在闽江边长大,知道过去江上是有水獭的。20 世纪70 年代初,在鸿尾中学读书,曾和同学在下崎埕头见到獭影。听鸿尾元口村老居民说,他60 年前在闽江也见到过水獭。所以,塔礁洲过去应该是水獭出没捉鱼、嬉戏的地方,而不仅仅是石头有獭纹或似獭。当然,也不会是在礁石上立过航标塔得名。

有资料说当年刘姓族人到塔礁洲上种植水稻、茭笋等农作物,在塔礁上建了“獭灵小庙”。

水獭是很有灵性的,它们捕鱼后,常将鱼陈列水边,如同陈列供品祭祀,有“獭祭鱼”典故。《古汉语词义答问· 说“祭”字》里说,“祭”的本义应是“残杀”。獭性残,食鱼往往只吃一两口就抛掉,捕鱼能力又强,所以每食必抛掉许多吃剩的鱼。后来人们把堆积的残鱼称为“獭祭”,即取堆积残余之意。

从地理来看,塔礁洲是五虎山第二虎山脉在覆箩山延伸至江里,露出江面的一处大岩礁。过去应该是水獭穴居处。

刊于《闽都文化》2021年第六期

微信编辑:林瑶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