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漩涡》:活着还真没多大意义

 电影界 2022-05-22 发布于甘肃

《漩涡》,豆瓣评分近期难得的高分电影。

充满争议的阿根廷名导演加斯帕诺埃说,“我已经拍过令人发噱、惊愕或挑逗的电影。这次,我想让观众跟我一起尽情流泪,体验生命即是电影。”

《漩涡》一改他往日迷幻癫狂的影像风格,反将镜头转向逐渐萎缩的生命。影片请出意大利恐怖名导达里奥阿基多挑梁主演,面对年迈妻子精神退化、日渐失语,他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也即将瓦解。影片以分割画面手法,平行呈现这对老夫妇走向凋零的样貌,透过近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捕捉生命里真实动人的痕迹。

开场还是蛮正常的,体现出了一种老夫老妻恩爱的生活,但随着银幕缓缓变宽沿着床的中线开始了分屏(病症)并开始分别展现二人的世界。大量的同角度构图对照拍摄,展现二人在同一空间同一“状态”下却不处于“同一精神世界”的状态。

导演在放映前也说了整部电影的只有十几页的大纲,并没有具体的台词,所以需要靠演员的即兴演出(达里奥阿基多和弗朗索瓦兹贡献了精湛的演技),同时两部摄影机同时从两个机位拍摄也非常考验导演调度。

整部电影的节奏非常缓慢,大量关于家庭、衰老、疾病和死亡的探讨。开场的影片张力还比较小,每次二人有交集的时候,分屏的位置会互相替换,镜头还会随着人物的走位互相替换拍摄非常有趣。但在影片最后,同样的分屏但另一面却是全黑的,仿佛时刻提醒我们失去了的“事物”,而后女主注视着“漩涡”,“一番操作”后随着第二个屏幕褪色直至全黑影片也完成了导演的表达。

这种典型的蒙太奇技法,让人有了即时的孤独感想象,而且分屏更突出了强烈的孤独感,人与人之间无论如何共处、互动或形成分离时的某种同步,都不能让人类更有令人安心的归宿这甚至是一种超出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在于生活在电影、文字甚至是爱情围绕的周遭之下生命仍然像是记忆填充的黑洞,人们依靠着药物为生,存在与关系本身具备无法冲走的脆弱性,只有噩梦才是永恒的。

本片最大的亮点是双画面的呈现方式,如去年年度游戏《双人成行》一般,一个画面聚焦男方,一个画面聚焦女方,偶尔有交错。首先双画面的长篇电影就没几个,这一部全程双画面,而且不是噱头,是实实在在地运用这个形式。

往往这类型的电影都不敢在大段大段的时长里过于写实;因为过于写实有时候意味着信息量小,时间稍微一长就会让观众感到无聊。必须时不时地扔一点冲突出来,哪怕这种戏剧冲突与写实感是矛盾的。而双画面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肆无忌惮地大段写实,大量双画面的切换有无数纪实镜头的映射。

看完有无与伦比的写实感。人物表演,仿佛在窥探一个真实的家庭。即兴对话的层层递进,每个角色的动态转换,都无比真实。连同两位老人家的感情,都无比真实。

看完这部电影,你或许有一种深深的绝望感,你会觉得,在老之前死掉也是一种幸福。那种被时间带来的创伤,是无法弥补的。

可以说,导演将这对老年夫妇的结局安排得异常惨烈,惨烈到了极致,超越你所能想像到的最惨烈的结局。有人说,极致是一种美,但导演的这种极致,是一种极端。但同样也真实,因为抛去这些糖衣炮弹式的美化生命,我们更多地在对抗时间,对抗一些腐蚀我们的客观性的东西。

而活着,似乎也没有多大意义,道德感和责任,是我们顺其天然的最后底线。

本公众号隶属于电影界www.dianyingjie.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