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海钩沉】马逸飞、马冰清、马仲明故居|马冰清|马仲明|马逸飞|云南|昆明|昭通

 新用户90306759 2022-05-22 发布于广东
点击播放 GIF 0.0M
故居全景
位于盐井镇老街414号与416号之间,旧称瓦厂头。马逸飞、马冰清、马仲明是三兄妹。
马逸飞(原名马照、马阳生),男,汉族,1905年11月16日出生。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转为中共党员,1931年脱党后,于1946年10月(海城起义后)重新入党。
马逸飞于1912年在盐津读小学及私塾。1920年离开盐津到云南省立第二中学(昭通中学)读书,从此离开家乡。1924年考取云南省高等师范,到昆明读书,走上革命的道路。
1924年底,云南省立第一中学图书管理员李国柱以“唤醒云南青年”为宗旨,在云南省立第一中学进步学生中秘密组织了“云南青年努力会”,到1926年底,会员遍及昆明各中等以上学校,成为领导云南青年革命运动的核心力量。马逸飞成为“青年努力会”主要成员,与其它成员一起,学习、宣传孙中山的理论和国民党一大宣言,翻印《孙中山先生奋斗史》、编印《中山演讲》,宣传革命道理。
1926年3月,在共青团云南特支的领导下,第一次昆明学生代表大会在省议会召开,昆明地区12所学校的代表参加了大会,成立了云南学生联合会总会(简称云南学联),大会选举了云南学生联合总会执委委员为学联执委主席,并决定出版《云南学生》半月刊。《云南学生联合总会宣言》明确表示:云南学生会的工作是:“努力于国民革命运动,并唤起一般被压迫民族齐赴阵场”。经过革命斗争的锻炼,许多先进分子纷纷要求加入共产党,马逸飞也转为中共党员。在他影响下,其妹马冰清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滇东北妇女先驱、昭通第一位女共青团员,为滇东北地区早期革命活动播下火种。
1927年“八七”紧急会议传达后,党决定把一些党员分散到工厂和农村中去,这正好是马逸飞在高等师范毕业考试完毕之时,马逸飞遂被派到滇南工作。在蒙自工作期间,马逸飞发展了不少农协会员,在小东山、草尼皮、小塘子及倘甸等地。马逸飞和一些同志共同发展了五个据点的党团组织,并曾在阿加良组织了一次暴动。1930年底,云南省委遭到严重破坏,省临委领导同志大都牺牲,于此,马逸飞与组织失去联系。
1937年9月,马逸飞从成都分校毕业,即派到上海国民党87师468团参加抗战,随后,只身到了武汉,由何象尧告知找到原新华书店总经理、中央文化部办公厅主任,时任“读书生活”出版社经理的黄洛峰,马逸飞找到了党组织。
1939年3月,经罗炳辉同意,马逸飞到滇军184师工作,历任营长、各级参谋、参谋长,参加过台儿庄战役、保卫武汉战役等。
1946年5月30日,在马逸飞等参与和努力下,师长潘朔端率184师直属部队和第552团2700余名官兵,以换防为名,离开海城向析木城开进,当晚宣布起义。迫使了蒋介石不得不宣布停止内战四个月,给解放军“清匪反霸”、巩固根据地提供了机会。6月18日,经军委中央批准,184师扩编为中国民主同盟军第一军,马逸飞担任民主同盟军参谋长。1949年12月云南起义,马逸飞要求调回云南,1950年昆明军管会成立后,马逸飞担任交通接管部主任,以后担任交通厅副厅长。1985年离体,1997年9月18日病逝。
马冰清,女,汉族,生于1909年,盐津县城人。15岁时便在盐井小学当教师,受共产党员赵师孝和马逸飞的影响,1926年开始与云南省妇女解放协会的吴澄、赵琴仙通信,1927年上半年组建了“云南省妇女解放协会盐津分会”,并担任主任,成为滇东北地区第一个妇女主任,带领“妇分会”开展了大量工作。192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滇东北地区第一位女共青团员,并介绍王作霖、赵仁寿、马华英加入共青团,在赵师孝的帮助下建立了共青团盐津第一个支部,马冰清担任团支部书记,成为滇东北地区第一个团支部书记。1929年初到昆明读书,年底调中共云南省临委工作。193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2月与云南省临委书记王德三结婚。1930年10月因叛徒出卖,马冰清被捕入狱。1930年12月31日,丈夫王德三在昆明英勇就义。1933年冬国民党宣布所谓“大赦”政治犯,马冰清得以出狱,岀狱后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在祥云、昆明继续做革命工作,并于1936年冬在昆明与党组织接上了关系。之后,马冰清根据地下党组织的决定先后在昆明、寻甸、昭通等地以教师、妇救会工作为掩护进行革命工作。解放后,曾任昭通城区小学校长,昭通师范学校教师和总务主任。1979年10月16日因脑溢血病逝,终年70岁。
马仲明(原名马玉生、马昆),男,汉族,生于1913年10月8日,盐津县城人,1935年12月入党即参加工作。从小受到其二哥马逸飞和三姐马冰清的进步思想的影响,阅读过赵琴仙寄给马冰清的进步书籍,参加过学生运动。1922年左右因家庭变故,使得原本非常富足的家庭变得一贫如洗,高小毕业后在家乡帮助母亲经营卖盐卖茶的小商店。1930年鸦片收割前,为了反对国民党县政府收烟亩捐和其他苛捐杂税,盐津艾田仁和场的部分农民,集中了上千人在盐津大河沙坝开会,向当局请愿,马仲明带领群众高呼 “抗税”口号。
1930年底,马仲明利用伪县政府选送学生上昆明学习的机会,考取了昆明短期训练班(区长训练班),毕业后考取道路工程学校。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义勇军,后逼迫去黄坡教书。1933年回昆明考取农校,又逼迫去玉门教书,不到一年又回昆考取财经训练班,白天在补习学校教书,夜间去学习,由于财经学校的特务控告,1935年4月被关了一个月。
1935年下半年,马仲明到寻甸、宣威的伪县政府清账分处当会计兼中小学教员,12月经费炳、李剑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4月6日,红二军团攻占寻甸,中共地下党员马仲明受中共云南临时工委负责同志的委托,与红军取得联系,并向红二、六军团政治保卫局的值星科长汇报了红一方面军过云南后群众的反映和云南地下党的情况,以及云南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情况。红军走后,马返回昆明向云南临时工委作了汇报。
1938年初,马到伪陆军军官第五分校政治部当干事,实际工作是在军分校的国民党党部办军分校校刊《战斗报》当编辑。7月,云南组建第58军开赴抗日前线,经党组织同意,马仲明、杨守沫等中共党员参加58军出征抗战,马在军政治部宣传科任干事,除做军队政治工作外,主要负责编印“战斗报”,同时为后方的报社、通讯社写战地通讯。开始了报告文学创作,加入了范长江负责的“青年记者学会”,并担任国际新闻通讯社的特约通讯员、记者。1940年9月至10月,马被反动派威胁殴打,形势恶劣,马与同在一起工作的地下党员杨守沫商量(马、杨当时已经和184支(师)秘密党支部取得了联系),决定马仲明暂时撤退。年底,马回昆明跟组织取得了联系,汇报了58军的工作情况和回来的经过,组织指示,以社会职业为掩护,报“三勤”进行工作。
1941年6月,马到《云南日报》采访部当记者,1943年末,龙云令《云南日报》筹办《云南日报.昭通版》,在《云南日报》的几个党员认为应该乘势占领昭通版,便向中共云南省工委提出建议,经在报馆工作的党组织负责人与党的朋友、进步人士张克诚商量后,向《云南日报》董事长龚自知推荐马仲明到昭通版工作,任副主任兼昭通版总编辑。马到昭通后,通过共产党员李剑秋、吴宗遥、马冰清等的帮助,吸纳了一大批进步青年到报馆工作。抗日战争结束前,马等利用昭通没有新闻检查机构的有利条件,用各种形式尽力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
1945年5月,马回昆明汇报工作,不久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便留在昆明《云南日报》印刷厂工作,年底,《云南日报》改组,马根据组织指示,从《云南日报》撤出。1946年春,马与唐登岷、张旭同志合作办《中国周报》,不久,经组织同意,马与蒋南先一起筹办《夏兴晚报》,之后,组织决定,由马打入龙云的儿子龙绳武创办的《观察报》任编辑主任。7月,“李闻事件”发生,马被列入了国民党逮捕的黑名单,经组织同意,马立即转移。8月,马在邓川与张子斋同志会合,根据张子斋传达省工委的指示,马到龙陵与朱家壁、唐登岷等会合,筹备武装斗争。马在象达中学教书以待时机,但形势不利,省工委同意马等转入缅甸。1947年1月进入缅甸,然后辗转到了仰光,不久马又到摩谷华侨小学教书,6月转回仰光,创办华文《人民报》,这时才正大光明的办党领导的人民的报纸,同时与在缅甸的同志建立了特别支部,马任组织委员。12月,根据云南省工委指示,特支的同志和所联系的群众回云南参加武装斗争。
1948年3月,弥勒山区起义,建立了“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马仲明在政治部工作,相继担任了自救军第二支队政委、盘(江)北指挥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49年4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纵队第四支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6月下旬,任滇南地委委员,7月,任滇南地区专员,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十支队副司令员,12月,任滇南人民行政公署专员。又相继任蒙自专员、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出版处副处长等。1952年参加了省委党校整党班第二期学习后任昆明第一中学校长、昆明中学党总支书记,年底调云南省中苏友好协会负责办公室工作,之后任省中苏友好协会总干事、秘书长,相继兼任抗美援朝分会秘书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以及有关的对外友好协会的秘书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任云南省政协专职副秘书长,1982年离休,2009年8月病逝。
故居全景
故居主体尚存部分为木质结构,原貌为丁字状的两栋房屋(其中一栋尚存两间房,位于老街414号至416号民房之间,另一栋厢房位于现414号民房前的空地),1931年遭遇特大洪灾被淹没。1956年,盐津竹器社成立,故居被竹器社征用为职工住宿房,1989年竹器社撤销,其故居归盐井镇政府接管;1992年7月,盐津遭受百年不遇洪灾,故居再次被洪水淹没,其厢房被洪水夷为平地,花园被别人买去,今为一蔡姓人家建房;主体部分被陈银辉购买,现租赁给民工居住。
注:照片拍摄于2011年
信息来源:@盐津微党建
平台编辑:盐津县融媒体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