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病因病机学》 文君然 一位患者胸闷气短,两个月来不得好转。而且,她心前区疼痛,痛如针刺,痛时感觉胸闷窒息,夜间发作多,有时白天劳累后也有发作特别难受。到了医院,经过诊断,患者确实是冠心病心绞痛。 患者得知后,心中沉痛:“坏了坏了,我真得了冠心病,才55岁,这以后就离不开药罐子了……” 想了想,患者决定,投中医尝试。
了解到这些以后,给她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黄芪、决明子,麦冬、党参、生地黄、葛根,川芎、当归、降香、苍术,砂仁(后下)、甘草,水蛭。 7剂,每天1剂,水煎服。
就这样,患者服用。 六天以后,服药后胸闷缓解,精神稍好转,腹胀减,仍觉食欲差,嗳气,恶心,疲倦,舌淡,苔白腻,脉细。治宜醒脾化痰。 这时候,对原方做了改动 五爪龙,藿香、佩兰、白芍、葛根、苍术,川芎、降香,紫苏梗,砂仁(后下)、木香(后下)、甘草,胆南星。 7剂,每天1剂,水煎服。药后诸症均除。 【方解:】 我们都知道,此患者的主要问题,是冠心病、心绞痛。这一点非常明确。 患者年老气血不足,脏腑失养,故见脏气虚衰,瘀血内阻之病证。病机为心气不足,瘀阻心脉。 方以党参、黄芪补益中气以助心气,气行则血活,善调气机是颜教授用药特色; 葛根升清阳; 川芎活血行气; 降香、决明子降浊气; 水蛭、当归活血通脉,水蛭具破瘀血、散积聚、通经脉、利水道之功,散瘀之力尤强,故用于通心脉之瘀痹; 患者尚有口干、便结、脉细等阴液不足之征,加生地黄、麦冬滋养阴液,配砂仁醒脾理气,苍术化浊,以制滋润药而不腻。 故去麦冬、生地黄、水蛭等滋阴及破血之品,加藿香、佩兰芳香醒脾,胆南星清热化痰。诸药合用,奏益气化痰、活血通络之功,故收效颇佳。 你看,这就是中 医 治 病 的 思 路。 我们甚至可以说,中医并没有治病。它只不过在打扫患者体内的 “垃 圾”。中医不善于在精细解剖的基础上,对疾病进行治疗,但是它善于调整患者的身体内环境,从整体角度来杜绝疾病发生的土壤。这就是中医和西医,不一样的地方。 说起来,这个冠心病、心绞痛,确实是我们当代人的常见病。其中,证属湿热内蕴、痹阻气机的患者,为数不少。医案里的患者,其表现十分典型,我们应该加以揣摩和参考。有类似困扰的朋友,我建议能主动看中医,通过四诊合参,诊断病情,辨别症候,合理用药。医案里的配伍,仅仅是参考,不见得适合所有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