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改变优柔寡断的性格?心理专家:提升能力很重要尤其这1点!

 凡事都有解官方 2022-05-23 发布于广东

凡事都有解

导语:“你的问题在于看书太少,而想得太多。”                                                  ——杨绛

杨绛先生的这句话,强调的是当一个人思想的深度配不上思想的广度时,其实想得越多并不是一件好事,只能徒增烦恼。

很多人都有这样问题,因为想得太多,自己越来越纠结、越来越不知道该如何做,把生活弄得一团糟。

其实想得多少并不是重点,关键在于如何想?想什么?

只有思想的深度与广度能够相匹配,那么你所有的想就不会是“无用功”,才是有效的思考。

网友提问

一思老师您好,有个问题想要请教您,我有点优柔寡断,性格不果断,经常纠结于选择困难症,觉得很烦,应该怎么改正呢?

我也知道自己应该果断起来,但改正却没有那么容易,一旦遇到选择题就会无尽的纠结,哪怕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也会觉得困难。

小到买衣服,选择哪个颜色。到了吃饭的时间点外卖,翻遍了软件也不知道应该点些什么;大到工作机会和恋爱对象的选择,一会觉得这方面不错,一会觉得另一方面不太行,很纠结。

生活中好像没有完美的选项,都是有利有弊,有些方面令我满意,另一方面都存在缺陷,选他觉得不满意,不选又觉得有些遗憾,尤其在两个选项各有优劣的时候。

如果影响隐私比较多,情况比较复杂,我更是无法排序和判断。

我本来是个粗心的人,曾经的我一直刻意改变粗心的毛病,但好像有些矫枉过正。

现在的我非常关注细节,想得比较多,什么事情都会充分考虑所有因素,不停思考,害怕出错,害怕自己一个不留神又变得粗心。

现在已经习惯了想得多,有点改不掉。我觉得想得多也不是什么坏事,关键是我不能快速的决断,纠结占用了大量的时间。

希望老师能帮我,我想快点做出正确的决断,变得果断起来,谢谢老师!

问题解答

看到提问网友的问题,有人可能会说是因为太贪心,什么都想要,所以才会想太多。

但这并不是问题的核心,提问网友之所以是现在这样的状态,根本原因是自己太弱、没钱、没有能力。

当你的收入增加、能力增强之后你会发现做选择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轻松、越来越不是问题。

“只有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是我都要。”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也有些道理,大人和小孩之间最大的区别不就是能力和收入吗?

像是生活中常遇到的衣服选择什么颜色这样的问题,如果你足够有钱这根本不是问题,喜欢的颜色都买了就可以解决,根本不需要做选择。

如果你真的想要让自己在选择的时候,能够做出快速的判断,能够进行完善的、充分的考虑,最后能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前提就是你要提升自己的能力。

01

现代社会能力更多的是指脑力

我们没办法让自己一下子变得很有钱,但我们可以一点一点提升自己的能力。

当你面临选择时,之所以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足以支撑你全面的考量。

狩猎时代,人的身体好、肌肉强则意味着能力强,因为只有身体好的人才能猎到更多的猎物。

而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比拼的不再是肌肉力量,真正在社会上生存、发展,靠的是脑力。

怎样用脑、如何把自己的脑力发挥出来,就要靠思维能力。也就是能否对一件事情形成条理化、逻辑化,形成有更多信息判断依据的基础。

那些能够快速做出选择的人,都是能力比较强的人,因为他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时是条理清晰、条件因素明确的。

比如还是选择什么颜色衣服的问题,你之所以会纠结,想的可能是“这个颜色好看我喜欢,那个颜色我也挺喜欢”于是不停的考虑哪一个更好看。

而一个有条理、有逻辑的、能力强的人会这样思考:

首先需要非常了解自己,自己的身材、肤色、着装风格等,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排除选项,逐渐缩小选择的范围。

比如我有点胖,白色肯定不适合,会显着更胖,条纹类的也不合适,增加视觉上的膨胀感。

我的肤色不白,有些黑,所以那些饱和度高的颜色也不适合,显着人没有精神,可以选择一些饱和度低的颜色。

然后再考虑跟自己现有衣服的搭配问题,哪个颜色更加百搭,或者说哪个颜色刚好可以跟衣柜里的那条裤子搭配……最后得出结论。

这样做出的选择一定是既快速又准确的。

即使你不具备好的审美能力,只要你的思考是有逻辑的,也可以很快的做出选择。

02

构建思维能力

类似衣服选什么颜色这样的问题是客观的、具体的,可以用一些方法、逻辑,是很容易做出判断的。

但如果面对的是一些不容易描述的,比如一些情感问题,如何选择另一半这类的问题,则不是简单的方法、逻辑就能解决的,而是要有思维的构建。

首先并不是只有衣服颜色这样的客观、看得见摸得着的才能形成思维条理,情感类的问题也可以进行完整的思维分析。

根据《立体思维法》课程的内容,要有定位、目标,根据自己的性格分析自己适合什么样的人,包括年龄、身高、长相、收入、人品、价值……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

每个维度中你都会有非常明确的判断和标准,这时候你要做选择就会很容易。

很多人在面对事情的时候觉得自己跟提问网友一样都想得太多、矫枉过正,但却没有意识到,你的那些想法都是无用功。

因为你想得都是“如果选错了怎么办?”、“ta这方面还不错,但那方面不够好。”、“该怎么办呢,好难受。”……所有的想法都是杂乱无章的,想得过程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具体的,更多的是自己的感受。

思考问题的方式没有逻辑、条理时,只是在消耗自己的精力,这样的思考特别容易打击自信心,觉得自己很无能,根本没办法全面的、客观的分析自己所面对的问题。

所以提问网友想要改变,不是不要想,也不是不要想太多,而是要用正确的方法去思考,去构建正确的思维逻辑。

这样面对问题、选择的时候,才能有逻辑、有条理的去思考、分析,就不会感到迷茫和痛苦。

发现自己有问题、短板是一件好事,并不需要为此而沮丧,因为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才是自我改变的契机,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你将会获得成长。

当然思维的逻辑、框架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建立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篇文章就可以说清楚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