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军和根据地在游击战爭中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金色年华554 2022-05-23 发布于江西

1930年4月,鄂豫皖边红军第11军改编为红军第1军。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鄂豫边、豫东南、皖西根据地的共产党组织,于4月组成以郭述申为书记的中共鄂豫皖边特别区委员会;同时,将独立活动在3个根据地的红11军之第31、第32、第33师集中改编为红军第1军,许继慎任军长,曹大骏任政治委员兼红1军前委书记,3个师依次改编为第1、第2、第3师。中共鄂豫皖边特委和红1军的组成,统一了鄂豫边、豫东南、皖西3块根据地和红军的领导,为鄂豫皖边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6月下旬,鄂豫皖边苏维埃政府成立。

红军和根据地在游击战爭中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5月,东江地区成立红军第11军。

1929年夏,广东东江地区的武装斗争有了恢复和发展。10月,中共东江特委对所属武装陆续进行整编,先后组建了红军第46、第47、第48、第49团。接着,在五华、丰顺、揭阳3县交界的八乡山和普宁南部的大南山建立了两块根据地。1930年5月,中共东江特委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将上述4个团和赣南寻邬地区红军第50团合编为红军第11军,古大存任军长兼代理政治委员,辖5个纵队。红11军成立后,分兵进攻城镇,连战失利,1931年秋缩编为红军独立第2师,1933年上半年失败,少数人员分散转入隐蔽斗争。

红军和根据地在游击战爭中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6月,红军第1军团组成。

中国工农红军经过将近3年的游击战爭,数量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许多小块的游击根据地,也联成一些较大较巩固的根据地;从1929年3月开始,国民党各派军阀之间接连爆发混战,又给了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以大发展的机会。这些情况表明,在一些根据地、红军战争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转变的条件基本成熟。为适应这种情况,中共红军第4军前委和闽西特委于1930年6月在闽西长汀举行会议,根据全国红军代表会议的决定,讨论了红军的整编问题。经过毛泽东等的耐心说服,纠正了部分干部中不愿将部队整编成为正规兵团的地方主义和游击主义倾向,决定將红军第4军、第6军、第12军组成第1军团(开始时称第1路军),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治委员。所属第4军,林彪任军长,彭清泉任政治委员;第6军(不久改为第3军),黄公略任军长,陈毅任政治委员(不久蔡会文继任政治委员);第12军,伍中豪任军长,谭震林任政治委员。全军团共2万余人。同时,成立了中共红军第1军团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随后,赣西南地区地方部队先后组成第20军和第22军。第20军,曾炳春任军长,刘士奇兼任政治委员;第22军,陈毅任军长,邱达三任政治委员。这两个军也属第1军团建制。红军第1军团组成后,在转战湘赣两省的过程中,抵制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进攻中心城市的错误,开始了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的战略转变。

红军和根据地在游击战爭中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