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周列国故事135之周惠王薨,世子郑即位为周襄王

 金色年华554 2022-05-23 发布于江西

周惠王二十四年冬天,惠王病得很厉害了。

王世子郑担心皇后发难有大变,先派了下士王子虎去齐国告难。没多久,周惠王薨。公子郑和周公孔、召伯廖召伯廖春秋时期召国国君,伯爵。鲁庄公二十七年(前667年),周惠王派召伯廖到齐国赐命齐侯齐桓公,且请齐伐卫国,因为卫国拥立篡位的王子颓)商议,暂时密不发丧,连夜派人去齐国秘密地告诉了王子虎。

西周召国,西周时召方与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叫姬奭(shì)。姬奭就是我们熟知的召公奭,我们都知道他是武王的弟弟,受封燕国。既然他被封到燕国,却为何不称燕公,而称召公?原来姬奭虽然封到北燕,但因王室的需要未能上任,只得让长子姬克代为打理。后来武王又将王畿附近今陕西扶风、岐山一带的召地作为他的食邑(也许文王在时已受封),而这一带正是殷商的召国故地,即古籍中记载的“召城”,因此,姬奭就被称为召公了。《括地志》记载:“召公城在岐山县西南十里。”也就是说商代召方在今陕西岐山西南一带。关于这个召城,杜预注:“在雍县东南,亦曰召亭。”雍县,今陕西凤翔县南,与《括地志》记载基本一致,说明春秋时召国故地成了秦国领土后,变成了雍县,雍县在春秋时一度成为秦国的国都,直到秦献公时才迁到栎阳。商代召国之后有召姓,后为邵姓,是邵姓的最早一支。召,作姓氏用shào,与“邵”同音;作其它用途时念Zhào。

东周列国故事135之周惠王薨,世子郑即位为周襄王

召国遗址

东周列国故事135之周惠王薨,世子郑即位为周襄王

召伯廖画像

王子虎马上告诉齐侯,让齐桓公帮助公子郑登基王位。

齐桓公于是集合了各个诸侯到洮(Táo)邑,春秋时期为曹国地,在今山东鄄城西南。古之桃城,舜之姚墟。春秋时期,洮为大城,地处与鲁、卫、齐边界,故曹、鲁、卫、齐、宋、陈、许多次在此会盟,史称“洮之会”,这次郑文公也亲自前来受盟了。一同前来歃血为盟的有:齐、宋、鲁、卫、陈、郑、曹、许共计八国诸侯,大家都上表修书,派了自己的大夫到周朝去。

东周列国故事135之周惠王薨,世子郑即位为周襄王

洮邑地图

洮之盟,春秋时期诸侯国间的一次盟会。鲁僖公八年(公元前652年),齐、鲁、宋、卫、许、曹及陈等国在洮(今山东鄄城西南)会盟,商讨有关周王室的事情。郑伯要求参与盟会,以示愿意服从齐桓公霸主领导。

几位大夫分别是:齐国大夫隰朋、宋国大夫华秀老、鲁国大夫公孙敖、卫国大夫宁速、陈国大夫辕选、郑国大夫子人师、曹国大夫公子戊、许国大夫百佗

八国大夫仪仗盛大,车马连营,一起到了周王室。假借问安的名义,集结在王城的外面。王子虎先去报信了,世子郑让召伯廖前来慰问,然后公开发丧。而各位大夫坚持请求要觐见新王。周公孔、召伯廖于是拥戴世子郑主持丧礼,八国大夫也假借这个机会,说是奉了自家君侯命令来凭吊周王。

于是大家一起拥戴世子郑即位,百官都来朝贺,为周襄王周襄王(?―前620年),姬姓,名郑,周惠王之子,东周君主,前651年―前619年在位。周襄王时期,诸侯争霸日益激烈,诸侯为夺霸权各显其能,使用各种手段,抓住一切可以扩张自己实力的机会。在大国争霸、小国林立时代,称霸于诸侯,为后人称为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在周襄王时地位已凌驾于周王及各诸侯国之上。周襄王死后,其子姬壬臣继位,是为周顷王

东周列国故事135之周惠王薨,世子郑即位为周襄王

皇后和二公子叔带看到诸侯全部拥戴公子郑,百官也都拥戴。国内支持,国外有强大支援,只能心里暗暗叫苦啊,但是也不敢再有其他想法了。

第二天,周襄王元年,春祭大典完毕。

东周列国故事135之周惠王薨,世子郑即位为周襄王

春祭

东周列国故事135之周惠王薨,世子郑即位为周襄王

周襄王下令太宰周公孔赏赐胙给齐国,来表彰齐国的拥戴功劳。齐桓公先于听闻了这个消息,于是又在葵丘(春秋宋国地,今河南兰考县内)集合诸侯们。

东周列国故事135之周惠王薨,世子郑即位为周襄王

葵丘会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