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苏联从英国维克斯卡登洛伊德购买了一些小坦克车,这其中包括一些卡登洛伊德A4E11两栖坦克。这些坦克给苏联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满足红军对轻型侦察坦克的需求他们决定获得许可在苏联国内生产。但很快苏联设计师发现该型坦克在一些方面还不能满足红军的需要,于是他们决心在英国坦克的基础上研发自己的水陆两栖坦克,这就是T-33。在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测试后,军方拒绝了该型坦克。设计团队接着研发出了T-37轻型水陆两栖坦克。 该型坦克除保留了一些概念外全部为重新设计。T-37拥有一台GAZ AA发动机,采用的是由法国AMR轻型坦克改进的悬挂系统。首辆T-37照例经过了严格的测试,1933年下半年第一辆按照改进方案设计的量产型坦克下线。量产型T-37为2人车组制的小型坦克,车长位于偏置于右侧的炮塔内,驾驶员位于车身左侧。浮力来自于车身两侧履带上方的浮筒,车身后部装有推进器和方向舵。该型坦克只能用于内陆河流,它是以轻型侦察坦克的标准设计制造的,因此只配备了轻型武器:1挺7.62毫米空冷机枪。 ![]() ![]() 该型坦克的生产持续到1936年,生产期间内发展出数款变型车,一种是众所周知的T-37TU,围绕车身顶部有显眼的电台天线架,这只出现在指挥车上,用来与下属保持联络通讯用,但实战中大部分命令还是车长用旗语发出。部分坦克铆接结构的炮塔由铸造炮塔取代。既然是轻型坦克,装甲也不厚实,最厚处仅9毫米,一般都是3毫米厚,这种装甲甚至经受不住轻型反装甲火力的打击,当然考虑到这种坦克只是用于侦察而不是正规装甲战,也算说得过去。1941年到1942年间在那些最艰难的日子里,为了挡住甚至哪怕稍稍减缓汹涌前进的德军坦克师,这些小坦克也不得不投身那些令人绝望的战斗。到1942年底,最后一辆T-37退出一线部队,只有很小一部分拆除了炮塔当做拖车使用。 ![]() 参数 乘员:2人 重量:3.2吨 动力:一台GAZ AA汽油发动机,功率29.8千瓦 尺度:长3.75米,宽2.10米,高1.82米 性能:最大公路时速56.3公里,最大公路行驶距离185公里 武备:一挺7.62毫米DT机枪 本系列文章首发头条号,稍后上传于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