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个人增加了几个新种

 小山草木记 2022-05-23 发布于浙江

木半夏

对于博物爱好者来说,五月二十二日很特殊,这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恰逢周日,正好有暇。约上三位好友,一起去四明山东部的龙观乡,刷了一条400-500米海拔的新沟谷,去感受宁波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浙江山梅花

一天下来,收获颇丰,个人物种记录单上,增加了几个新种,有几个甚至还是模式标本产自于宁波的物种,颇值一记。

最大的惊喜,是遇见了胡颓子科胡颓子属的木半夏。该植物因春实夏熟而得名去年327日,在丹山赤水第一次遇见它的花开,这次意外邂逅其圆润鲜艳的果实,非常开心。

去年327日拍的花

木半夏

我们先拍照,然后品尝了它酸甜可口的味道,感觉比科长胡颓子好吃一些。过眼又过口,算是真正认识木半夏了。

在林海伦老师的远程指点下,在一处崖壁之上,找到两种苦苣苔。一是苦苣苔科苦苣苔属科属长苦苣苔,另一是苦苣苔科半蒴苣苔属的属长半蒴苣苔。虽然未开花,但毕竟增加了两个人新种。而且知道了在什么地方,看花就有希望了。

苦苣苔

半蒴苣苔

在溪边看到一种植物,有着乌桕似的花序,却没有乌桕那青鳊鱼似的著名叶子,不知何物?

回来查《宁波植物图鉴》,在第三卷看到了它的身影,原来是大戟科乌桕属的白木乌桕。书上说它的秋叶很漂亮,希望届时有机会来看看。

白木乌桕

清雅洁白的浙江山梅花,靠近细嗅,有一股如兰似麝的清香。认识它已经三四年了,不过昨晚翻看《宁波植物研究》查阅资料的时候,也增加了新知识,原来这是一种模式标本出自宁波奉化的植物。


浙江山梅花

同样开着白花,且这个季节路边最多见的,是绣球花科绣球属中国绣球,这种植物模式标本出自舟山,1845 年由茶叶大盗罗伯特.福琼采集,也算是一种模式标本产自宁波的植物,毕竟清朝时候,舟山是宁波的。

中国绣球

还加新了一种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属的长梗过路黄,叶子对生,无柄,花梗纤细悠长,花朵精致秀气,虽然长在崖壁的灌木丛里,但美丽的花朵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们的眼光。中国植物志记载,其模式标本采自浙江宁波附近。

长梗过路黄

还有一种模式标本出自宁波的植物,是菊科蒲儿根属植物蒲儿根,几乎宁波每条古道或沟谷边上都是黄灿灿一大片。看到它们都懒得举起相机了,因为实在太多且常见了。不过花友们喜欢采集回去插瓶,还是非常耐看的。

花精林的插花

蒲儿根之外,一路上看到虎耳草也很多,在沟谷边、崖壁边时常开成白花花的一大片。这是《边城》里翠翠梦里采过的野花,也是沈从文先生最爱的一种花,毛茸茸的小小巴掌叶,兔子耳朵一般的小白花,观叶观花都极好。

虎耳草

据最新出版的《宁波植物图鉴》记载,宁波共有三种商陆,最常见的是美洲商陆,入侵物种,已经泛滥。第二种是商陆,花序朝上,不常见。更少见的是浙江商陆,花序较粗,也是朝上的。

浙江商陆和商陆的明显区别,主要靠数雄蕊个数,商陆8-10个,而浙江商陆有12-17个。前几天刚刚看到林海伦老师拍到,今天居然也看见了。

浙江商陆

荨麻科冷水花属的粗齿冷水花,叶缘的牙齿确实够粗的,而且它的小尾巴尖还拐了一个弯,样子很可爱。

粗齿冷水花

节气刚过小满,木通上的果子也小得盈满了。我们标记了一下位子,希望秋天能和小鸟一起品尝到它们的味道。

木通

特殊日子刷山,简直如有神助,一天居然遇见四种模式标本产于宁波的植物。这条沟谷真可谓模式标本之路了。

---the end--------

作者简介:小山,宁波生态文化协会理事、专家委员会主任,甬派、甬上等媒体平台专栏作者。业余时间致力于发现身边触手可及的草木之美,挖掘寻常草木的文化内涵。参编《认识中国植物》,著有《甬城草木记》、《草木清欢》等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