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窗:霸王岭上

 老鄧子 2022-07-05 发布于海南

Image


霸王岭上

1

地球的生机取决于生物多样性,因人类的荒谬行为导致大批物种灭绝是自掘坟墓。我们能用半个多世纪再造一个塞罕坝森林,但我们无法恢复原始森林曾经富饶的野生动植物群落,永远丧失感知那片森林秘境的机会。

环保史上震惊世界的事件之一是北美鸽灭绝。北美大陆有一种鸽类,数量多达50亿只,迁徙时遮天蔽日,连续几天呈现宽2公里绵延500公里的辽阔鸟团。17世纪欧洲人踏上北美大陆,开始大肆杀戮北美鸽,有时一天能吃掉5万只,1914年地球上最后一只北美鸽死亡。齿亡唇寒,人们开始意识到要保护生物多样性。然而两次世界大战让更多的原始森林消失,更多的物种灭绝。

世界半数以上的物种活跃在热带雨林,但环境破坏及疯狂狩猎行为造成食物链中断,物种灭绝一直在加速,现在地球每天丢失75个物种,每小时3个物种绝迹。《地球生命力报告》指出:全球野生动物因人为因素在40多年内减少了60%。这是什么概念?世界自然基金会主任巴雷特解释:“如果地球人口减少60%,那相当于把美洲、非洲、欧洲、中国和大洋洲的人都清空。”无比惊愕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正面临崩溃边缘。

Image绿窗 摄影

保护迫在眉睫。世界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和基因文库,我国因没有受到第四季冰期破坏,许多古老物种幸存下来,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已建立了一千五百多个自然保护区,并积极参与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由153个国家共同签署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引领全球探索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护。

2

在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霸王岭上,我们见识了保护最好的热带雨林非凡秘境。霸王岭是1980年代成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海南岛与内陆分隔,独立进化出许多独特物种和珍贵亚种。

岛上奇树峥嵘,蕨类繁盛,是野生动植物的温暖老家。有世界罕见的千年古荔枝王,多种名贵热带兰花如五唇兰等,珍稀动物树鼩、睑虎、丽棘晰等,尤其世界独有的黑冠长臂猿。雨林层次丰富,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低山雨林、沟谷雨林、山地雨林、山地常绿乔木、山顶苔藓矮林。温度舒适,空气湿润、鲜冽。低山雨林生长着青梅、野荔枝、红罗等,能看到榕树、藤类植物绞杀现象,鸟巢蕨、崖姜蕨、书带蕨、石仙桃附生奇观;沟谷雨林长有母生、加冬、鸡毛松等;山地雨林是主体植被,密生着陆均松、油丹、海南油松等大量植物。

我跟着森林卫士一起走,他们都有一张诚挚的脸和敏锐的眼睛,原来父辈是伐木工,或自己从前就是伐木工,他们那时对自然保护懵懂,现在视自然为眼珠,深为从前的砍伐行为忏悔,2米直径的老树,哐哐砍倒了,现在想起来就心疼,这种债一辈子还不完,看到长臂猿跑了老远的路吃不上果实心里特难受。”他们的体验最有说服力,砍伐过的荒地再长出新树也与原始森林差别极大。

Image绿窗 摄影

海南黑冠长臂猿被列为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首,1950年还有2000只,驻林人员每天早晨都在它们清脆的鸣叫声中醒来,但到1970年仅剩下7只!百姓迷信长臂猿的肉有强大保护作用,骨头做成的筷子能辨识毒性,爪子可以辟邪,就会砍下它的爪子装在红布包里,挂在孩子胸前。可怜长臂猿生活在高处,除了人没有天敌。

刚开发原生林时,夜里进山能见到许多树上都趴着四五只飞狸(鼯鼠),动物非常多,每天用炸药炸树林,水鹿四处逃窜。在快速发展的建设大潮中,成立保护区十分艰难,努力了十年时间。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长臂猿得到有效恢复的时间,从最初7只到二十多只,是世界仅存,猴形,臂长,无尾,雄体黑色,顶有竖斑,雌体黄色,头顶黑斑,它们在保护区斧头岭原始丛林快活地鸣叫。

“一听到雄性长臂猿晨鸣,我们立刻就要在丛林奔跑,在第二次鸣叫之前找到它,看它安然无恙才放心。护林员随时关注它们的数量,有没有危险靠近,不管露水多,连雨天,晚上冰冷,草丛藏着眼镜蛇,都要在丛林中以最快的速度行走,这是最起码的功夫和责任。

Image

绿窗 摄影

保护现有丛林,也要拓宽觅食领域。他们收集长臂猿喜欢的植物种子,在重要山体的退化生境地带种下肖蒲桃、鱼尾葵、黄榄、秋枫、黄桐、毛荔枝等树,长臂猿喜欢这些肉厚多汁的果实和嫩叶。新树连接沟谷雨林,以期恢复霸王岭保护区低海拔森林,增加活动地带就是增加繁衍机会。

3

到海南才知道,除了花梨木、沉香木外还有许多名贵树木,坡垒、母生、青皮、子京、野荔枝木等,都曾是历代皇帝贡品。其中坡垒木也叫海梅,热带树种龙脑香科,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黄花梨没火之前,坡垒是老大。其树干挺直,高达30余米,木质棕褐,结构致密坚硬,耐腐、耐浸、耐日晒,不易开裂,埋地下四十年不朽,是造船与桥梁的绿色钢材但野生坡垒已濒于绝迹,仅在霸王岭沟谷雨林地带尚存100余株。

坡垒生长极慢,良木的生长都刻意放慢了尺寸,需要每分每秒的细致磨砺,靠近它时间就拉长了。

坡垒成活力低,种子寿命短,生有赭红色萼翅的种子飘到枯枝败叶堆,接触泥土机会少,繁殖不易,即使长出来,如果得不到足够的阳光与空间,还会夭折,所以百年老树下很难见到新生的坡垒树苗。人们惊喜地发现,在一棵三百年坡垒树下,已自然长出一棵坡垒小苗,只有几枚长卵形叶片,在透射的阳光下随风抖动,十分精神,周围都是前辈,它不示弱,不卑不亢,盯紧自己的光和养料。成长之路漫漫长远,必须上下求索努力向上,古老的丛林会给它许多挫折,也会尽力护佑它长成年轻力壮的大坡垒,回馈丛林。

Image
然而前几年起获一个偷盗团火,竟然一次性盗窃六棵老坡垒树,给坡垒的生态部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伤。护林员们加紧巡逻外,也会模仿老坡垒的生存环境帮助其繁衍,在椰棕碎屑中贮存种子,选择山谷和山腰下温湿肥沃的地种下,而后移植到相应地界。这无疑会增加坡垒团体的生长信心,江湖四处,相信它们心有灵犀,互相鼓励。

每一个树种都这样努力地长好并繁衍下去,雨林就会完好,逐年扩大,珍稀动物就会有更多的空间活动,充满生机。

4

他点燃烟斗,对着被称为树王和树神的两棵树深深吸了一口,“得思考一下为什么叫神和王。”说的是陆均松。

陆均松因格外粗壮腰身挺拔,在丛林中豪气冲天,是当之无愧的将军,每一棵都让人惊呼。属罗汉松科,砍伤内皮会泌出红汁,又称泪柏。

最粗最高的树并不在山顶。树也知道高处不胜寒,最佳位置是近山顶的山腰处,背后的山峦丛林如同稳妥的座椅。不得不说一王一神两棵树,2000多年的称树王,2600年的称树神。

Image绿窗 摄影

王有雄奇之气,神因更多皱褶散放母性之息,一王一后相距300米,每棵树有几十个板根协助支撑庞大的树冠。板根,榕属等植物高大,但根系浅,一种根从基部斜出,入土,像木板一样,撑住主干,是树的智慧。

两棵奇树周围无别树生长,小草亦少。大雨砸向致密的枝叶下来变小雨,小雨到地上变微雨,阳光也一样,筛下来的是星星之火树神与树王各据江湖,根茎纵横,之间一定有过细致的切磋,一较量就是上千年,多年对手成知心,唯有和谐是共生共赢。一山不容二虎,一个为王,另一个只能不为王,不甘居小,只好抻抻脸上的褶子为神,神得罩着王和山,五指神树向天空抻开庞大的五指,像祈祷,像宣誓,像拥抱王和子孙后辈。

而它们都是霸王岭的孩子,是昌江的子孙,是黎族儿女赖以生存的伴侣。而霸王岭亦是大地的一个绿色皱褶,自然才是真正的王与神。

5

霸王岭野生树种密集,一步一换景,目不暇接。黄叶树,长柄梭罗,琼楠,黄枸,密脉蒲桃,小叶胭脂,野生普洱,拟密花树,尖峰润楠,凸脉冬青,倒卵红淡比,割舌罗,毛锦杜鹃,厚壳桂……2213种野生植物,365种野生动物。你听不到它们叫唤或低语,但它们就在身边,过着最自然的日子,维护了完好的生态群落。

你还可以看到许多小品式热带雨林风情。长势蓬勃的密齿露兜,就是野菠萝,生有支柱根,原来生存环境是海,保存有祖先的习性,是活化石。老茎生花,花朵开在主干和大枝上,那里有养分多,输送便捷,消耗少,是生存智慧。空中花篮,一些大树枝被藤本缠绕,截住鸟类粪便,里面的野花种子生根发芽,花朵四处伸展攀升,形成独特奇观,有的花篮则是鸟巢蕨。

Image

绿窗 摄影

往低处看,海芋巨大的叶片支过来,有的叶片布满了圆形孔洞,扑闪幽绿的眼睛,那是一种叶甲虫的杰作。海芋具有特殊的细胞“乳管”,受到攻击时会分泌毒素,顺着叶脉系统快速运输至受伤部位,以驱赶食草生物。叶甲必须疾速在叶片下表面啃出一圈浅沟,切断海芋叶片的输送系统,而后就大啖圈内肉汁了。丛林植物与食草动物的竞争或互惠,使丛林生机勃勃。

当加拿大小伙拿着落基山脉的罐装空气卖到北京后,北京一家公司和海南霸王岭联系,要将岭上“中国好空气”输送到北京。霸王岭原始森林覆盖率达98%光合作用释放的空气饱含氧负离子,新鲜程度高于落基山脉。

海南昌江核电站更给力,一期每年生产100亿度电清洁能源,减排效应相当于一年植树造林2.2万公顷,等同于再造两个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就要投产,“要再造三个霸王岭,两个五指山”,这是多大的气魄。

霸王岭上,我享受着原始丛林赐予的舒适呼吸,感受海南人民为绿色地球做出的巨大贡献。霸王岭上牛气的不是人,是古树,是野生动物,人类只是它们的朋友,自然的守护者。

Image

作者简介:绿窗,本名宋利萍,满族青年作家。北方某医学院校教授,鲁迅文学院学员,郭小川研究院副院长,《读者》签约作家。曾获首届丰子恺散文奖,首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多次入选河北散文排行榜。出版散文集《绿窗人静》《击壤书》《被群鸟诱惑的春天》。

本公号作品均为作者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生态文学(ID:gh_9747ce07bd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