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样对待孩子的方式真的不叫爱,叫“刀子”

 木香草堂 2022-05-23 发布于辽宁

做父母的,尤其是母亲,爱自己的孩子是没有错的,但爱孩子的方式却存在着对与错,有的爱不叫爱,叫刀子。

1、不让孩子做家务

很多家长都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做家务,尤其是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的家庭,家务活家长工作没时间,爷爷奶奶也都帮忙收拾了。因为觉得孩子还小,怕累着孩子;孩子要学习,怕耽误孩子时间等等原因,家长们帮孩子打理好一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是这样做,会让孩子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不会自己照顾自己,等将来孩子离家上学,或者工作了,难道要家长搬过去一直照顾孩子吗?

2、物质至上

孩子想要什么家长都满足,无限度的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这种情况多处于一些富裕的家庭,父母工作没时间,便通过给孩子物质、钱的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爱。但是孩子最需要的并不是漂亮的衣服、新的玩具,精神上对孩子的关爱更为重要。多少孩子看上去光鲜亮丽,拥有一切,其实他们的愿望只是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饭。除了物质,语言、行为上的关爱,对孩子的鼓励与支持,都很重要。

3、棍棒底下出孝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们心愿,为了让孩子能有出息,对孩子也非常严格,认为棍棒底下才能出孝子,每当孩子表现不如意的时候,就打骂孩子,想让孩子长记性。不过,打骂孩子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巨大的床上,让孩子自卑、胆小,与父母关系不亲密。这种伤孩子可不是孩子长大后一句“都是为了你好”就能一带而过的。

4、过度关注、保护

家长们担心孩子遇到伤害和危险,而对孩子过度关注、保护,孩子和同学出门玩一会,就能打三个电话;孩子上学,也天天打电话向老师询问孩子今天吃了什么、学了什么……孩子其实并不像家长想象的那么脆弱,很多事情并不需要父母的帮助也能做好,家长总是什么都想管、什么都想插手,其实是限制了孩子自身的发展。

5、自我感动,最为致命

最近有一部大火的美剧《THE ACT》,里面讲述了一名母亲对孩子不离不弃,照顾生病的孩子,最后却被孩子杀害的故事。为什么还在会杀死那么爱自己母亲?因为孩子并没有生病,而是母亲为了获得满足感、感动自我和外界而设计的一场骗局。剧中的孩子甚至要通过杀死母亲来获得幸福,最可怕的是,这部剧由真人真事改编。希望家长们能够记住,爱孩子是为了让孩子能够获得幸福的人生,而不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满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