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方3味药,祛痰化湿,老少皆宜

 文炳春秋 2022-05-23 发布于浙江

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好了,饮食也丰富了,天天大鱼大肉,肥甘厚味,吃得大腹便便,这种情况下必然有脾胃问题,再加上情绪导致的肝气不舒、肝胃不和,最终导致痰湿壅盛或者说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的人一般有肥胖、痰多、食积痰滞、胸腹满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时有腹泻便秘、口中觉甘,以及血液黏稠、血脂高等。
这里的痰,不只是看得见、咳得出的痰,还包括藏匿在经络、血脉和皮肉之间的“无形之痰”。
有的人痰湿时间长了,会出现我们中医所说的“痰核”,就是皮里膜外,形成大小不一的疙瘩,按上去软软的,可以移动,有的人会在皮肤里面出现很多,甚至浑身都是。
三子养亲汤出自明代韩天爵的《韩氏医通》,降气化痰止咳。
▲组方:白芥子6g、苏子9g、莱菔子9克g,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水煎服,早晚分服。
▲不喜欢喝汤药,可以取苏子60克、莱菔子60克、白芥子30克,混合均匀,研成粉末,每次服用3克,每天2次,温水冲服。
白芥子其实是芥菜的种子;苏子是紫苏的种子;莱菔子就是萝卜子。
白芥子性味是辛、温的,能温化寒痰,对于寒痰、冷痰的效果较好,更妙的是白芥子还能祛“无形之痰”,功效强大。只要表现出痰白、痰多清稀并伴有畏寒肢冷,均可以使用。
苏子性温,能降肺气行痰,使肺气降而痰不逆。肺气降下来,可使肺气通畅,气顺了,痰也就消了。
莱菔子入脾、胃经,能行气消食,使气行则痰行。莱菔子还能增强脾胃功能,不仅可以消食导滞,而且从根源上解决“脾虚生痰”的问题。
“三子”均系行气消痰之品,根据“以消为补”的原则,合而为用,各取其长,可使痰消气顺,喘嗽自平。
而且三子的偏性不明显,不管是寒痰还是热痰,都有机会使用。
▲三子养亲汤并不是老年人才能用,青年人、中年人,只要是有痰咳不尽的人,都能用。
▲三子养亲汤治标不治本,所以服用一段时间后,痰没了就不必再服。之后可以用六君子汤健脾祛湿善后,杜绝新痰生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