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些自以为是的“精品”,喜欢在职场上显摆自以为的幽默。 (此时,你的脑海里的名单,是不是已经默默浮现?翻再多的白眼,恐怕也压不住呼之欲出的口吐芬芳。)他们努力表演,却总是透着股尴尬的味道。非得臭鸡蛋与菜皮齐飞,才能堵住那张嘴。芥菜树下看,有时甚至还不止于此,非得语不惊人死不休。 开会的时候,领导的滔滔不绝,已经快把所有的人成功催眠。领导自己倒也没啥,习惯了嘛。盯着手机不要紧,神游象外也没事,只要别跳出来搞对台戏就成。讲的人和听的人,彼此心照不宣。但精品不肯,他就是要宣。刷手机刷累了换个姿势,趁领导换口气的机会,见缝插针开始表演:不愧是某总,我们哪里想得到这些;鼓掌鼓掌。完全不顾别人默默缩回自己尴尬的双脚。 当天的事情没做完,同事留下来加班。人家也是不得已,先不管这个任务量是不是合理,接了就要完成。想要借加班故意表现出什么的人,其实也没那么多。至于精品,他的工作量也就那样,到点下班问题不大。于是时间一到,他收拾好自己的双肩包,故意经过同事的工作台。伸手拍拍人家的肩膀:人才,精英,加油干;这是好机 ![]()
会啊,未来都是你们的。 不关他的事情,也要跳出来幽默一下。各人都在自己的工作上忙,有的活跃点,有的沉默点。不言不语倒没什么,稍微多讲几句,精品就感到自己发挥的时候到了。(全不管自己的工作业绩,是肉眼可见的一塌糊涂。换做别人,早已经找个最边边角角的地方,乖乖坐下来,低调地等风过去。他依然不放过表演的机会。)“大家要注意啥啥啥,有什么问题,就找某某哦”。无意中被cue到的某某,回应不是,不回应也不是。 为什么会有这些“精品”呢?职场上,不应该是工作为先么? 用常人的脑子斗胆猜测,他们的动机或许很简单:快来看我! 觉得自己是天生的幽默大师,可不能被埋没。工作上的那点事儿,已经不足以展现我的才华。一定要在你们想不到的时候,开始我的表演。而且,我都幽默成这样了,你们可都得get到。 想要表现得幽默,不是错,但也要看看是否合时宜。我们不否认,有些公司里会有奇奇怪怪的氛围,谁露脸多,刷的存在感多,谁就能往上爬。所以也就会产生一些奇奇怪怪表现的人。但是,正经做事的公司,并不是随地开玩笑的地方。既然没有拿捏尺度的本事,那就别搅和这个技能。 强行幽默的结果,恐怕就是:省省吧,您呐。 仅仅是尴尬,不合时宜,倒也罢了。没有人会领他的情,更没有人会觉得他幽默。 职场,谁跟你开玩笑。 原创不易,一见你就happy。转载需本人授权。敬请关注:<芥菜树下>,闲扯工作,南北东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