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与气的关系(三):血为气之母,血与气并重……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5-23 发布于上海

血与气,一阳一阴,互生互化,相互维系。
血与气之关系,可概括为“血为气之母”,其中包含着血能化气,血能载气,血气并重三方面的意义。在病理变化上主要有血虚则气虚、血脱则气散,血瘀则气滞等表现。
血与气并重
 

《素问·调经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图片

明代李挺《医学入门·血病》:“人知百病生于气,而不知血为百病之胎也。”

王肯堂《证治准绳·诸血门·蓄血》:“夫人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污血者多。”

龚延贤《寿世保元·卷一·血气论》:“病出于血,调其气犹可以导之。病原于气,区区调血何与焉?人之一身,调气为主,是亦先阳后阴之义也。”

李中梓《医宗必读》:“血气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

清代高世拭《医学真传·气血》:“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然气为主,血为辅;气为重,血为轻。故血有不足,可以渐生;若气不立,即死矣。”

唐容川《血证论·论破气攻积药》:“气附血而凝,血合气而聚。”

周学海《读医随笔·气能生血血能藏气》:“夫生血之气,荣气也。荣盛则血盛,荣衰则血衰,相依为命,不可离者也。藏于血之气,卫气也,宗气也。气亢则血耗,血耗则气散,相辅而行,不可偏者也。”

图片

血气指人体内血和气的统称。血之与气,一阴一阳,互生互化,相互维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黄帝内经》中,对“血”与“气”之关系多表述为“血”前“气”后。如《素问·调经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灵枢·天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其他如“血气和”、“血气之候”、“血气未并”、“血气已通”、“血气以存”、“血气始盛”、“血气不和”、“疏其血气”、“定其血气”等。不仅反映在对人体生理机能及病理状态的描述上,且反映在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究其原因,可能与“阴阳”这个古代哲学概念有关。对人体气血而言,血为阴,气为阳;按“阴阳”的称谓,气血就自然而然地称为“血气”了。其他诸如“荣卫”、“营卫”等亦如是。

至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亦有“血气”、“荣卫”等描述。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血气流溢,失其常度。”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更有诸多对“血气”的记载。如“五脏皆享血气”、“血气充盛”、“血气和调”、“血气虚”、“伤于血气”、“劳伤血气”、“折于血气”、“血气相搏”、“邪搏血气”、“动于血气”、“血气痞涩”等。后世医家亦多有“血气”之记述。

然而,随着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元气”学说、“精气”学说的先后出现,“气”被广泛地用来解释宇宙的万物变化,认为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根本元素;人类与一切生物具备的生命能量或动力,也被称之“气”,宇宙间一切事物,均是气的运行与变化的结果。

图片

从血与气的阴阳属性来看,血为阴,气为阳;就营卫之气而言,则卫气为阳,营气为阴。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从中医康复养生学角度来看,万物之生由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亦如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所云:“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故养生必须养阳。


从上可见,历代诸多医家从阴阳之中“阳气为重”、“先阳后阴”的观点出发,衍生出了“气血之中,气重于血”;“气为主,血为辅’”;“气为重,血为轻”;以及“调气为主”等观点。重视了“气”,忽视了“血”。



血之与气,异名同类,都由水谷精微物质所化生。气为血之引导,血为气所依归;气为阳,血为阴;卫气者为阳,营气者为阴;阳行阴随,阴行阳随;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周流不息,如环无端;阴阳并重,气血俱要,相互依存,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相辅而行。
 
在治疗上血病虽当用血药治疗,但还有补气生血、理气和血、行气化瘀、血脱固气等治法;在出血不止时,还必须用补气药以收摄;血虚甚者,更应选用补气药以生血。故曰:血气并重,二者不可偏废。
(综合网络|声明:信息公益传播,本号转述中陈述与观点仅供参考,不对文中任何明示或暗示作保证,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探讨勿盲目试用,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