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极目新闻连续报道71岁的袁春林,45年来,一直坚持为孤寡老人义务理发,足迹遍及大半个黄石,覆盖45个社区,计300余人。从1995年开始,他自学按摩和针灸,为有需要的孤寡老人做理疗康复。2000年开按摩店,一直用极低廉的2、5、10元价格,为老人们提供非常专业的服务,不少人受益康复,有的人恢复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 (此图片与新闻不直接相关) 与很多从事理发和保健服务的人不一样,有人是不得已干这些并不光鲜却很辛苦的工作,一旦有机会就“人往高处走”。袁春林不一样,他在工厂有着自己热爱的热炉工工作,有着当时外人羡慕的工资。他是自愿请辞厂里工作,走上了为孤寡老人服务这条道,并且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宽,从周围熟悉的人扩展到主动寻找不方便出门的人;服务的品质越来越高,从理发提升到养老帮助、按摩和针灸。 是哪些缘由让袁春林为孤寡老人服务,并执着45年,相信这不是哪一个人的好奇。 梳理关于袁春林的事迹材料,至少有如下理由促成他,45年为孤寡老人服务的一心一意和无怨无悔: 第一,窘迫童年感知底层生活的艰辛。当父亲一个人工作供全家五口人生活时,排行老二的袁春林,五六岁就做家务,和残疾妈妈一起挖野菜、捡花生,补贴家中口粮,10岁就辍学打工; 第二,少年救人种下助人为乐的种子。9岁那年,会水的袁春林冒险救起不慎落水的同伴,一时成为村庄的小英雄,受到村里人表扬,助人为乐的种子就这样种下并慢慢发芽;
第四,及人之老触发怜贫惜老之心。从部队回到地方工作第一年,他偶遇一理发店拒绝给一个瘫痪老人理发,让他瞬间想起自己的母亲也是一个残疾人,见到这一幕,很难受的他上前表示,今后自己定期来给老人理发。为了一句承诺,他坚持了45年; 第五,优秀工人锻造无私奉献品质。在袁春林请辞厂里工作时,他已经多次荣获省市劳模、优秀工人等许多荣誉称号。这样的人一旦选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他自然会全力以赴,在所不辞。 这世上本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因为懂得了爱,就一生义无反顾,驰而不息。哪怕家庭生活水平因此一时下降,哪怕失去自己很多个人利益,哪怕外地高薪聘请,哪怕外界冷嘲热讽,仍然一以贯之,初心如故,“甘守平常心淡泊,清贫自在乐无穷”。一旦认识到服务的价值,一旦以别人的苦乐为自己的苦乐,一旦一种行为和习惯形成个性品质,我们就无法不相信他几十年如一日奉献的自觉自愿,并能理解他获得帮助别人的快乐和幸福。否则,不会有人能够坚持下来。 (极目新闻约稿原稿) |
|
来自: 新用户1096clAp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