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历史课本只提苟且偏安的南宋,不提威震中亚的西辽?

 炫叶楓雪 2022-05-24 发布于广东

为什么历史课本只提苟且偏安的南宋,不提威震中亚的西辽?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西辽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其实呢,对于契丹人来说,西辽就是他们的“南宋”;西辽的开国皇帝耶律大石,就是他们的赵构!

当年,金军在完颜阿骨打的率领下攻陷辽国都城后,辽国皇帝天祚帝只好率领辽国的残余部队逃到蒙古高原上。

此时,镇守在幽州的皇叔耶律淳听到天祚帝从都城出逃的消息,就散布天祚帝已死的谣言,然后在属下耶律大石的拥护下,趁机在幽州另立中央,建立了北辽。耶律淳自称天锡皇帝,并任命耶律大石为军事统帅,负责守卫。

不过,这个北辽政府,北边面对金国的威胁,西边面对天祚帝的威胁;南边面对大宋的威胁,可谓是风雨飘摇;关键时候,耶律淳不久又突然病逝,致使北辽很快瓦解,耶律大石也在与金军的作战中被俘,后逃脱投奔天祚帝。

等到耶律大石率众与天祚帝在蒙古高原上会师后,大家对未来的战略产生分歧。以天祚帝为首的人认为,我们必须打回去,收复故土,还我河山。

总而言之,现在辽国的子民,在金国的统治下,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我们应该解救他们。再总而言之,金国虽然强大,但他们统治残暴,所以只要我们杀回去,广大契丹子民一定会支持我们,我们也一定能够直捣黄龙!

但是,耶律大石等人,都认为天祚帝在说梦话。因为,当时辽国版图的五大版块中,女真、渤海、契丹本部、幽云地区都已经完全脱离了辽国的控制,此时辽国只控制着蒙古高原地区。

问题是,蒙古高原地区,一直是以附属国的身份划在大辽的版图内。现如今大辽帝国砖崩瓦解,大辽皇帝拿什么控制蒙古高原呢?更不用说拿什么让蒙古高原的利益集团,支持他们复国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时天祚帝和耶律大石的战略分歧,就和赵构与宗泽等主战派的分歧是一个道理。

在北宋灭亡后,宗泽等主战派一个劲的要求赵构坐镇汴梁,收复北方故土。总而言之,现在大宋的子民,在金国的统治下,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我们应该解救他们。

再总而言之,金国虽然强大,但他们统治残暴,所以只要我们杀回去,广大大宋子民一定会支持我们直捣黄龙!

但是呢,赵构却认为这是痴人说梦;因为在北宋刚刚灭亡的那两三年里,大宋帝国连一支十万编制的正规军都无法弄出来;甚至连一支五万编制的正规军都无法弄出来,全是一群乌合而聚的所谓政府军、义军、流寇。

在这种背景下,赵构便一再要求向南撤退,总而言之,敢言北上者杀无赦!

从这层意义上说,这个耶律大石,和赵构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因为,耶律大石也忘记了收复契丹故地,而是退到西边过小日子去了;赵构也是忘记收复中原,而到南边过小日子去了。

从正面意义上看,他们都可以称得上中兴之主;因为耶律大石在辽帝国大厦大厦将倾,率众西撤,让大辽又延续了百年;而赵构在宋帝国大夏将倾之际,率众南渡,让大宋又延续了百年。

问题是,从反面的意义看,他们都可以称得上,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苏州作汴州。如果有差别,只是耶律大石一路西逃,赵构一路向南逃罢了。

事实上,如果契丹民族,是中国历史上的主流民族。人们在说辽国偏安西部地区时,肯定会把耶律大石骂得狗血喷头。总而言之,就是这个耶律大石惧敌如虎,所以才让大辽帝国,永远丧失了收复家园的机会。

当然,也正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这个所谓“威震中亚”的西辽,其实是非常有水分的。因为从本质上来说,这个西辽政权,就是一个偏安一隅的地方小政权,而且还是一个远离华夏传统统治区域的地方政权,所以自然不值得大书特书地写进历史课本。

与此同时,西辽与中原地区的交流几乎隔绝,这也导致中原地区的史料书籍中,几乎没有西辽帝国的记载。加上金国取代辽国之后,一直以正朔自居,所以他们也有意无意模糊西辽的存在,这也让西辽的存在感变得更低。

至于南宋,就更与西辽没有什么交集,自然也不会去详尽记载有关西辽的历史。在这种背景下,威震中亚的西辽,自然就更难出现在历史课本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