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可以如果 如果朱标没有早亡会怎样

 炫叶楓雪 2022-05-24 发布于广东

朱标(1355年10月10日—1392年5月17日),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建文帝朱允炆之父。

朱标于龙凤元年(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九月出生在商人陈迪家中。朱元璋称吴王时便将其立为世子,师从宋濂,自幼受到悉心教导,明太祖对他寄予厚望。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视察陕西回来后,因风寒病逝,八月葬孝陵东侧,即明东陵,谥“懿文太子”。建文元年(1399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燕王朱棣靖难之役称帝后复称懿文太子。崇祯十七年(1644年)朱由崧复称其孝康皇帝。

太子朱标也被称为最具有权力的太子,也是被朱元璋完全信任,绝无猜忌的太子,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朱标去世的时候是37岁,如果不是早亡,6年后,能继承皇位,那时候的年龄是43岁,也算是年富力强的。

如果,太子朱标没有早亡,会怎样呢?

一、诸侯王会更嚣张

朱元璋大封儿子们为亲王,负责镇守边塞,并拥有军队。历史的经验无数次证明,诸侯王拥有军队,对朝廷绝对没有好处,王爷造反的事儿,不绝于史书。

朱元璋的儿子们,就藩之后大多不让人省心,欺压良善,为非作歹的很多。据记载,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曾多次有过错,朱标从中调和求情,使他们免受朱元璋责罚。这还是老朱在,能压着他们,老朱不在了。朱标又心疼弟弟们,估计这些藩王会更嚣张,会成为威胁大明王朝的祸根。

估计起兵造反的不只有朱棣了。

二、实行仁政,减少对外用兵

朱标从小熟读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他若登基,必定实行仁政,休养生息了,造福于民了,这些事儿,他肯定会去做的。

洪武年间,北伐蒙古多达十几次,当然,这是为了国家的完成性,经过这么多轮的军事行动,国家财力也有损耗,减少对外用兵,使民间的负担少一点。

三、对待官员会宽容一些

老朱在位时,对待官员较为苛刻,假期少,工资低。敢贪污,立马处死。但官员们还是前赴后继的贪污,处死人数不断增加。

明代的正一品月俸仅有八十七石,与唐宋相比较,简直连零头都不及。因此《明史》中说:“自古官俸制薄,未有若此者。”

四、削藩

诸位塞王拥兵自重,对朝廷是很大的威胁。“削藩”事件,不绝于史书。相信朱标也会这么做的,只不过,方法、策略会不同,温水煮青蛙,在不经意间完成。不会像朱允炆一样,自己能力差,带着一帮书呆子,成不了大事儿,反而被自己的叔叔打败。

逐渐收回各个“塞王”手中的兵权,划归地方将军节制,“塞王”成为闲散王爷,乐逍遥活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