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8年前,钟南山院士曾发表过一段“危言耸听”的预言,他说:“5年后、7年后,我们的肺癌、肿瘤、心血管病会大幅度增加。我毫不犹豫地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体质会有明显的下降,这不是随便说的……”而现在我们却遗憾地发现,他的预言竟然应验了!”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因慢性病死亡的比例持续增加,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8.5%,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80.7%。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乃至青壮年受到各种慢性病的困扰和威胁,中国人的慢病时代真的来了!它是怎么来的呢? 是什么决定了人的寿命长短、是否生病?两个字:体质!那么又是什么决定了人的体质呢?
看到了吗?对健康和体质影响最大的,也是我们能真正控制的因素,就是生活方式。 ![]() ![]() 日复一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加上年龄的增长,必然加剧身体机能和免疫力的衰退。尤其是人到中年,如果再继续任性地怠慢身体,机体就会失去自我修复的能力,无可避免地陷入疾病的泥潭。 人生进入下半场,最该优先解决的,就是健康问题;而解决健康问题的关键,在于预防。 什么是真正有效的预防,两条公式就能告诉我们答案: ![]() 健康=好习惯 ✕ 时间 疾病=坏习惯 ✕ 时间 为什么钟南山敢于做出那样的预言,原因就在于他早已看到了时间和坏习惯叠加在一起会造成什么样的恶果。按照这条公式,如果不加以干预和改变,所有的亚健康症状发展的结果,就只能是大病。 ![]() 现代社会,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都提升了,为什么治不好的病却越来越多?因为方向如果错了,一切都是徒劳。 人们身体出现问题,往往寄希望于某种药物能发挥作用,然而无论大病小病,药物仅仅能控制症状,康复的根本力量来自我们身体内部,是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力的强弱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康复、什么时候康复? 中医把这种自愈的能力叫做“正气”,它来自于人体五脏六腑平衡而流畅的运行。
![]() 其实只要找对了方向,很多疑难杂症的治疗其实不疑也不难,无非是给人体五脏提供充分的营养和条件,让它们恢复正常运转,就像溪水流动起来之后,脏东西就会被水冲走,疾病也就自然而然地离我们而去。 所以为什么我们常说:每一个家庭都要有一个懂健康的人?因为健康需要教育,更需要管理。 2021年,国家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在第五届健康管理高峰论坛上发表了名为《我的健康我负责》的演讲,指出健康教育是一个战略性问题,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他说了三句话 ![]() 第一句:“只治不防,越治越忙”,因为西药控制的是症状,不能抓住疾病的根源,往往导致“按下葫芦起了瓢”,越治病越多; ![]() 第二句:“只治不防,花钱心慌”,因为数据显示人们一生中治疗疾病所用的钱,有80%都用在了临终抢救阶段,而这个阶段的治疗效果极差。 ![]() 第三句:“只治不防,痛苦悲伤”,疾病给无数病人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如果大家都等到生了病再治,那就是一个无底洞。 我真切地希望,通过我们今天的“健康百年工程”启动仪式,能够更好地规范、建立一个推进全民健康事业的平台。 ——中国原卫生部副部长 殷大奎 ![]() ![]() 2005年,殷大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健康百年工程”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腾不出时间养生,就只能腾出时间生病。我们对自己的健康问题发现得越晚、干预得越晚,就会面临更大的疾病风险;我们拖延的时间越长,生命留给我们挽救的机会就越少。 而只有懂得了养生的道理和预防疾病的方法,才能让自己和家人避免掉进疾病的无底深渊。 五脏平衡则气血旺盛, 正气充足则百邪不侵, 和春芝堂一起行动, 做一个懂健康、会养生的人, 是送给家人最好的礼物, 也是为自己人生最明智的投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