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对于太极拳“搭手即发人于丈外”的功夫倍感兴趣。太极拳确实有“搭手即发人于丈外”的神奇功夫。由于笔者根本没有如此这般的神奇功夫,这里对于拳友的发问只能从理性上浅谈几点: ![]() 一、务须以推手功夫为基础 推手是太极拳修炼的精华。推手练功就是修炼形体感觉、感知、感应功夫。推手功夫如能达及“如空谷焉,有呼即应;如金钟焉,稍触即鸣”、“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神明”境界,这是“搭手即放人于丈外”的基础功夫。 ![]() 二、务须找准“发落点” “发人于丈外”的太极拳功夫,除推手基础功夫外,务须把握好“发落点”。“发点”是感应把握,从对方形体何处发放。“落点”是务须明确,使对方形体跌落到何处去。此即太极拳“乱环诀”中“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是也。 ![]() 三、务须把握好“重里轻” 推手功夫是基础, “发落点对”是关键, “重里显轻”是要点。推手较技中,双方形体瞬息万变,在找准对方“发落点”的瞬间,务须明察秋毫知其变化,在对方“重里显轻”时予以发放,才能随手奏效,放得人远。 此即太极拳“阴阳诀”中“若问虚实怎得是,重里显轻勿稍留”是也。这里务须明白的是,“重里显重不能发,重里显空不敢发”,而如何把握“重里显轻勿稍留”,其具体对待是“因敌变化示神奇”。 ![]() 四、“挤他虚实现,摊开即成功” 太极拳“发人于丈外”的功夫,具备上述三者外,还需明白“五字经诀”中的“挤他虚实现,摊开即成功”。“挤他虚实现”,即找准“发落点”,感应好“实中虚,虚中实,重里显轻”的大好时机;“摊开即成功”,是我之形体首先“关节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穿”,继而“大松大软,大摊大展,大通大达”,进而“虚空粉碎,出神入化,以无形发有形”,将对方干净利落地发放出去。这里我们务须明白,真正的太极拳功夫,是由推手到断手,由断手到散手以及加之其他种种辅助功法实打实地煅炼而来的,而绝非笔者如此纸上论兵。 在笔者面世文作中,笔者一直视“发人于丈外”功夫非太极拳功夫。理由是其与太极拳“详推用意终何在”的宗旨相悖。而现在又侈谈太极拳“发人于丈外”的功法秘笈,其主要是与拳友进行一点太极拳理论兴趣研究。太极拳功夫可以“发人于丈外”,但笔者认为在友谊交流中永远不要“发人于丈外”。你能“发人于丈外”,是由于对方技不如你”。倘若对方技高一筹,他就“发你于丈外”了。而如此发来发去,太极拳也就真的不是人人喜欢益寿延年的太极拳了。年轻人血气方刚,心胸万丈,那您有“发人于丈外”的功夫吗?如果想要一显身手,不妨去各类武术竞赛中小试牛刀,但要谨记:永远不要在弱者与老者面前逞能耐。太极拳“愿天下英雄豪杰益寿延年,不徒作技艺之末也”,三丰祖师遗训,学者应牢牢谨记。 本篇文字有感于拳友发问而作,笔者认为对于一般爱好者而言,也许是有点启发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