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个叫茶峒的地方

 青梅煮茶 2022-05-24 发布于江苏

年少时读沈从文的《边城》,心存疑窦:这部小说里怎么一个坏人也没有?在那时的我看来,一般小说里都有反派人物,有好人就有坏人,有善就有恶,有美就有丑,但这部小说里呢,只有好人!

三年端午,全城欢腾,赛龙舟抓鸭子,鼓声喧天,军民同乐,边城祥和;“大鱼咬你”既是傩送戏谑的玩笑,更是他和翠翠幸福的开始;富碾坊和穷渡船,傩送选择了渡船,追求的是爱情的纯粹;车路和马路,是兄弟俩公平竞争的两条路;月下竞歌,随着歌声浮起的虎耳草是翠翠爱情的信物;爷爷一生勤劳本分,悉心照料翠翠;爷爷离世,船总顺顺一手操办丧事,老友杨马兵将他的马匹托营上人照料,自己回到碧溪岨照顾翠翠……

一个坏人也没有,一处现实版的世外桃源!

茶峒民风古朴,人情美好,环境和谐,生活安定。

可大老天保优雅爽朗,正直善良,他倾付真心却难得真情,最终毅然牺牲自己的幸福去成全二老傩送的爱,离家下桃源,却遭遇了意外。傩送深爱着翠翠,又因为心结难解负气而走,什么时候才能化解旧痛,无法预料。翠翠呢,只能将满腹心事寄寓漫长的不可捉摸的等待之中……青春与美好,诉诸一个又一个无常,付之于一个又一个空耗,凡尘之人,能够在变幻莫测的生命长河中抓住一些什么呢?好像什么也抓不住,总是徒劳,总是虚无,一切都是天意吗?

很长时间都不能理解沈从文先生为何这样安排人物的遭际,对他所说的“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也心存怀疑。

后来,我成家了。在婚后的两年里,常为生活小事与家人产生摩擦,事后,有时会和家人心平气和地交流,发觉摩擦多是因为缺乏沟通,对事情没有达成共识所致。近日再读《边城》,忽然觉得这小说中人物的悲剧命运竟与沟通不畅相关。

翠翠在青春萌动的日子里感到寂寞忧伤,但她没有说,爷爷疼爱她却不知道少女心事,他们之间是有隔膜的;翠翠喜欢傩送,可当她见到站在码头边的傩送时,却同小兽见到猎人一般,回头便向山林里跑掉了,她是因为见到心上人感到害羞而跑掉,可在傩送那里却被理解为翠翠不喜欢自己,得不到回应的傩送,最终独自下桃源了;天保闯滩遇险,傩送埋怨老船夫“弯弯曲曲”,大老是他弄死的;顺顺嫌老船夫多管闲事,老船夫为翠翠的婚事主动跑到顺顺家,却被顺顺“我以为我们只应谈点自己分上的事情,不适宜于想那些年轻人的问题了”一句顶回,老船夫备受打击,很快在孤寂忧郁中溘然离去。

如果当时,他们能够适时沟通,能够吐露坦诚,或许结局就不是傩送回不回来的问号,而是一对玉人在白塔下唱响又一支田园牧歌了。可那样的话,《边城》还是《边城》吗?

阳光温暖着白塔,那个叫茶峒的地方,有个叫翠翠的女孩守着渡船,那个叫傩送的男孩还会出现在码头吗?

□丁爱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