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如今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培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愿望,他们宁愿自己吃苦,也不想让孩子受委屈,只要孩子书读的好,考上好的学校,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就是家长最大的愿望。 01 可是,造成不少孩子偏科,生活能力极差,社交能力欠缺,使孩子平时只会考试,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都很差劲,不仅是孩子的悲哀,也是家长的悲哀。 ![]() 57岁的赵阿姨发愁的说,儿子已经35岁了,天天在家里,也不想去工作,总是嫌苦嫌累,现在可怎么办?读书读得好,希望他找个好工作,早点找对象,如今两个愿望都落空了,她忧心忡忡的说,我现在身体越来越差了,可孩子的问题没解决,我以后不在了,孩子可怎么办呢? 赵阿姨的孩子从小就很乖,又很听话,三岁就会背很多唐诗,她家一辈子没有出过大学生,那就希望孩子好好读书,什么都不用做,能够有出息,为父母争光,这是父母的最大愿望。 小的时候,别的孩子都在外面玩儿,天真活泼,她的孩子想出去,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被她拒绝了。 作业写不完,不准出去,一定要好好待着,有那个时间玩,不如多背几篇课文,多读一点书,将来考上大学了比什么都强。 02 她儿子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来没干过家务活,一日三餐都送到孩子嘴边,她丈夫很早就去世了,她含辛茹苦培养孩子,就是希望儿子能够争气,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为父母争光。 ![]() 她儿子也成为别人孩子的榜样,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却是一个只会读书,不会社交,也不会说话的书呆子,他儿子如愿考上了理想大学,他儿子还在大学里读书的时候,和她儿子同龄的隔壁的儿子,学习成绩差,大学根本考不上,只好出去打工了。 让她得意了好长时间,她告诉孩子书读得越多,知识越丰富,对自己的前途越有好处,她孩子读了4年大学,又考上了三年研究生,又读上了博士,读完博士已经32岁了。 可是,儿子找工作却处处碰壁,一听他是博士生,用人单位客客气气地拒绝了他,他们招的是打工的,工作岗位用不上博士生。 赵阿姨的儿子也看不起一般的工作岗位,专业不对口,收入跟期望值相差太多,他不想委屈自己,高不成低不就。 再加上过去一直专心读书,也没有交多少朋友,在人多的场合,紧张不安,虽然也面试了不少单位,可是没有一家单位应聘成功,儿子说,自己理想的单位进不去,愿意招自己的单位,不是工资低,就是待遇差,而且很受气,有一个公司愿意聘用他,儿子工作了几天,就辞职不干了,受不了那个委屈,儿子天天在家里,也不想出去找工作了,快把赵阿姨愁死了。 03 原先被赵阿姨瞧不起的隔壁的孩子,早就成家立业,买了自己的房子,连车都换过好几次了,连儿子都读初中了,儿子更加的悲观失望,怨天尤人。 ![]() 儿子如今每天在家里,放弃了一切,就知道打游戏,生活能力极差,虽然她想方设法,托别人给儿子找了私人小公司工作,让孩子先慢慢的干,能养活自己就行了。 可儿子干了几天,就辞职不干了,不是嫌苦,就是嫌不适合自己,每天只知道吃喝玩,做躺族,打游戏成了他最喜欢做的事情。 她说儿子,不要整天打游戏了,找个工作踏实的干着,他反驳他妈,从小到大不让他玩,不准许他打游戏,现在他已经大了,不需要她管了,书也没得读了,我不打游戏,这日子可怎么过? 儿子生活能力极差,有一次,赵阿姨病了,躺在床上起不来,求儿子给她买点药。儿子嘴上答应着,却始终没动作,在他的眼里游戏最重要,妈妈的痛苦不重要,求了儿子几个小时,儿子打过瘾了才出去买药。 让孩子煮点稀饭,儿子说不会,没等他妈同意,就点了快餐,他妈病的这几天,每天以快餐解决。 而且儿子家务不做,衣服不洗,换下的脏衣服堆成了山,地板也脏得要命,儿子就视而不见,根本不管不问的。 04 赵大妈后悔莫及,从小疼儿子,不让儿子做一点家务活,就是希望他读书能出人头地,如今,书读的不错,成博士生了。 ![]() 可是,却不想工作,也不想工作,总说没有理想的不对口,也不爱社交,和他同龄的孩子早就成家立业。 而他还在家里做啃老族,别说找对象,连个工作都没有,这可如何是好?她说,早知如此,就不让孩子读这么多的书了,早点出去工作的话,她也不用每天发愁了。 她的纵容和溺爱,把儿子培养成高分低能的废物,不想工作,害怕吃苦,什么也不想干,懒惰成性,生活能力也很差,她不知道她病了、老了、不在了,这孩子可怎么办? 赵阿姨流着眼泪,对邻居说,如今,儿子每天都虚度光阴,眼里没有目标,悲观失望,害怕见人,又幼稚,又胆小,也吃不了一点苦,已经毕业了,却找不到一个理想的工作,无法养活自己,心安理得的啃老,这孩子一辈子完了。 ![]() 结语: 这是赵阿姨的悲剧,也是他儿子的悲剧,只注重儿子读书,却没有重视儿子其他方面的培养,社交能力,生活能力,情商的培养也很重要。 虽然孩子会读书,那只是死读书,读书读傻了,在如今的社会光会读书,不懂得社交,不懂得展示自己,书读的再好也没用。 从小要培养孩子不怕吃苦,热爱劳动,有理想,有目标,儿子能独立完成的事,大人不要大包大揽,让孩子从小学会照顾自己,正常的和小朋友交往。 不要对孩子限制过度,抑制了孩子的好奇心,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在任何情况下,孩子独立自主是最重要的,连生活能力、社交能力都没有孩子,书读的再好,文凭再高,也对孩子没有多少用处,要培养孩子全面发展,一定不能偏科,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否则就是害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