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常德人为何替新化吆喝

 碧华视窗 2022-05-24 发布于湖南

  一个常德人为何替新化吆喝

             作者:周碧华

前几天应邀参加了“新化红茶2022茶旅文化周”活动,在新浪微博上和微信朋友圈发的文字与图片引起了一定反响。新化县属于湖南娄底市,有多位常德读者私下问我,为何替他人吆喝呢?我对常德的茶产业现状并不了解,不便评说。至于为何替新化吆喝,我可以这样回答:

一、新化与常德有亲戚关系

尽管新化与常德不在同一个行政区划内,但新化与常德是有亲戚关系的。半个世纪前,为了支持柘溪库区建设,1.5万新化人舍小家为大家,背井离乡扶老携幼来到常德西湖,在荒湖废洲上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祖祖辈辈靠山吃饭的人到了湖区,生存之艰难可想而知。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我去西湖农场采访时,依然能见到百姓的贫穷窘境。经过两代人的努力奋斗,如今,西湖管理区已成为经济活跃、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移民幸福的美好家园。这正是:人生如茶,苦味是一时的,但不可能苦一世。西湖管理区的百姓在祖居地新化县仍有许多亲戚,两地党政部门也每年“串门”,彼此关切,因此,我去为新化吆喝,实际上是为常德西湖管理区百姓的亲戚们吆喝。

二、新化有厚重的历史积淀与丰富的自然资源

新化县地处湘中资水中游,典型的湖南“腹部”,辖区面积有36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150万人,是湖南第一人口大县,仅县城就有50万人口。

中华始祖之一的黄帝曾登临境内的大熊山,《史记》《方舆览胜》中均有“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之记载,大熊山更是“九黎之祖”蚩尤的故里,境内仍有“蚩尤屋场”“春姬(蚩尤妻)坳”等遗存。新化的梅山文化与蚩尤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梅山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蚩尤故里文化之乡”“全国武术之乡”“中国山歌艺术之乡”……

新化是山水神奇之境,全县竟有各类旅游景点300多处!我乘车在大熊山和紫鹊界环绕时,不需下车,车窗外闪过的都是美景。钟爱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我,岂能错过新化?

    茶,吃茶

三、新化有悠久的制茶历史

新化人发展茶产业,当然有十足的底气。新化地处北纬28度线,海拔在700——1200米之间的山地很多,气候温凉,雨水充足,极适合茶树生长。五代十国时期的毛文锡就在《茶谱》中记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渠江的源头就在新化。唐宋以来,当地百姓更是以制茶为业,我走访当地的长寿老人,他们一辈子制茶,一辈子喝茶,茶是新化人饮食文化的一部分。该县还拥有全省唯一的茶文化主题公园,茶园内生长着400多年历史的古茶树群,而野生茶树林据查明有3万多亩。因此,新化茶文化底蕴深厚,是世界双遗产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始相梯田紫鹊界”农业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已形成独特的种茶、制茶、饮茶和茶道、茶俗和茶礼。

  野茶林(周碧华摄)

                      马帮后裔(周碧华摄)

四、新化为发展茶产业有霸得蛮的精神

都说湖南人精神里有“霸得蛮”的特质,我估计以新化人为代表,新化古称“梅山”,新化人就以“梅山蛮”自居,认准的理,死磕到底,甚至不惜博命。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新化人陈天华,因清朝腐败无能而在日本悲愤跳海,以死唤醒沉睡的民族。湖南产茶的县很多,新化人为发展茶产业,也在死拼。该县茶叶领导小组组长姜世星,据说当年在没有公路的情况下,前往山高路险的大熊山深处寻找野茶,硬是背了20斤野茶走了70里才走出大山,他本是县主要领导之一,但他最钟情的是“茶叶领导小组组长”这个名号,初见他,黑黑的,活像个跑马帮的,但一聊到茶叶就神彩飞扬,像是在聊他的初恋。以我对官场几十年的观察,有情怀的官员才能推动事业向前发展,那类在A位置就想着B位置的人,尽管在A位置上表演上乘,但对事业的发展于事无补,因为事业是需要时间的。像姜世星这样为茶而痴迷而拼搏的新化干部还有很多,他们在茶农心中具有很高威望。新化人为了新化红茶走红,还立了两块“湖红之源”石碑,抢占舆论制高点,把生米煮成熟饭,其他地方的人即使心生不满,难道还能去新化挖了那石碑不成?这就是新化人精神,干了就干了,谁叫你们不干?

五、茶旅融合有一定的亮点

既然茶文化是新化的一大特色,该县便在茶旅融合上大做文章,今年举行的“新化红茶2022茶旅文化周”便是举措之一,我参加国内类似活动较多,相比之下,该县此次文化周活动体验与互动性强,官员出镜少,群众与专家唱主角,有如下亮点:

第一,走茶马古道见证“一亩茶山一两茶”

         图为茶马古道(周碧华摄)

第二,茶禅一味,请高僧祈福加持

                           周碧华摄

第三,专家学者说茶

   左二为茶叶专家包小村,中为经济学家王林,右二为作者

               王林先生风趣地说茶

第四,游客体验“茶寿宴”

   茶寿宴全景

  98岁的黄奶奶一生制茶喝茶

第五,为“湖红之源”立碑

 在湘中最高峰大熊山顶立碑。图为三湘名博部分成员。

六、新化人的家乡情怀令人感动

这次参加活动,还有一件事令我感慨万端,那就是在异地的新化人为了家乡发展的那股团结与奉献精神。

举例一:湖南省路虎车友会此次出动了近四十辆路虎车助阵,领头的就是几个新化籍的企业家,其他非新化籍企业家的参与,也足以看出这个团队的协作精神与重情重义,要知道,他们的生意都做得挺大,抽出几天时间做公益,真不容易。

威武的路虎车队

举例二:在长沙发展得很好的新化籍企业家李女士,不仅全程陪同嘉宾们回家乡,还在省城操办了一场名流新茶品鉴会。

    右二为李女士

举例三:大V御史在途是新化人,此次因为在封闭性学习而未回家乡,但我能感受到他身在课堂心系家乡的切切之情,他常常为家乡的事儿呐喊,曾为隆回农民金银花权益死磕国家某部委,新化红茶推广的事儿,他没少动脑筋。

       新化茶的形象代言人甜美动人

     茶是一种生活,更是一种感觉

     人美,茶更香

当然,这次活动也并非完美,当地人说“茶黄素是软黄金”,我要说,服务工作是软实力,这方面新化还得努力向常德学习。

(图片除本人拍摄之外,特别鸣谢梁山、赵勇辉等网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