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来红

 画画的淮滨人 2022-05-24 发布于北京

      季羡林先生曾在《一寸光阴不可轻》这篇文章里提到宋代大儒朱子的一首诗: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这首诗对青年和老年都有教育意义,季先生在文章里说得也很明白。光阴,无论对青年或老年都是一样,若不多加爱惜可能就会转瞬即逝。

      读完这篇文章,我沉思良久,不知怎的想到了齐白石先生画的一幅《雁来红》。在这里我录一首他五十岁后,在《雁来红》里题的诗:

年过五十字萍翁,

老转童颜计已穷。

今日醉归扶对镜,

朱颜不让老来红。

       他也经常落款“老来红”或“老少年”。他辛苦半世,六十岁后才功成名就。现在想想老人家提笔直抒胸臆时,是为世人感慨,还是一种自我感叹? 

       我敬佩齐白石老先生,老了对画艺仍不气馁、不消沉。在那样动乱的年代依然保有一颗向上的心。他在五十七岁时曾说过:“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心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乃余或可自问快心时也。”

      我在一些老年大学任教时,曾对学生讲过:“我推荐大家去欣赏、学习齐白石,不是要画的如何像他,而是通过他的作品进一步去了解中国画以及白石先生这个人,他这一生是怎样学习国画的,又是怎样把古人好的东西继承下来的。正如中国古话所说:'活到老,学到老’,我觉得,他这一生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一直在学习。一个年过半百的人,在那样的年代还要忍受讥讽重新变法,这样的人格精神,对当今老年同样有教育意义……”

      我画完《雁来红》,常常落款为:“少年老年相应红。”个中意思留给大家体会。少年终有一天会老去,已经老去的也曾年轻过,不论年华几许,愿我们永远有一颗向上的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