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校,我时常来到教室的走廊下,那里挂着一幅紫藤花国画作品,画中蓝紫色与红紫色的花朵正在盛开着,它们相互遮掩、欲风拂晓、似静似动,给人一种春意盎然天真烂漫的熟悉感。也不知是画中的花朵吸引了我,还是画中的熟悉感吸引了我,让我时常想走到这里,同时,对画的作者也慢慢有了期待”。这一段最早记写在【我的启蒙老师边钟先生】一文。 我初学紫藤花摹临的是边钟先生作品,他喜欢画凌霄、紫藤花蔓类,也常常为我们写意示范,期间我有幸得到几幅画稿。 说也奇怪,最初的有时候觉得是最美的,现在画紫藤花时不时就会用他传授的技法来表现,可能是在作画中能享受到那段最初的欣喜。随着对紫藤花学习了解,知晓南方与北方的紫藤花开特征,南方的紫藤是花与叶齐放,而北方是先花后叶。齐白石语录里有谈紫藤花:“画藤若真,不能成藤矣!然,欲乱不易,昔人画藤者皆去此病。”又说:“心中著有龙蛇,用之画藤,有时雷雨亦疑飞去”。再看他的题画诗:青藤灵舞好思想,百索莫解头绪爽。白石此法从何来,飞蛇乱惊离草莽。曾有人对齐白石画藤,取其下垂提出质疑,他在《葫芦》作品中题道:“客谓余曰:君所画皆垂藤,未免雷同。余曰藤不垂绝无恣态,垂虽略同,变化无穷也,客以为是”,“画藤以垂为佳,牵藤扶架,最难大雅,余故不辞万幅雷同”。 苦铁道人吴昌硕有言:“苦铁画气,不画形。”在他珠藤作品上往往题:“花烂漫,藤弗斩”。齐白石曾见吴昌硕画的一张珠藤,画面上没画花叶只有干茎,画面舒展大气,画中题有:“予友瞽弊居士家梅墅门外,一藤穿壁,拳谿如狮伏,如蛇行,奇形诡怪状,月夜视之可畏也。”说这幅画作品对他启发很大。如果大家品读这些话语后,再去欣赏他们的作品,我想就是另一层感受了。 现在“又是一年春好色”,“万紫千红总是春”。我已经有十几载没走过那段走廊了,曾经画框的紫藤是否已经更换?新来的新生,是否有人喜欢上最初的紫藤花。 【太行山写生】摄于2007年秋 边钟【凌霄花】2008年 边钟【凌霄花】2008年 任梦华【紫缓金章】2013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