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返乡省钱游,柴火灶炖肉,挖白蒿,打泉水,游清代庄园!

 黄黄美食 2022-05-24 发布于河南

    清明节虽然有三天假期,但是在疫情期间也不可大意,最靠谱的旅游就是回老家玩一圈,不仅风景美还超级省钱。老公的家乡在淇河之畔,近些年来被开发成一个风景区。村口的洗衣池,三三两两的妇人正在清洗衣服。洗衣池的上面是一眼清泉,附近村子都有了自来水,但是还有些村民习惯来这里打泉水喝。我们也带了一个净水桶,打些泉水回家泡茶喝。

    回家前一天买好了30块钱的猪肘和50块钱的大骨头,洗干净晚上放入胡椒粉、五香粉、蚝油、老抽、盐姜片腌制,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一夜。再把香料包准备好:放入八角、桂皮、香叶、花椒、干辣椒白芷。

    九点多钟到家,孩子们跟爸爸去上坟祭拜祖先了。黄黄立即刷锅烧火开始炖大骨头。用柴火灶炖大骨头,特别入味,那种香味是县城里天燃气灶做不出来的。院子里还有几根葱,拔了一根,洗一洗,足够炖肉了。大锅里油热,放入葱花炒出香味,放入腌制好的大骨头和肘子,把肉炒出焦香味。

    柴火灶火力很猛,所以需要放两暖壶的开水。一开始用猛火来烧,柴火劈啪作响,满屋子炊烟袅袅,香味扑面而来。半个小时后放两大勺盐,继续盖着盖子炖。老宅的灶台和锅盖都有快40多岁的年龄,布满了岁月的沧桑,也炖煮过不少人间美味.

    一小时后汤汁变少转为小火,慢慢炖煮,再过40多分钟,米饭也蒸好了。把块头比较小的大骨头先挑出来,剩下的大骨头和肘子继续在余火中闷着,味道更足。中午不炒其他菜了,光吃肉凑合一顿吧。大口吃肉,大口吃饭!

    饭后先去村后的山坡,看看半个月前种的核桃树是否成活。红色的土壤,层层叠叠的梯田,已经结荚的油菜,乡村里一片宁静的景象。

    淇河的水在四月里是热闹的,附近的村民纷纷来这里踏青。捞鱼抓虾,对大人和小孩都有着无穷的魅力。这是新开发的景区,附近的乡邻是不要门票的。景区附近到处都有鲜嫩的白蒿,游览之余还带回了不少收获。

    水畔的白蒿特别鲜嫩,择洗干净控干水分,加面粉、盐、芝麻油拌匀蒸熟。晚餐不吃主食了,菜即是饭,饭即是菜。中午炖的肘子,现在已经完全冷却了。非常入味,口感很好,最好吃的是带皮的部位。

    用柴火灶烧了一锅玉米糁菠菜稀饭,这是林州人最爱喝的一种粥,清汤寡水,所以又叫稀饭。林州人喝粥都喜欢喝这种稀汤的,因为主食是馒头,稀溜溜不见米的稀饭,正好能填充馒头的缝隙。

    由于临时有事,第二天下午要返回城里,三天的行程匆匆变成了一天半。第二天上午,来参观附近的一座清代豪宅。2016年前后曾经参观过没落的豪宅。如今经过开发修缮后高高的门楼,整齐的瓦片,都展现出这个家族曾经的辉煌。透过三楼顶的方户圆窗,远眺附近的风光,似乎一眼贯穿了几百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